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介绍三维地震在山西复杂山区井田勘探中的应用,根据井田复杂的表层、浅层及深层地震地质条件,通过合理试验,确定施工方法及参数。本次探测地质构造采用三维地震勘探,主要任务是为了探清地下精细构造,为矿区提高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
杨五辈  徐方泓 《甘肃科技》2014,30(21):33-35
甘肃河西部分地区煤层埋深浅,地表结构复杂,砂砾层厚度变化剧烈,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成孔形式不一,数据采集困难。同时,浅层反射地震资料中面波一般比较发育,对有效信号形成干扰,现用于中深部、深部地震勘探的技术手段不适用浅层地震,为更好地提高浅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可信度,在目的层埋藏浅地区采用小道距观测系统,缩小CDP面元的大小,放大地质现象,使地质现象反映更为清晰,最大限度提高资料分辨率和浅层反射波的损失的问题。通过本次勘探进一步查明了勘查区内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形态和深度,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风氧化带范围。  相似文献   

3.
地震勘探中,如何解决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激发技术,提高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一直以来是地震勘探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的技术课题。近年来,随着可控震源技术的发展,可控震源技术在地震勘探震源激发技术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地质效果。通过实例论述了可控震源技术在甘肃河西地区地震勘探中所取得地震地质效果,同时也为类似的地区开展可控震源技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横波地震勘探是一种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的地震勘探方法,被广泛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勘探、露天煤矿勘探等方面。由于横波衰减快,加之受激发方式制约,一般勘探深度均较浅,常被用于100米以上浅层地震勘探。浅层地震勘探需要查明的多为较小的地质体,对精度要求高,分辨率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横波勘探中影响分辨率的几个问题及如何提高横波勘探分辨率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曹荣 《广东科技》2010,19(4):198-199
近几年来,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在省内外许多大中型建设项目中,作了大量的浅层地震地质勘察工作,取得了丰富的资料和良好的勘察效果。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和比较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应用特点及勘察效果,从而指出在特殊地区进行地震勘探时,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五辈  赵泽  马国荣 《甘肃科技》2012,28(21):39-43
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地势平坦的地区,三维地震勘探作为一种先进的勘探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在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成功的运用。由于山区地形复杂,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成孔形式不一,数据采集困难。通过对岩石出露区、坡积物堆积区及黄土覆盖区进行试验分析,采用了封孔、压孔、组合炮及特殊观测系统等手段,有效地压制了干扰,提高了信噪比,使目的层反射波明显,得到了较理想的野外原始数据。山区地形变化大,基岩裸露,山谷内多冲积物,地震施工困难,各种波干扰严重,记录质量较差。根据山区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三维地震的激发条件、接收条件、地震资料处理等常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技术方案及施工措施。以甘肃省赤城山区三维勘探为例,介绍了山区三维地震勘探施工方法及处理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山地三维地震勘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人工震源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探测拉萨山间盆地隐伏活动断裂,提出了该地区地质条件下隐伏断裂勘探时震源选择、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参数确定、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断层识别的基本方法,查明了娘热断裂、那林拉卡断裂、拉萨断裂、夺底断裂的走向、倾向、上断点埋深及其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位置等主要参数,为拉萨谷地及周边地区活动断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填补了该地区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任小丽  付小虎  蒲青 《科技信息》2012,(16):410-410
回顾近60年我国煤田地震勘探的历程,煤田地震勘探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三次变革,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万道地震仪、多波多分量勘探、高精度精细地震解释等煤田地震勘探技术为地质勘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将煤田地质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地震勘探在控制煤层赋存形态及构造等方面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煤矿为了稳产高产及生产安全等要求,须准确掌握井田内“无煤带”、采空区、火烧区、煤层露头、火成岩等特殊地质现象。通过多年对辽宁、山东、新疆等地煤矿地震勘探实例,介绍确定煤层特殊地质现象采用的方法,通过运用钻孔测井曲线进行地震资料反演,掌握地震时间剖面上的特殊地质现象的特征,依据三瞬处理,研究振幅异常与地质现象的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地震资料解释方面,要充分利用已知的地质资料,根据不同的地质异常体在地震数据体上的特征解释各种特殊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目标由中浅层向深层的过渡,深层地震资料的品质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勘探工作者。以东海盆地为例,具体分析了影响深层资料品质的能量衰减、噪音干扰、地震采集、地质条件等各种影响因素。其中能量衰减和噪音干扰因素是深层资料品质差的本质原因。地震采集因素对地震资料的后续处理和解释效果有着决定作用。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分析了地质因素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面对不同的研究情况时应找到主要影响因素并总结规律,同时不可忽略其他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拓宽了研究思路,避免了面对任何情况下都只强调某一单一影响因素的局限认识。  相似文献   

11.
林宁  姜飞  林全章 《科技信息》2011,(22):I0408-I0408,I0410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解决煤层结构及厚度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龙固矿井二采区主采煤层3煤层厚度比较稳定,但有分叉合并现象。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获得了具有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解释了煤层宏观结构、断层等地质现象,地震地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震勘探在淮北煤田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引入煤矿采区勘探是解决煤矿地质构造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勘探手段。已在煤矿采区勘探中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解决地质问题能力已为煤矿生产所广泛证实。  相似文献   

13.
浅层岩性气藏地震检测的陷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VO地震检测技术检测的地震亮点在济阳坳陷直接寻找浅层岩性气藏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但是,在地震检测技术的应用中也存在着陷阱,致使一部分探井落空。为了在今后实际勘探中避开这些陷阱,从地质和地震两方面探讨了形成陷阱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火成岩等特殊地质体和岩石的非均质性可形成比较强的地震反射,使天然气藏的地震检测存在陷阱;另外,受水平分辨率的限制,二维地震剖面圈出的亮点不能准确地反映天然气藏圈闭的实际范围。  相似文献   

14.
付小虎  任小丽  蒲青 《科技信息》2012,(12):404-404
坡击区由于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沉积物。其特点为从上至下沉积越来越厚,本文通过某煤田地震勘探实例,来分析地震勘探在坡积区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地震勘探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技术优势,尤其在地质勘探找煤阶段,可以投入一定工作量的地震物理点,形成一定的网度,在勘探完成后通过地震资料预测钻孔,起到有目的层的钻探工作,可以减少找煤投资风险。在郓城地区进行地震勘探起到了很好的地震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AVO地震检测技术检测的地震亮点在济阳坳陷直接寻找浅层岩性气藏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但是 ,在地震检测技术的应用中也存在着陷阱 ,致使一部分探井落空。为了在今后实际勘探中避开这些陷阱 ,从地质和地震两方面探讨了形成陷阱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地下火成岩等特殊地质体和岩石的非均质性可形成比较强的地震反射 ,使天然气藏的地震检测存在陷阱 ;另外 ,受水平分辨率的限制 ,二维地震剖面圈出的亮点不能准确地反映天然气藏圈闭的实际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东营北部凸起带古冲沟储层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勘探与开发中,充分认识古冲沟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本文利用东营北部凸起带的地质、钻井、航磁和地震等资料,对古冲沟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和古冲沟储层预测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甘肃华亭某井田属于比高大于200米的典型山地复杂地震勘探区,结合地质任务,采取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相结合的施工方案,有效控制了目的层赋存范围及地质构造。其地震地质成果有效地指导和优化了该区钻探工程量,为建井提供了较可靠的地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聚煤盆地类型多样、构造十分复杂,煤田地质工作的难度很大,而对地质报告精度的要求却日益提高。三维地震勘探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一点问题,都可能导致地质认识上的误差甚至错误。要提高勘探成果的准确性,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是保证原始资料的质量,然后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使用各种处理解释方法来提高地质认识的精度和准度。  相似文献   

20.
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在山西复杂山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山区三维地震由于地形复杂和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以及岩性横向变化大,使得野外数据采集工作难度大,原始资料信噪比低,后期资料处理中静校正问题突出。针对复杂山区三维地震所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重点,通过采用不同的成孔工具、改良激发岩性、合理布设观测系统、层析静校正等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克服和减少上述不利因素。本文以山西某复杂山区三维地震勘探具体例子来阐述了所采用的技术对策及取得的地质成果。经过巷道掘进的初步验证,勘探成果较吻合,对具有类似条件的地区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