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未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诗可以群,是儒家对诗歌交际功能的揭橥,它确立了文人士大夫间以诗歌这种言志抒情的工具来进行唱和交流的传统。有宋一代,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开始在士人群体中承当起“群相琢磨”的作用,士大夫不独假诗歌传达关怀和理解,复借雅词寄托朋辈之深意、党人的契合、兄弟之亲情,这种词的唱和一方面有着其自身的政治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则从客观上繁荣了宋词的创作舞台。  相似文献   

3.
宋代歌妓唱词不仅能扩大词人的影响,还使词人的词作广泛流传于世。但是不同类型的歌妓在不同的场合唱词,会导致词作传播范围的不同。在官妓、家妓、私妓共同承担了宋词传播任务的情况下。宋词的传播范围得以极大的拓广。  相似文献   

4.
基于已有成说,以诗词发展史的视角,放眼于宋词渐趋理性的背景、男性文学的环境、豪放婉约的分野,从文学本原的感性之美、女性个体生命的真诚歌唱、脱胎于五代词风、柔中有刚的中和之美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李清照词在词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国词史与当时出现的众多宋词选本密切相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然而,迄今尚未有人对此予以全面的考察。从词选外部特征包括形体、语言、选词对象、选词范围等,选词的目的、功能,以及撰写方式等三方面来划分,民国时期的宋词选本则分别出现各类“选型”。对其选型的划分与分析,既是对此时众多的宋词选本的横向梳理,也有利于词选学中“型体”类别的明确与衡定,还有利于我们在认清民国时期宋词选本面目的同时进一步阐述其特征与意义,从而为民国词的创作环境、创作理论以及创作流派等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20世纪美国乡村音乐的起源、特征及发展;分析了美国早期乡村音乐风格、80年代乡村音乐风格的演变、90年代乡村音乐的复兴以及美国乡村音乐的演唱特点;指出应准确学唱和掌握欧美乡村歌手的演唱技术,将歌唱的情感与声音完美结合,以提高我国流行音乐的演唱水平,创造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的新形式与新作品。  相似文献   

7.
在台海两岸诸多同“缘”关系中,诗缘是一条维系两岸的坚韧纽带。从唐诗人施肩吾咏台湾的《岛夷行》之后,尤其是从明末郑成功复台,祖国大陆诗人的吟事活动促进了台湾诗风的形成和发展以来,两岸诗人相互往来,组建诗社,雅集唱和,以诗纪事抒怀,思亲寄慨,人口传播;诗家词人应运而生,诗选词集屡有出版。即使在日本据台期间和1949年以后,诗缘的纽带亦未曾中断。如今,吟咏同胞团圆、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已成为两岸诗人所共同歌唱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古人讲求图文并重,图像与语言文字犹飞禽之双翼,如行车之輗軏。以宋词与画之关系为重点,通过爬梳大量文献资料,辅之以互文性理论,探讨宋词的"语-图"互文现象,针对宋词"语-图"互文现象因词生画、画中添词等呈现方式,解读言、象、意之互文内蕴,进而分析该现象的生成意义,希翼给予后来相关研究者更多的学术借鉴和科研视阈。  相似文献   

9.
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宋词中的窗意象内涵丰富,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别具一格,揭示了宋词的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宋词窗意象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变,在语义方面指向家园,在审美形态方面则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现实世界的美学观照方式。  相似文献   

10.
康熙朝中后期的唱和活动不多,也少有人关注。辛酉年(康熙二十年),唐梦赉、吴陈琰等人在游吴越途中,创作多人步韵唱和词354首,是清初词坛存群体步韵词数量最多的一次创作。通过考述"辛酉唱和"概况,展示当时词坛的一些创作现象,呈认为这次唱和的创作主题和内容,与清初三十年的多次唱和、甚至几年前的阳羡词人群唱和都有所不同,开始了走出易代风霜、追求生命智慧的"后易代"时期。在词风上并个性化的多元风格。  相似文献   

11.
姜夔是我国南宋时期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在宋词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题序的表现功能,是姜夔在词史上的重要创获。姜夔词题序的审美特质、艺术品格和文学史意义都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宋都汴京发展百余年,富遮繁华。其间各种盛大的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对宋词的内容和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刺激了宋词创作的繁荣兴盛,而宋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汴京的都市文化,使我们今天能更多地了解到提供给词人肥沃艺术土壤的汴京的社会情景。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由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创造而转化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传递是指以意象为载体传达独特情感活动的过程。作为词这一艺术形式发展的巅峰,宋词以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的明喻方法,赋予词极强的情感表现力和审美意义。柳永词将风、月、酒、泪、柳、云、黄昏等作为意象符号,在意象传递中注重情与景的融汇、虚与实的结合,注重对韵与味的追求,对整个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莲是受历代文人关注和喜爱的一种名花异卉,也是宋词中十分突出和重要的一种花卉意象。词人对莲的物色美有全面而深刻的体认,从莲的叶、花、柄、莲蓬、莲子、藕的局部特征,到一株莲、一片莲的风姿,从莲的花香,到其叶、柄、藕的香味,从嗅觉到味觉,对不同环境诸如雨中、风里、月下的莲的神态等,都有出彩的描绘。体现出宋人怡情自然、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显示了宋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娱乐、抒怀与社交是词的主要功能。晚唐、五代和北宋词主要是以音乐形式应用于娱乐场合。北宋中期以后,随着词在社会上的广泛流行,其社交功能逐渐增强,宴词、寿词大多是社交活动的产物。进入南宋,国事变迁,词的创作与传播环境发生变化,抒怀言志成为词的主要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朱熹于苏轼词学的接受,已超越词体的学习模仿,攀升至人生态度的欣赏接受,从而在《晦庵词》中体现出“浩然自得”的清旷词风,形成与南宋理学词家迥异的风格,既是对当时南宋词风的接受与反映,也是对理学与词学之间关系的开拓。  相似文献   

17.
北宋是词学的成熟、发展期,各种风格词作的涌现推动了词学观念的产生、发展,北宋初期关于词学观念的表述并不多见,但普遍上还是比较认同以《花间集》为传统的词风,词体的独立意识尚未形成。而到了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词学思想出现了新变,“词别是一家”,独立的词体意识开始形成,为后来政和、宣和年间词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诗词生成方法忽略了风格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宋词大部分词牌词句较多,逐句生成宋词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上下文缺乏连贯性的现象,在上下文连贯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针对这两个问题,在编码解码的文本生成框架基础上,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句子表示算法计算多注意力权重矩阵,用于提取词句的多种重要语义特征,让模型更多地关注上文的显著信息来提高上下文连贯性。引入条件变分自编码器(CVAE)将每条宋词数据转化为隐空间中不同风格特征的高维高斯分布,从各自的分布中采样隐变量来控制宋词的风格。由于自构建的宋词语料库缺少完整风格分类标签,使用具有风格标签的宋词微调BERT模型,将其作为风格分类器标注全部的宋词数据。在上述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宋词生成模型,生成上下文连贯的婉约词以及豪放词。通过与其他4种基准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句子表示算法和条件变分自编码器,在上下文连贯性和风格控制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宋季遗民词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上达到高度和谐统一,颇受号称词学复兴的清人关注。清人对宋季遗民词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对宋季遗民咏物词、节序词的阐释接受,及遗民词人风格流派的划分和艺术优劣的评判上。通过对这种批评接受的检讨及利弊得失的分析,不仅可以廓清清人心目中的宋季遗民词学观,而且对当今的词学批评研究也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