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为了探讨常用抗生素与蘘荷配伍后的联合抑菌效果.方法 使用蘘荷、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青霉素和头孢呋辛为试验药物,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试验菌种,采用倍比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检测最小抑菌浓度和联合抑菌浓度指数.结果 表明蘘荷、青霉素、头孢拉定、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2.
头孢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光谱技术研究了头孢拉定(Cefradine)、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由Lineweave-Burk双倒数图,分别求出了在284,290 nm波长激发下它们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BSA内源荧光主要由Trp-214色氨酸做贡献.依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出了头孢拉定与Trp-214的距离r284,激发=2.37 nm,r290,激发=2.40 nm;头孢羟氨苄与Trp-214的距离r284,激发=2.35 nm,r290,激发=2.37 nm;证实药物的稳定性及半衰期与结合常数有关.  相似文献   

3.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头孢菌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间接原子吸收分析方法:在碱性介质中加热,使头孢菌素类发生水解,其水解产物与酒石酸铜定量反应生成沉淀,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沉淀中铜的量来间接确定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的量;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的线性范围为36.5-183μg/mL,35-175μg/mL,头孢唑啉为19-95μg/mL,RSD<2%,回收率为99%-102%。本法快速、灵敏、准确,已成功地用于药物中头孢菌素类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探讨岩黄连与抗生素配伍后体外联合抑菌效果。方法 使用岩黄连、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磷霉素、头孢拉定作为试验药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试验菌株,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岩黄连与四种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岩黄连与四种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浓度。结果 岩黄连、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磷霉素和头孢拉定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0 mg/mL、0.25 μg/mL、0.5 μg/mL、0.5 μg/mL和1 μg/mL;岩黄连与青霉素、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联用后表现为协同作用;岩黄连与磷霉素联用后表现为无关作用。结论 岩黄连与青霉素、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联用可达到高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的作用,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2倍浓度稀释法、平板抑菌实验法、比浊法检测了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时效、量效关系,比较了6种衍生物不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该系列头孢菌素衍生物对实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对金葡菌最为敏感,其中7β[2—(2—氨噻唑—4—基)—(Z)—2—甲氧亚肢乙酰氨基]—3—(2—芳基—1,3,4—恶二唑5—硫亚甲基)头孢—3—烯—4—羧酸a作用最强,与头孢拉定相似。提示该类衍生物是一类对受试菌株中金葡菌最为敏感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头孢拉定微粉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反应结晶法进行了头孢拉定微粉化实验。考察了头孢拉定的浓度、溶液与溶剂的比例、搅拌转速等因素对微粉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适宜的微粉化条件是:溶液中头孢拉定的质量浓度为0.20~0.25g/mL,溶液与溶剂比为1∶3,电机转速一般定为600~800r/min ,超声功率范围 200~320W,对微粉化后粉体进行了扫描电镜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头孢拉定微粉粒度分布在2~5μm,而且晶型没有改变。溶解时间测试实验显示出头孢拉定微粉比工业产品优越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Nafion化学修饰钨丝圆盘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头孢拉定的方法,并探讨了测定的机理。在pH为6.9的Cu2+液中,加入的头孢拉定与Cu2+进行配合反应,使原来溶液中的Cu2+量减少,于是交换到Nafion膜上的Cu2+的量也相应减少,从而测得Cu2+的吸光度信号下降。头孢拉定浓度在1.5×10-6-1.0×10-5mol/L范围内,与吸光度下降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行测定十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0%,最低检出限为1.0×10-6mol/L。同时测得Cu2+与头孢拉定的配合比为1∶2,条件稳定常数为6.9×109。实测药物中头孢拉定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对于理解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很重要;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运输和代谢过程;对于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以及蛋白质构象变化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头孢菌素一代、二代和三代代表药物的作用机理,包括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详细讨论了牛血清白蛋白与头孢菌素作用的各种参数,包括猝灭参数、结合参数、热力学参数和作用模式等.推测头孢菌素是通过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结构中Trp 212附近的活性位点相结合而导致荧光猝灭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铬(VI)对荧光试剂头孢拉定(CEFC)的荧光熄灭,建立了测定铬(VI)的荧光分析方法.在pH=3.0的盐酸介质中,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350nm和431nm及CEPC加入量为0.400g/L等条件下,相对荧光强度F护与铬(VI)的浓度lg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铬(VI)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10^-6-4.0×10^-4mol/L,检出限为8.3×10^-7-mol/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此分析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铬(VI)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荧光素增敏高锰酸钾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拉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荧光素可以增强高锰酸钾氧化头孢拉定产生的化学发光,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简单、灵 敏的测定头孢拉定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头孢拉定的线性范围为1.0×10-8~2.0×10-5g/mL,检出 限(3σ)为3.0×10-9g/mL.对浓度为4.0×10-6g/mL的头孢拉定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到相对标准偏差为 1.4%.将本法用于合成样品中头孢拉定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潘雪萍  钱耀军 《甘肃科技》2012,28(3):144-146
在弱酸性溶液中,头孢拉定能将Fe3+还原为Fe2,利用Fe2+与2,2’-联吡啶形成桔红色配合物在520nm处有最大吸收,从而建立了Fe2+-头孢拉定-2,2’-联吡啶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拉定的新方法.头孢拉定标准溶液浓度在0.20~ 1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5664c (mg/L)+0.04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8×104Lmol-1·cm-1.该法用于市售胶囊与针剂中头孢拉定的含量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从抗生素生产厂污水排放口取得菌种,并在实验室中驯化、筛选出能以头孢拉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好氧菌群,经过平板分离纯化得到3株菌种.进行了各菌种以0、5、10、15、20、25 mg/L头孢拉定为唯一碳源的4 d生长情况试验,同时进行了10 mg/L头孢拉定中生长4 d的菌种生长及降解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2代的驯化,筛选出的好氧混合菌群CDB(Cefradine Degradable Bacteria),在底物质量浓度为0~25 mg/L时, 4 d内均有最佳的生长和降解能力,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株菌中,CDB3菌株的生长情况及其降解能力均较强.各菌种的生长情况与其降解能力具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有近1/3是源于用药不当.其发生往往由多种致病因素联合作用.多发生于原来就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其中,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类抗生素、利尿剂和造影剂是主要的肾毒性药物。该研究结果刊登于《中华医学杂志》2009年第11期,题为“上海市药物性急性肾衰竭临床现况分析”.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车妙琳。  相似文献   

14.
药物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毒性以及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尽管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了头孢吡肟盐酸盐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但是还没有利用荧光、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和圆二色谱研究两者相互作用的报告。本论文利用分子光谱调查了不同pH条件下头孢吡肟盐酸盐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获得的猝灭速率常数和结合常数证明该猝灭属于静态猝灭,结合力中等,同时利用光谱法也研究了头孢吡肟盐酸盐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此外,也调查了pH对头孢吡肟盐酸盐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 7.4时的结合力最强。牛血清白蛋白的变性会减少头孢吡肟盐酸盐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力。此外,考察了金属离子对头孢吡肟盐酸盐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反相液相色谱法(RP-HPLC)直接测定原料药中头孢拉定的含量.采用YQG-ODS色谱柱,以V(CH3OH)∶V(4%HAc-NaAc)=3∶7的溶剂作流动相,于λ=262 nm处紫外检测,以峰面积外标法定量.头孢拉定在0.027~0.29 g·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μV·s)=1.88×107X(g·L-1)+20 876,r=0.998 3,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57%(n=3).  相似文献   

16.
章首先简单介绍了菌类-水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历史,然后就其主要的研究领域(水污染对菌类的影响、菌类对污水的净化和菌类对水中污染物质的指标和检测)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简单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荧光猝灭理论的应用混淆了猝灭剂的平衡浓度[Q]与初始浓度[Q]0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一问题。本文探讨了生物大分子与有机物小分子探针之间相互作用的静态荧光猝灭理论,推导了相关的表观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的数学表达式,及其相关的定量测定关系式.推导结果表明,荧光体的荧光强度与荧光体和猝灭剂之间的相对浓度有直接的关系,在猝灭剂的初始浓度[Q]0远小于荧光体的初始浓度[P]0时。△F与猝灭剂初始浓度[Q]0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1比;而在猝灭剂的初始浓度[Q]0远大于荧光体的初始浓度[P]0时.1g1/F与Ig[Q]0呈正比.本文对上述推导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推导与实验结果相符,克服了现有的荧光猝灭理论存在的不足,不仅建立了静态荧光猝灭法测定生物大分子的更加科学的方法,而且对研究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荧光探针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头孢克肟与甲基红的电荷转移反应,建立了快速测定头孢克肟的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电荷转移络合物的络合比为1:1,最大吸收波长为525 nm.实验发现:荷移反应体系在35℃,反应时间为10 min时,效果最好.头孢克肟质量浓度在0.6~20 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相关系数为0.9886.当头孢克肟浓度为...  相似文献   

19.
对8-羟基喹啉铝(Alq3)在乙醇溶液中的荧光谱进行研究发现,其发光性质与溶液浓度有关,随着浓度的降低,其荧光光谱的峰位发生蓝移,发光强度降低,而半高宽则一直在增大,但由于在浓度较高时,乙醇溶液中Alq3分子大部分以范德瓦尔斯力相结合,只出现少量的聚体,所以峰位移动幅度不大;但当浓度降低到某一数值后,峰位将不再变化,另外,在浓度很大时,观察到有荧光淬灭现象。  相似文献   

20.
头孢拉定,属于半合成抗生素,是第一代吠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本文从改善头孢拉定结晶工艺入手,对如何提高头孢拉定的产品质量进行了论述.重点对头孢拉定结晶工艺中的结晶温度、晶种的加入、结晶PH、搅拌转速等结晶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到最佳的工艺控制点,使头孢拉定产品色级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