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她是因诗歌从微信平台突然炸红的名人,她是饱受争议的女性诗人,她是患有疾病与命运抗争的农村女人,她是余秀华,她摇摇晃晃地穿过人间……《摇摇晃晃的人间》是生活赋予余秀华的磨难,是一名脑瘫患者日常生活状态最真实的写照。先天患病诗歌成了生活的寄托2015年,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歌红遍中国,伴随着公众的刷屏,作者余秀华从湖北省钟祥市石排镇横店村走进了全民的视线。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07,(11A):84-86
恐怖文学的兴起 朋友是个恐怖电影的狂热爱好者,《笔仙》、《午夜凶铃》、《救命》……无论是日韩剧还是港片都来者不拒,而且还不时在网上找些恐怖片和恐怖故事。前段时间《咒怨》流行,她让我帮她从网上下载下来。我对这类片子一向没兴趣,下载完毕后,就去忙别的事了。十几分钟后,推开书房门进去,只见电脑屏幕上闪着骇人的影像,朋友却消失了!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她躲在门后,一只手捂着眼睛,脸色发白。  相似文献   

3.
<正>她是一位年过半百的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创业事迹连续4年分别在中央电视台《致富经》《科技苑》《聚焦三农》《每日农经》等栏目进行过专题报道,她的创新成果"秀芬"牌百草火鸡带着浓浓的中国味走进了千家万户。周秀芬潍坊市科技致富女状元、三八红旗手,2006年当选为山东省市区妇代会代表。2008年被全国妇联、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首批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称号。  相似文献   

4.
牟季娥与《世界科学》至今,我未与年季娥见过面,但她却多次给编辑部来信,并对本刊提出改进意见.据她自我介绍,她是一位退休教师。197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发现了《世界科学》(那时本刊尚未交邮局发行),并结下不了之缘.她自那以后一直订阅本刊。一位退...  相似文献   

5.
白金书架     
《科学之友》2008,(4):92
《笑倾三国》10岁的仲夏夜,福利院的瞎眼阿婆摸着她的手说:孩子,你是皇后的命啊。她趴在阿婆腿边,笑得直打颤。20岁,她穿越了时空,且看那一  相似文献   

6.
恐怖文学的兴起朋友是个恐怖电影的狂热爱好者,《笔仙》、《午夜凶铃》、《救命》……无论是日韩剧还是港片都来者不拒,而且还不时在网上找些恐怖片和恐怖故事。前段时间《咒怨》流行,她让我帮她从网上下载下来。我对这类片子一向没兴趣,下载完毕后,就去忙别的事了。十几分钟后,推开书房门进去,只见电脑屏幕上闪着骇人的影像,朋友却消失了!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她躲在门后,一只手捂着眼睛,脸色发白。我说,关了吧,这么恐怖。她摇摇头,"我要看完",脸色仍然煞白。我就纳闷,恐惧到不敢睁眼,为什么还喜欢看?后来稍加留神才发现,像她这样的情况在年轻女性中很普遍。有人做过一个调查,现在看恐怖片的以年轻女性为多,而且多为有知识的白领。  相似文献   

7.
编读交友     
《大自然探索》2004,(9):1-1
读者黄瑞佳同学投书本刊,她说她喜爱大自然,想了解大自然,所以每 一期《大自然探索》都爱不释手。但是,她的妈妈不准她看课外书,害怕影响学习。所以,她每次都只有等妈妈不在时悄悄地上楼去拿《大自然探索》。她向我们求助:你们有什么办法说服我的家长呢?  相似文献   

8.
<正>著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大作的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死于1817年,时年41岁。她去世前患有一种神秘的慢性疾病。她在信中诉苦说自己胆病发作,高烧不止,关节很痛。在她去世前不久的一封信中,她说自己的皮肤"黑白杂呈,颜色完全不对"。  相似文献   

9.
是她,使我们这群身陷囹圄的囚子获得了知识;是她,教会了我们进行思考;是她,让我们学会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的物种;是她,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思"觉冲击。她就是您--《大自然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科幻影片《星球大战》系列中,有一个法力高深的外星人尤达大师令观众印象深刻。最近,科学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纳卡莱山丛林里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管鼻蝙蝠,其面部特征非常像尤达大师。纳卡莱山的科学考察活动是"保护国际"组织的快速评估小组发起的,负责这次考察的是女生物学家李安娜·阿伦索。她十分喜欢系列科幻影片《星球大战》,她对其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世界科学》问世以来,已接近20周年。在这20年的岁月中,我的医学科技生涯和她结下了不懈之缘。我既是她创刊以来的忠实读者,又是她多年的友好译者。从读者走上译者的人生之路,是《世界科学》选题的新颖、立题的别具一格、报导的迅速、译文的优美洒脱,开阔了我的视野,萌发了我成为《世界科学》译者的进取心。然而更使我醉心于《世界科学》杂志的原因,是我的医学情报专业,需要我及时吸取世界最先进的医学科技知识。我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阅读着《世界科学》,从中得到了不少教益,也获得了非常满意的回报。纵观《世界科学》开辟的栏…  相似文献   

12.
<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样的诗句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不知是否冥冥之中有天意,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对青蒿的研究情有独钟,也最终在青蒿的研究中获得重大成果。似乎《诗经》早已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预言"了如今的一切。屠呦呦的获奖,与她名字和青蒿的缘分有一定的关联,她的名字或许激发了她对蒿类植物的特殊情感和敏感。当然,这么重大的发现并非天注定,而是她自  相似文献   

13.
正在雪莉·特克的《共情日记》中,这位计算机研究先驱最终着眼于自己的人生。她与《连线》对话,谈到了为什么如今是自我研究的好时机。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可以称得上过着多面人生。她是将技术作为文化研究对象的先驱者,并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她著书立说,研究电子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激烈地拥护人际间面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老读者,我热烈祝贺《世界科学》创办20周年。趁这次征文活动表达我对她的热爱感激之情.并衷心祝愿她越办越有魅力。我是1985年见到《世界科学》的,1986年我就订阅她,至今已经整整10年了。订阅她是出于我对科学的关心和热爱,也是工作需要科技知识,由于她质量不错,所以我一年又一年地订阅,从没有间断过,别的杂志我很多是订阅一阵又不订了,唯独这一世界科学”10年来我没有停订过。10年来的阅读,对我工作和个人科学素养提高都帮助极大。因此我十分喜欢和重视这本杂志。尽管目前由于我国国民科技素质还不高,大家对科普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李继宏  杨建邺 《自然杂志》2007,29(5):305-309
本文叙述了美国女性生物学家和环境科学家蕾切尔.卡逊的人生历程,以及她的《寂静的春天》所产生的影响。为了给人们一个美好和谐的环境,她在几乎没有前人关注的领域——环境科学里,艰难地与愚昧、恶势力(工业巨头和为他们服务的政府部门和媒体)作势力悬殊的斗争。最终,她取得了胜利,但她本人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62年,当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en,1907—1964)所著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第一次出版的时候,在世界各国的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但到了30年之后的1992年,美国有一个杰出的组织推选《寂静的春天》为近50…  相似文献   

16.
白金书架     
《科学之友》2005,(2):88-88
《映城志》 一部关于电影和城市的游历,一次源于想像的双重生活体验。 初看 《映城志》 时,出乎我的意料———一本讲“电影与城市”的书,竟 然没有想像中能见到的街道和人潮汹涌,没有高楼和灯火辉煌,没有车水马龙,也没有十里洋场。作者笑言她没有去过这之中的多数城市,那些具象、建筑或者人群对于她而言是看不到的。 《十二亿火星人 六千万火鸡人》 作 出 中法文化民间解读第一书, 一个法国人眼里的中国, 一个中国人眼里的法国, 一群中国人眼里的中国。白金排行榜 作者 出版●《没…  相似文献   

17.
现实和虚拟,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在科幻的世界里,它们只有一线之隔。一些优秀的科幻影片,其人文影响和对观众的感召力是深远的。如去年是著名导演斯皮尔博格的科幻影片《E.T》上映20周年,西方各国纷纷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英国《太阳报》报道,有一位25岁的名叫赛恩的英国妇女,1982年她5岁时,首次在电影院中观看了《E.T》,后来前后共看了这部电影733遍。赛恩称,每次看这部电影时她都要被感动得直流泪。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当推1895年上映的《机器屠夫》,这部片长仅一分钟的短片的漫画式场面,向人们展示的是活生生的猪…  相似文献   

18.
《科学24小时》2009,(3):51-51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海洋植物学家西尔维亚·厄尔勒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海洋勘探和保护工作。最近她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文公布了她的最新发现和一些奇妙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19.
窗外,沙白水清,云淡风轻,香港海湾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再也不能走进这美景,她只能隔着窗,眺望这令人眷恋的世界……卧在病床上的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她孱弱的身体已无法与日益严重的肺病抗衡。1942年1月,生命垂危的一刻,萧红想到的是健康,如果身体健康,她还希望创作像《生死场》、《呼兰河传》这样的名著……  相似文献   

20.
美国蒂克尔女士是一位面貌学研究专家,她的工作是研究人的脸部特征来帮助人们寻找到适合于他们个性的工作,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她写了一本名叫《以貌看人》的专著,她在书中告诉人们如何根据脸部特征来确定人的个性.例如:上嘴唇长的人通常喜欢讽刺、挖苦别人,而上嘴唇短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容貌感到十分骄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