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固态法白酒甑桶蒸馏过程中,乙醇在醅层中的分布及馏出曲线,并与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若干描述乙醇运动规律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固态法白酒甑桶蒸馏数学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固态法白酒甑桶蒸馏的模型,用解析法确定了白酒蒸馏过程的操作线:提出了描述甑桶蒸馏过程规律的公式。研究了乙醇在醅层中的分布及在蒸馏过程中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3.
蒸馏是白酒酿造的关键工艺环节,提高蒸馏效率的关键在于上甑操作.传统的人工上甑和机械化上甑方式相比,人工上甑劳动强度大,且酒质和产酒率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文对某型号酒醅上甑机器人的主要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生产应用等进行分析和探讨,证明机器人上甑符合工艺要求,且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易清洗、减轻劳动强度等特点.上甑机器人的应用提高了固态发酵酒醅的上甑效率,有利于防止原酒的蒸馏损失,设备的操作安全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四特酒两种原料(高粱与大米)在发酵、蒸馏过程中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含量的变化。发酵前期,这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发酵过程向后推移,其含量有波动;发酵终了,酒醅中这3种酯的含量次序为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馏出时3种酯的浓度顺序为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  相似文献   

5.
浓香型白酒的酒醅中含有大量的单糖、寡糖、多糖、色素、有机酸和腐殖酸等有机杂质,严重影响对酒醅中微生物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如何通过预处理方法降低杂质的影响,快速成功提取高质量的DNA直接影响整个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准确性。实验采用无菌水、TENP缓冲液、PBS缓冲液分别对酒醅样品进行预处理。通过对样品浓度、纯度、DGGE丰度等指标的比较,确定了PBS预处理法为最佳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浓香型白酒的酒醅入窖温度对酒醅窖内发酵有重要影响,入窖温度是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利用冷风摊凉的方式控制酒醅入窖温度,探究入窖温度发酵过程酒醅的温度变化、物质消耗、产酒率和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风摊凉有利于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出窖酒醅的理化影响不显著,对出酒率、优质率和基酒中己酸乙酯含量有显著影响,获得了试验车间酒醅夏季最佳的入窖温度区间为22℃~23℃,能够提高2.17%的出酒率和2.06%的优质酒率,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利用冷风摊凉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夏季发酵产生有利的影响,尤其在高温季节时,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调整浓香型白酒酒醅入窖温度工艺参数的方法,有助于推动浓香型白酒发酵的机械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并应用了一种固态发酵酒醅样品采集及实时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取样管、套管、挺进头和检测器等。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传统固态发酵酒醅的样品采集及相关理化指标的实时监测。在确保采集到窖池不同深度酒醅的前提下,收集酒醅温度、酸度及酒精含量指标,分析酒醅发酵状态并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参数,取样检测后的酒醅回填窖池孔洞,可减少取样对窖池密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固态酿造生产浓香型白酒过程中,糟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所产酒量和风味,而糟醅的质量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介绍了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3种典型糟醅,即产酒糟醅、产酯糟醅和产酸糟醅,并介绍其感官与理化指标,以及影响糟醅产酒生香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水喷淋洗糟降酸,结合减曲、加糖化酶、用发酵”新技术对回糟进行发酵,研究它对回糟降酸与发酵酒醅的主要理化指标变化、产酒量及其感观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热水喷淋洗糟”新工艺与传统的“蒸汽加热排酸”工艺相比,回糟降酸显著(p<0.05),可控制在2.0以内;(2)新技术与传统的回糟发酵工艺相比,提高回糟产酒量30kg/甑以上(p<0.05),且酒的感观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实际生产馏酒情况的实验剖析,研究了甲醇在白酒蒸馏时的特殊规律。指出:采用缓慢蒸馏时,甲醇在酒身末尾出现浓度高峰,摘除这部分酒可以降低产品中甲醇的量;采用快火蒸馏时,甲醇在酒头及酒身有较广泛的分布,不易去除。  相似文献   

11.
PVA水凝胶(PVA-H)的干燥与溶胀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室温自然干燥和酒精脱水干燥对于干态PVA水凝胶在30℃的蒸馏水中2次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酒精脱水干燥的PVA水凝胶的2次溶胀度大于在室温自然干燥的PVA水凝胶的2次溶胀度.对湿态PVA水凝胶未进行干燥处理前先进行1次溶胀后,再用同一种干燥方法处理2种试样,结果表明,经过1次溶胀的PVA水凝胶在2种干燥条件下的2次溶胀度均大于未经过1次溶胀的PVA水凝胶的2次溶胀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岗松露化学成分及其杀菌作用,并与岗松(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为岗松露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岗松露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最后通过消毒杀菌实验检测岗松露对菌落群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岗松露中含挥发性成分约0.2%;从岗松露中分离鉴定出30多种化学成分,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岗松露能明显减少或消灭菌落群。岗松露具有杀菌作用,可开发作为天然的医药保健、灭菌消毒、洗涤、清洁等新产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醇对薄膜扩展剂扩展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醇对薄膜扩展剂的扩展压力有较大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与醇的分子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4.
应用膜技术分离当归浸取液中的阿魏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运用膜分离法从当归水浸取液中分离、纯化有效成分阿魏酸并进行浓缩的新工艺.首先,研究超滤法的可操作性.其次,对比研究超滤法和传统的醇沉法纯化当归水浸取液的处理效果,定量检测阿魏酸的回收率和杂质去除率.最后,为进一步提高阿魏酸浓度,分别选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并考察了操作压力和pH值对截留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高速离心预处理后,超滤当归水提液的渗透通量变化不大,可用于当归水提液的纯化操作;超滤法的回收率和杂质去除率均高于醇沉法,说明新的超滤膜分离法在当归纯化效果方面优于醇沉法;纳滤膜对阿魏酸几乎没有截留效果,反渗透适用于浓缩阿魏酸,提高pH值可以提高截留率,本实验条件下pH=9~10,压力2.5 MPa时反渗透获得最高的截留率.  相似文献   

15.
NPAM的非均相Mannich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经非均相曼尼期(Mannich)反应制备粉状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反应条件,讨论了在不同水/乙醇体积比中NPAM的溶胀度与溶胀时间的关系及NPAM分子量与溶胀度及胺化度的关系,探讨了反应时间对CPAM的胺化度、溶解率及溶胀行为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明确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蒸发温度、进料流速、进料温度和冷凝温度对分子蒸馏纯化不饱和单甘酯时轻相/进料质量比D/F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D/F值的因素从大到小为:蒸发温度进料流速进料温度冷凝温度.建立了轻相中单甘酯和甘二酯的含量对不同蒸发温度的二次回归方程,为验证方程的可靠性,分别在进料流速为0.71、1.06、1.42mL/min,蒸发温度为150~20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将模型值同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数学模型值和实验值很吻合.文中还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不饱和单甘酯的回收率,当蒸发温度在170~190℃之间、进料流速为0.71mL/min、进料温度为70℃、冷凝温度为60℃时,只通过一步分子蒸馏,轻相中单甘酯的纯度便可提高到80%以上,回收率在60%~80%.  相似文献   

17.
针对精馏塔系统控制中进料量波动对塔釜重沸器蒸器加热量及回流量的干扰,提出了动态前馈的抗干扰控制方法.控制效果很好,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物耗,能耗,是精馏塔克服干扰的一种好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湖羊母体埋植不同剂量的褪黑素对其初生羔羊皮毛品质的影响,与埋植空白管的对照组比较,高剂量褪黑素(150mg·只^-1)虽对提高羔羊的初生体质量有一定的好处,但对其皮毛品质参数没有影响;低剂量褪黑素(15mg·只^-1)对所产羔羊的皮毛品质有所改善,该组皮毛品质参数均值和甲级皮张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湖羊母体埋植低氏剂量的外源裉黑素对提高羔皮品质具有直接而积极的意义。该操作简单且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