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节食可延年     
美国科学家认为,在可以确认的全部试验中,饮食限制对于防止老化最为有效。如在幼龄大白鼠断奶后,把它们的膳食份量比平常减少40%,其寿命就会提高1倍;很多动物经过限制饮食,不论是生理指标还是精神状态都要比饱餐的动物好,寿命也随之提高。因此,医学专家们向人们推荐的最简便易行的延年益寿方法就是节制饮食:当你从餐桌旁站起来时,还有想再吃一点的愿望,说明进餐就恰到好处。专家们认为:限制饮食对清除机体里  相似文献   

2.
正实验室研究早已发现,从酵母到苍蝇再到老鼠,甚至包括灵长类,严格限制饮食会降低癌症等疾病风险,延长寿命。而最新研究则指出,吃的东西的养分越少,实验鼠的寿命越长。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是,这是动物为了提高饥荒时期的生存率而演化出来的生长模式。但最新研究认为,由于限制饮食会削弱免疫系统抵御疾病的能力,并降低躲避掠食者所需的肌肉力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最近报告说,苹果中的一种抗氧化物让实验室果蝇的寿命延长了10%。此前的研究发现,苹果中的抗氧化物能延长多种动物的寿命,常吃苹果的妇女患心脏病的风险会降低13%~22%。科学家注意到.  相似文献   

4.
追求永生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早在1935年,人们就已认识到: 假如将动物的食物摄入量(以热量计算)降到很低,同时又不影响动物摄入的维生素及其他必须的营养, 那么动物的最长寿命和平均寿命都能大大延长。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如果让实验鼠的热量摄入量减少一半,实验鼠的寿命就能比通常增加一倍,与此同时,实验鼠  相似文献   

5.
节食与长寿     
人们总想知道长寿的秘密,也希望自己长寿。假如有人劝说你每顿饭少吃一点,你会听吗?不过现在你得考虑一下这样的劝告,因为科学家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你吃得少,可能就活得更长。 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将食物中的热量适当地减少,但不减少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就可以延长老鼠、蜘蛛和虹 (一种鱼)的寿命。科学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低营养状态,注意这绝对不是营养不良的病理情况。下面,我们将要谈到科学家们所做的一些实验,讲一讲那些喂养在实验室里的节食动物,科学家们只让这些节食动物得到其他动物所得到的2/3的热量。 虽然用节食的方法来延长寿命目前还没有在人群里系统地验证过,但科学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低营养状态可以延长人的平均和最大寿命。每日削减30%热量的摄入可以使老鼠的平均寿命延长30%。除此之外,这些老鼠到非常老时不会得一些与器官老化有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其实,科学家早在70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但是许多科学家当时对此并没有多大兴趣,认为这些不过是实验室中类似“小儿科”的事情,不屑一顾。直到1970年,一些科学家才意识到,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永驻青春的秘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减少热量的摄入。 1987年,美国国家健康...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如何通过改善饮食结构来让人们活得健康长寿,逐渐成为大众密切关注的话题,这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同时也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前沿.人类有史以来一直积极于探索长寿之法,基于对不同物种衰老相关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也逐步形成了多个衰老相关理论,如程序性控制理论、氧化应激基理论、基因组不稳定等,都有力地推动了衰老研究的进展.但现代衰老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饮食限制延长大鼠寿命的重大发现,目前饮食限制作为长寿研究中的黄金法则,被证明可以延长众多生物的寿命,包括灵长类恒河猴的寿命,并能改善人类衰老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在研究饮食限制延长不同物种的寿命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食物营养的组成对生物寿命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哺乳动物实验模型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大鼠和小鼠.本文总结了自1935年以来,以小鼠或大鼠作为实验模型,通过调整食物中三大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的比例影响动物寿命的相关研究,并分析了其潜在的机制,以期为今后健康长寿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很难说清楚,抗衰老研究何时从江湖骗术发展成了正经的科学。有人说,那是1939年,一项限制啮齿动物热量摄入的实验莫名其妙地延长了它们的寿命。其他人则认为,那是1961年,伦纳德·海弗利克(Leonard Hayflick)发现了人类细胞在进入休眠状态前分裂次数的极限。但最具颠覆性的时刻也许是1993年,当时科学家发现,在低等的秀丽隐杆线虫中,只需改变一个基因age-1,它们的寿命就能延长60%。与此同时,20世纪的其他发现开始逐步揭示出寿命和健康寿命——健康生命的长度——之间的一种奇怪的联系。不知何故,实验室中许多延长寿命的干预措施同样  相似文献   

8.
动物的寿命受遗传基因的限制生物都有各自的寿命,这是根据经验知道的。有记载的一些动物的最长寿命:牛30年,山羊18年,长颈鹿33年7个月以上,猪27年,马46年,印度象70年,犬类20年,鼠类3年6个月,猿猴30年,麻雀20年,金丝雀24年,鸡30年,野鸡26年,雁31年。鱼类中,鲫鱼30年,鲤鱼47年,鳗鱼15年等。而其中的鲟鱼也有152年的记载。寿命与体重、脑重量比,寿命与到性成熟期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上的一些物种拥有超长的寿命,通过研究探索这些长寿动物的遗传秘诀,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找到影响人类寿命的诸多因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在地球上来去匆匆的人生太过短暂。因此,寻找延缓衰老进程和延长寿命的方法,是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努力的目标。目前绝大多数衰老研究的对象都是果蝇、线虫和小鼠这些小生物,遗传学家选择这些物种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寿命周期较短。人类已经从这些生物身上学到了不少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正一项新研究发现,采用高蛋白、低热量饮食减肥的中年人,比采用正常蛋白量和低热量饮食减肥的同龄人睡得好。在研究中,一位营养学家设计了一种饮食,它能满足每一位实验对象每天的能量需求,但每天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数量被严格限制(以减少750卡热量),而蛋白质摄入量则基于实验对象所属的蛋白量对照组来确定。实验中采用的蛋白质来自于牛肉、猪肉、豆类和牛奶。科学家指出,经常性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  相似文献   

11.
动物实验是用动物进行的实验或试验,即对动物进行各种实验处理后,观察并记录其反应的结果,通过动物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从而控制人类的疾病和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动物实验越完善,以病人作为实验对象的不得已情况就越少,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种认为长年保持低卡路里摄人的饮食习惯能延长人的寿命,并且使身体更健康的养生方法渐渐流行,受到不少本身就希望保持身材、养颜美肤的人士大为追捧。他们每天的饮食,严格参照“食物卡路里表”,用餐前都必须先计算好相应的卡路里。对此.营养专家指出.控制卡路里的摄入对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盲目求“低”并不科学.甚至有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杰斐逊州境内.有一座大型生物工厂,如今成为积极探索人类长寿奥秘的圣地。据报道,在那里工作的科学家从老鼠身上发现了一种生物机制,并相信运用这一机制能延长人的寿命。一、吃不饱的老鼠活得长杰斐逊州的这家生物工厂,有21000多只老鼠为设在这里的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的400余名科学家提供实验服务。该中心隶属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负责研制用于食品和药物生产的化合物的毒性。1年前,该中心以高级科学家罗恩·哈特为首的科研人员在老鼠身上取得了一项极不寻常的发现。哈特是当今美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得过许多奖,在癌症的 DNA 修复研究领域中成绩斐然。在科学界,他的话大有一言九鼎之势。哈特研究小组发现,自由进食的老鼠患肝肿瘤的可能性要比限制进食的老鼠高4倍。他们还发现,一只老鼠体重与其健康状况及寿命长短的精确对应关系。他们已经能够把老鼠的寿命延长一倍。办法是把喂养饲料削减70%。二、格林希尔的食谱实验表明,鼠类节食能长寿,但这不是哈特他们追寻的最终目标,真正重要的是人类如何延年益  相似文献   

14.
●不敢吃肥肉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吃高脂肪食物易得心脑血管疾病,这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但是,一点不吃带脂肪的肉是不利于健康的.动物脂肪中含有一种能延长寿命的物质,叫做α脂蛋白,即高密度脂蛋白,它不但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相反,可预防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5.
富于想象力的理论 专家们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不解,并提出了许多富于想象力的理论.其中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人的发育成长期比别的动物延长,即所谓幼态延续过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细菌视紫红质(BR)是嗜盐菌质膜上的一种跨膜蛋白质,具有独特的光学响应,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复合有望提供一种信息功能材料.制备了第96位天冬氨酸被缬氨酸取代的BR突变体BR-D96V及其高分子复合膜,并进行了相关基础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本身不表达BR的嗜盐菌L33中实现了新突变体BR-D96V的表达.尽管缬氨酸侧链具有强疏水性,取代天冬氨酸后的蛋白质仍然具有光学响应,但与野生型BR相比,中性的盐溶液环境中突变体BR-D96V的M态寿命延长近两个数量级,有利于未来作为信息材料使用.将此突变体蛋白质与合成高分子聚乙烯醇(PVA)均匀混合后制备得到蛋白质/聚合物复合功能膜,M态寿命比液体条件下又有显著的延长.还发现BR-D96V中间态的寿命对于体系的含水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衰老与稳态     
衰老作为生物体必然经历的生理过程,一直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从20世纪30年代发现限制大鼠饮食能够延长寿命以来,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多种模式生物对衰老现象进行探索,并尝试阐明衰老的机理。随着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衰老相关疾病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衰老研究对于个人健康和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愈发重要。文章从稳态失衡这一公认的衰老原因与表型出发,简述衰老的分子机制与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国立循环器研究中心免疫控制研究室的田口明彦室长等研究人员.找到一种使老化血管恢复年轻态的方法。该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将低龄白鼠的骨髓干细胞移植给老龄鼠.成功将其老化的末梢血管重返年轻。实验两个月后,  相似文献   

19.
出于生存和生殖的需要,每一种动物都没办法避免成为另一种动物的食物.那么,当动物遭遇个头比它们大、行动比它们迅速的凶猛天敌时,它们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的发展,在未来的20年内,人的寿命将会延长,衰老过程将会延缓、中止,或甚至逆转。人们的平均寿命有可能比现在增长1倍或更多。这一切所带来的变化,也许比1000多年前发明农业给社会带来的变化更巨大。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普通人的寿命在18世纪为25岁,1900年为50岁,现在是75岁,可以说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