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占元 《科学通报》1965,10(7):626-626
在讨论巨猿是猿的系统还是人的系统的具体分类过程中,涉及到人和猿的界限问题,这实质上是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吴汝康先生在所发表的一些文章中,关于这个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这些观点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再论人的进化系统”(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文)这篇文章中。吴汝康先生首先提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是劳动、直立行走、制造工具、语  相似文献   

2.
人类     
《科学之友》2005,(1):13-14
人的性格分四类忍气吞声易患癌,远古时半坡人很英俊,吴汝康提出人类从有毛到无毛的四大猜想,迄今发现除现代人类之外还有8类人种  相似文献   

3.
“露西”是1974年10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当前对“露西”的步态等问题存在着争论,这一争论涉及到人类进化系统的分类。人类对自身进化的认识,随着这些化石的发现不断地在修正。吴汝康教授《有关“露西”和人类进化系统的争论》一文,对此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吴汝康 《科学通报》1964,9(8):701-701
关于人的概念,我和安志敏先生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分歧在于两个根本问题:1.什么是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类”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人与猿的分界标志;2.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个过渡时期以及这个过渡时期是否属于人的进化系统。一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理论的理解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首先从人类生产财富的劳动出发,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理论,接着把现代人与现代猿作了详细的比较,顺次指出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各种特征有:直立行走、  相似文献   

5.
颜訚 《科学通报》1964,9(8):695-695
学习了安志敏先生和吴汝康先生的有关人类起源和巨猿的问题的论述后,使我们对于这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兹就巨猿究竟属于人类还是属于猿类这个主要的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以供参考、批评和讨论。一巨猿的系统地位人类与猿类同属于灵长目人猿超科,有其相似的一系列的特征,但仍然存在有各自独立、互相区别的特征。举一个简单例子来说,现代猿类的黑猩猩虽然与人有亲缘关系或者说与人有相似的地方,例如某些生理和形态结构、血型、怀孕期、指纹结构等等;但仍然具有显著不同于人类的一般猿类的特  相似文献   

6.
编后记     
在《大自然探索》杂志创刊三周年之际,方毅同志为我刊题词:“追求科学真理,探索自然奥秘”,给予我们很大鞭策和鼓励。钱人元教授为我刊“科学家论坛”撰文《导电高聚物的一些问题》以及景遐斌,朱道本和曹镛等人的“聚合物导体研究”专栏文章,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导电性高聚物新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许多成就。本期继续发表钱学森同志向本刊推荐的谭暑生同志关于时空理论研究成组文章之二《标准时空论力学》。  相似文献   

7.
吴汝康 《科学通报》1963,8(7):40-40
科学通报今年5月号发表了安志敏同志对我著的“巨猿下頜骨和牙齿化石”一书的評論,对巨猿的系統地位等問題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认为巨猿不是前人,而前人根本不能列入人的系統。因而問題的中心不是巨猿究竟是否属于前人阶段,而是关于人的概念問題,人的整个系統的問題。不是我所建議的“生物人”和“社会人”的名称是否合适的問題,而是在人的分类系統上有沒有“前人”  相似文献   

8.
安志敏 《科学通报》1975,20(2):69-69
关于人类的起源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尖锐斗争。 一百多年以前,达尔文论证了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沉重地打击了“上帝造人”的形而上学观点。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地位的限制以及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达尔文学派没有能够认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也不可能理解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自觉的能动性以及这种自觉的能动性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因而不能够正确地阐述人类起源的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编后     
辽宁“毛孩”的出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注意。“辽宁‘毛孩’科研组”宋今丹同志撰写的研究报告和邵景旭同志所摄的四张“毛孩”照片,为我们提供了辽宁“毛孩”第一手的科研资料,谅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正如宋今丹同志一文中所指出:辽宁“毛孩”是人类的一种返祖现象。从现代遗传学观点上来说,是与毛发性状有关的基因调节系统发生控制失灵造成的。与此有关的本期薛京伦同志《人类  相似文献   

10.
首选视线”是人类视觉“黄金分割”的分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瑞泰 《自然杂志》2006,28(6):345-348
“首选视线”是人类建构“最佳视框”的分割线。“最佳视框”是人类感受“黄金分割”的视觉机制,是经由左眼“首选视线”和右眼“首选视线”同时分割左右视野而形成的长方形视觉框架。“最佳视框”边框的长与宽的比是一个衡量,吻合于黄金分割。“最佳视觉框架”为人类“舒适与和谐”的视觉体验提供了生理学基础。在人类感受自然、优化自我、创造未来的进程中,关于“首选视线”以及“最佳视觉框架”的研究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培华 《科学通报》1963,8(10):29-29
科学通报今年三月号、六月号发表了曹照垣等同志“关于中国冰期和间冰期问题”(这篇文章其实没有进行具体的论述)和吴锡浩、浦庆余、杨达源同志“对‘中国第四纪时期气候演变的初步探讨’一文的讨论”两篇文章,对拙文中所谈的关于庐山地区的冰川遗迹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由于拙文主要  相似文献   

12.
人和猿的界限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汝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人和猿(或动物)的界限问题,是长时期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早在达尔文1871年发表其《人类的由来和性的选择》一书以前,自然哲学的研究者们就...  相似文献   

13.
安志敏 《科学通报》1963,8(10):34-34
一問題的本质巨猿是否属于人类系統?在人类系統里是否可以分为“生物人”与“社会人”两个阶段?对于这两个問題,我在評論吳汝康先生“巨猿下頜骨和牙齿化石”的一篇短文中曾經提出了否定的意見。从吳先生对我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颜訚 《科学通报》1965,10(8):714-714
一人类进化的阶段性我们在讨论关于巨猿系统和人类起源时曾提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在平地上行走时就开始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而渐渐采用了直立的姿势。这就是从猿转变到人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这可以说是一个阶段。“但是有决定的一步终于完成了,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这又是一个阶段。“简单讲来,这些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随着完全人的出现又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这又是一个阶段。以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朱海军 《科学》1999,(12):60-62
人类女性分娩困难这一现象,是达尔文必须解释而没有解释,实际上也是达尔文主义进化论解释不了的。本文将牛顿力学引入人类体质进化研究,提出了“最低重心定律”和关于人类体质进化的力学框架,由此出发,本文在反驳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类体质进化的崭新解释,其要点为:人类祖先在最后的爬行状态下普遍采用起了新的面对面性交方式:他们主要是在面对面性交活动中男性对女性身体所施  相似文献   

16.
关于“第五代计算机”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曾在去年第7期上发表了介绍第五代计算机的文章。究竟什么是“第五代计算机”,钱学森同志在《关于“第五代计算机”的问题》一文中,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观点。文章论据充分,具有独到见解,值得科学工作者一读。  相似文献   

17.
一般而言.人类健康的境界可以用“身心和谐”来简单概括,叔本华即有“人之幸福十之八九在身心”之说。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早期危害人类健康、使人闻之色变的鼠疫、天花等传染性疾病已经得到有效遏制。但疾病总是与人类发展如影随行.在现代人类疾病谱中.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类神经性疾病等慢性病已经取代了传染性疾病.演变成当今...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全方位、多领域普及机器人的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美元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人的功劳,请看──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这个词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但实际上人们将机器人视为一种能自己干活的自动化机器,以后因西方国家出现了“白领”和“蓝领”员工之分,所以又将机器人称为“钢领”。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提出关于机器人的三条规则并引起了轰动。这三条规则是:一、机器人不能对人构成伤害;二、机器人必须服从指令(除非有关指令违反第一条规则);三…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现代人类起源,学界的主流理论是非洲起源说,即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远古非洲狩猎采集者的后代。对于那片孕育自己的摇篮,我们试图通过每一场考古探寻,每一块化石遗骨,每一次基因分析,拼凑出它的更多历史。不过这些研究往往集中于现代人类,或者说晚期智人,在8万至6万年前从非洲扩散至其他大陆的历史。而当“出非洲记”结束以后——5万年前,2万年前,9 000年前,留在非洲的人类又经历了什么呢?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了解甚少。(不管是离开还是留守非洲的晚期智人,虽然都算我们这些“现代社会人类”的史前祖先,但也属于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  相似文献   

20.
孙迪文 《科学通报》1956,1(12):58-58
“百家爭鳴”的提出,給学术性杂志帶来了一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个方針貫徹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学水平的提高。“經济研究”是經济科学中一个学术性刊物,近來在“半社会主义农業生产合作社的土地报酬的实質”以及“純粹流通費用的补偿”等問題方面展开了爭論。 1.关于“半社会主义农業生产合作社的土地报酬的实質”的問題 1955年第2期“經济研究”發表了林里夫同志的“論决定我国过渡时期的各种生产的社会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