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勇 《科技咨询导报》2008,(23):254-254
数字图书馆是继传统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后的最新进化方向,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个新兴的、涉及到互联网、多媒体、数据仓库、版权保护等诸多技术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其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基于对数字图书馆特点的分析,详细地分析了在数字时代,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的知识水平,以及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角色定位及素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淑萍 《甘肃科技》2006,22(4):216-217
针对新时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的基本角色,对于如何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提出高校图书馆员角色的定位目标和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角色的内涵,概括了角色理论对图书馆员角色定位的意义,指出知识经济下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传统图书馆员的角色转变,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导航工作,分析了适应网络环境的图书馆员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基本思想素质、业务技能与业务素质,探讨了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素质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个新兴的、涉及到互联网、多媒体、数据仓库、版权保护等诸多技术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其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分析了在数字化时代的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人才问题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问题.鉴于数字时代图书馆工作表现出来的知识服务的特点,图书馆员需要同时承担信息生产者、信息组织者、信息合成者等多重角色,因而对图书馆员个人的素养提出了全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以应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数字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化,指出图书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广阔的知识面、熟练的业务技能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并提出提高馆员素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与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工业经济相比,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信息流动速度加快,使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更加凸显。并且,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新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时代要求,重新定位图书馆在知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图书馆员的角色,提高图书馆员的素养,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发展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高职院校图书馆员面对新形势与新要求,必须实现自身角色的定位和转变.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与冲击下,高校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随数字图书馆的定位而改变。从馆员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图书馆员在数字图书馆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2.
简论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华 《科技信息》2008,(22):284-284
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质包含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图书馆员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与馆员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其特征,对中、美两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对馆员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图书馆职业道德准则(施行)》对高校图书馆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培养的要求,提出几点建议,即职业道德建设和培养离不开管理者自身的建设,并应注重加强对馆员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现代信息环境下提高医院图书馆员素质的必要性,阐述了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现代图书馆员作为媒介角色的内涵和特点,指出了信息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员媒介角色的集中体现,而加强职业素质是现代图书馆员发挥媒介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图书馆员在图书馆发展中的作用,并从树立正确的职业现、规范职业行为、提高馆员修养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广大馆员的身心健康。分析了图书馆员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研究和提出了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