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丽云 《科学通报》1991,36(3):179-179
一、引言 高温超导Y-Ba-Cu-O体系的反射吸收谱、拉曼光谱和荧光谱掣光谱研究已获得了不少关于超导体能带结构、振动态密度和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等信息。非稀土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系Bi-Sr-Ca-Cu-O的发现为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研究指出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人们通过部分元素替代的方法,成功地改善了Bi系氧化物超导体的性能,零电阻从20K提高到80K,  相似文献   

2.
皮飞鹏 《科学通报》1995,40(1):30-30
飞秒泵浦探测技术通过研究超导体中光激发的非平衡载流子的瞬态弛豫过程,可以直接测量BCS理论中的电声耦合常数λ.人们已经用这种技术对常规的金属超导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常规超导体中非平衡载流子的弛豫动力学和电声相互作用的信息.高温氧化物超导体问世以来,其超导电性的微观机制仍不甚清楚.最近,对高T_c氧化物超导体的飞秒瞬态谱的研究已经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是,这些结果并未揭示高T_c超导体中电  相似文献   

3.
王耘波 《科学通报》1994,39(21):1955-1955
高T_c氧化物超导体的一共同特点是在结构上都有Cu-O层.大量研究表明:Cu-O平面对这类超导体的超导电性起关键作用.为了正确认识Cu-O面在超导电性中所起的作用并探索高T_c氧化物超导体的超导机制,取代Cu晶位的元素掺杂效应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由于铁和铜在原子序数、电子结构和离子半径等方面比较接近,铁元素的掺入将取代这类  相似文献   

4.
靳常青 《科学通报》1991,36(18):1379-1379
自从Bednorz和Muller发现高T_C氧化物超导体以来,已有几种系列含Cu氧化物超导体,如YBaCuO、BiSrCaCuO以及R1BaCaCuO等。这些超导体的正常态的Hall系数和热电动势都表明它们是空穴导电型的超导体。由于它们具有高于液氮温度的超导电性,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这些氧化物超导体是陶瓷,常规方法制备这些材料,其密度低,机械强度差,并且这些多晶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往往也不高。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这类材料的  相似文献   

5.
杨沛然 《科学通报》1987,32(13):976-976
一、引言 最近一段时间,氧化物超导体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新的临界温度记录接连出现。本文报道我们用“持续电流法”测得的钡钇铜氧化物超导体的电阻率上限和临界电流密度随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许亮 《科学通报》1994,39(20):1845-1845
从1987年以来,人们对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作了大量的核磁共振(NMR)测量,主要集中在Y系123相的单晶和磁取向样品上.发现这类超导体不能用传统的Fermi液体物理图象来理解其在正常态的NMR行为,以及在超导态时表现出非常规电声配对机制.由此引出的分析和讨论都对各种理论模型作了实验上的限制.由于Bi系氧化物超导体存在调制结构,在化学均匀性和单相性方面都比Y系差.这样每个晶格位置的化学环境有很大的分布,会引起NMR谱线的增宽.这种材料本征结构上的特点限制了它的NMR研究,特别是Bi系2223相,因为单相样品难于得到,有关这种材料中铜的NMR研究至今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7.
蔡汝秀 《科学通报》1991,36(7):500-500
1986年自Bodnorg和Müller发现高温氧化物超导体以来使氧化物系列的超导体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实现了人们长期以来追求获得液氮温区超导体的理想,液氮比液氦便宜10倍,而效率高20多倍,大大加快了超导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988年,我们实验室在高氧压下  相似文献   

8.
罗乐 《科学通报》1990,35(21):1635-1635
一、引言 高温氧化物超导体在强电领域应用的主要障碍为临界电流密度较低,这是由多晶材料晶粒间的弱连接所致。为改善弱连接,人们在减少和净化晶界,以及利用氧化物超导体层状导电特性而改变晶胞微观排列方面,做了大量努力。  相似文献   

9.
何海丰 《科学》2002,54(2):64-64
据美国Science,2002,295:1045报道,来自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中子散射技术,在高温超导体的一个成员单铜氧层Tl2Ba2CuO6+δ中观察到了所谓的磁共振模式,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模式在高温超导体中存在的一般性.该发现有助于对铜氧化物超导体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周先意 《科学通报》1988,33(18):1384-1384
在最近发现的高温氧化物超导体Sr-La—Cu-O、Ba-La-Cu-O系统中,由电阻-温度关系测量观察到,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随组分x的变化,发生半导体-金属相变。有人认为,发生相变的原因,在于电荷密度波出现能隙。因此,从不同的侧面研究高温氧化物超导体中发生半导体-金属相变的起因,以及它与高温超导电性的关联,是当前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曹效文 《科学通报》1991,36(5):333-333
一、引言 Müller、Takashige和Bednor首先报道了高T_c氧化物超导体La_(2-x)Ba_xCu_(4-y)的“不可逆线”,并且遵守一个简单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高临界温度氧化物超导体的特性,不能用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传统理论解释。为此,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安德森与施里弗,各自提出了有独特见解的新理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无稀土高温超导体Bi-Ca-Sr-Cu-O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忠贤 《科学通报》1988,33(11):817-817
液氮温区稀土氧化物超导体YBa_2Cu_3 O_(7-8)的发现快一周年了。自此以后成百上千家实验室对氧化物超导体做了大量的研究。实验表明,除Ce,Pr和Tb外,所有稀土元素都可以取代Y,形成高温超导体。甚至带磁矩的离子如Gd取代Y后,对超导电性并无影响。其他实验也都说明稀土元素的存在并不是出现超导的必要条件。我们曾经用非稀土元素如Ge去取代YBa_2Cu_3O_(7-8)k 的Y,取代量为80%时,T_c仍在液氮温区。 法国科学家Michel等人在Bi-Sr-Cu-O体系中发现了一种化合物Bi_2Sr_2Cu_2O_(7+8),中点  相似文献   

14.
曾文生 《科学通报》1992,37(18):1661-1661
一、引言 红外光谱、Raman光谱是研究晶格振动的有力工具。高温超导体出现后,它们很快地被用于此新型氧化物超导体的研究,并已取得一些关键性结果,在决定超导机制方面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两年以来,物质的超导性和超导材料的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大批具有临界温度T_c值大于90K的高温陶瓷超导材料ⅡA-ⅢB-Cu-O被发现(这里ⅡA是指Ba、Sr或Ca等,ⅢB是指La、Y,Sc等元素.)它对工农业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很奇怪,这一巨大成就均不是在原有的超导理论的指导下所获得的,而是凭经验,从实践中“意外”发现的.但人们至今还不清楚为什么这类陶瓷氧化物超导体具有如此高的T_c值?体内什么样的内部结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引起了这样高的T_c值的出现?它是否可以制  相似文献   

16.
乔熙容 《科学之友》2005,(24):84-85
超前意识是新时代里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文中就超前意识涵盖的内容及对领导工作科学决策的作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Maddox  J 刘兵 《世界科学》1991,13(1):6-6,23
在液氮温度以上的超导陶瓷材料发现三年后的今天,令人惊奇的是仍未曾有解释超导现象的简单理论.但是,至少我们能够较为容易地理解为何会形成超导的现象了.首先,所发现的超导材料似乎都有一个能够解释其特性的共同结构特征——二维层状结构,其中具有变价态的铜离子通过氧原子与其它元素联结.在铜氧化物超导体其它组分的作用仅仅是将有效层(铜氧层)结合在一起、以调节其电子特性的假设下,更合乎情理的解释应当是考虑铜离子层中电子的传导.  相似文献   

18.
李阳 《科学通报》1992,37(6):503-503
一、引言 自从A15金属型超导体被发现后,人们一直在探索可能导致高温超导转变温度的超导机制。高T_c氧化物超导体Y-Ba-Cu-O、Bi-Sr-Ca-Cu-O和T1-Ba-Ca-Cu-O的相继问世,使人们对这一中心课题更加关注。为了系统地研究探讨超导机制,人们首先注意到传统超导  相似文献   

19.
超导体磁旋涡运动应用一种新的摄像术,日本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了超导体内磁场小旋涡的运动。这一发现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的猜疑:当氧化物超导体温度(放在磁场中)改变时,这些旋涡是什么样子。日本日立股份有限公司高技术实验室的AkiraTomomura和他的同事...  相似文献   

20.
刘会洲 《科学通报》1988,33(17):1313-1313
最近,在Y—Ba—Cu—O体系中得到了高T_c(>90K)的超导体。随之人们的兴趣集中到用现代技术来揭示超导的机理。红外光谱法对于研究这类氧化物超导体的超导电性的生成机理将是重要的手段之一。Stavola:Cava和Rietman已报道了La—Sr—Cu—O体系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