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疆进行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主要实践和经验是创建民族团结表彰的新模式;以评析 《维吾尔人 》等三本书为契机、全面启动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 ;大力抓好新疆历史以及少数民族史基本知识的教育 ;积极开展新疆民族及民族关系的理论研究,从而取得了初步成效 。  相似文献   

2.
本论述简要论述了建设维吾尔民族文献数据库在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新疆等重大政策的实施中提高维吾尔人对党的政策的正确认识;促进新疆和支援新疆的省市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保存和发展维吾尔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分析了建设维吾尔民族文献数据库的具体条件,并为顺利完成数据库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试图通过绵阳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研究,来说明我国中等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在绵阳城区选择五个典型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在详细问卷调查基础上总结出绵阳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迁移性、迁移方向性、迁移距离和迁移空间类型等特征;浅析了迁居机制及变化,并据此提出绵阳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此建议对于我国中等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联东千人     
在苏联的中亚地区,居住着一个保留自己传统特色的民族——东干人。东干人定居苏联的历史不长,追溯起来,他们是100多年前从中国宁夏、甘肃等地迁居苏联的回族人。1860年反对清朝统治的回族起义失败后,有5,000人分三批流落俄国,他们便是苏联东干人的祖先。现在东干人已发展到5万,都已加入苏联籍,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分布在哈萨克,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3个共和国。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各民族学生体质下降的严峻现实,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疆汉、维吾尔、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中小学生从2000年到2005年期间的体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从社会、教育体制、学校、家庭、学生、宗教信仰等多维角度深入探究体质下降趋势的原因,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新疆学校体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民族文献不仅是维吾尔族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中,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发展战略显得更加重要了,如何开发和利用维吾尔民族文献并加强其在促进新疆地位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摆在维吾尔民族文献面前的难题。本文采用定性的文献研究法,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际情况,论述了维吾尔民族文献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维吾尔民族文献的基本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数据来源问题是制约包括迁居在内的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因素。人口迁移调查收集的数据划分为六种类型。人口迁居数据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型数据类型,可以用人口迁居矩阵或流图表示。对人口迁居数据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应从数据与方法角度深化人口迁居研究。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族传统园艺拥有悠久的历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非常高.园艺已经成为维吾尔人居住空间不可缺乏的构成要素,并且创造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空间.维吾尔传统园艺具有重大的生态维护价值,可以改善家居微环境,新疆绿洲文化的延续也与之密切相关,对现今的城市建设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疆与中亚多个国家毗邻,是我国陆疆边界线最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内陆省区,在阐述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对新疆参与中亚次区域经济集团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新疆与中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亚范围辽阔,位亚欧要冲,历史悠久,民族复杂,语言繁多。中亚史研究,在国外早已开展。伊朗、希腊、印度起步早,阿拉伯继起,英,法、德、俄、匈、日急起直迫,收获可观。我国对中亚历史著录早,资料富,赓续连绵,从未间断。我们应该师人之长,补己之短,发挥优势,后来居上。我从1980年起,招收中亚史研究生,想在中亚史的研究和翻译方面,做一些填补空白的工作。在研究方面,专题项目,京、沪、宁及兰州、乌鲁木齐都已开辟园地。通论工作,王治来著《中亚史》,上册已出版,新疆  相似文献   

11.
新疆苏非派是新疆伊斯兰教受苏非主义思想影响而产生的一个重要思想派别.在喀喇汗朝时期,苏非思想与伊斯兰教一起从中亚河中地区传入我国新疆,步入了地方化、民族化的进程.苏非主义渗透到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疆苏非派的神秘性特征也是它吸纳教徒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并运用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法,对苏非成员及其社会的神秘现象进行解释,进一步分析苏非派"接近真主、人主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12.
人与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部分。维吾尔人怎样看待树—木文化 ,是其宇宙观、自然观与生态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崇拜在维吾尔文化中的定位及维吾尔人爱树、护树民俗传统的历史演变 ,其主题是对绿色—生命意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伊吾县淖毛湖镇位于新疆东部,北部与蒙古国交界。居住有汉、维吾尔、蒙、回、哈萨克、壮等13个民族,人口7728人,耕地总面积5.1万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培育出绿色无公害“淖毛湖”牌晚熟哈密瓜,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国内外。2003年成为全疆第一个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区,2007年成为全疆首批四个循环经济试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欧洲地图的变色第二次欧洲大战从一九三九年九月爆发后,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在这二年中,欧洲形势的变迁或者说世界形势的变迁真是大极了,其变迁之大,直可以说等于过去数十年或者数百年间历史的变迁。这两年间  相似文献   

15.
赵艳 《科技信息》2012,(18):200+202-200,202
维吾尔医药长期以来以其独特的辨证理论学说体系及丰富的诊疗经验,在我国传统医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药、西药对新疆市场的"大肆掠夺与渗透",当前维吾尔医药的文化品牌与产业化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制约与弱化,本文通过阐述新疆医科大学数字图书馆在传承推广维吾尔医药学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找出维吾尔医药品牌与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处鲁南的枣庄地区,历史上曾经是一块山林茂密、泉流淙淙、并有众多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土地。但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索取的日益加剧,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本文从泉流的枯竭、山林的缩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三个方面,展示了这一地区古今环境变迁的图景,探讨了造成这种变迁的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磐 《泰山学院学报》2009,31(2):105-108
新疆油画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新疆油画同苏派油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之伊斯兰文化、新疆歌舞、新疆石窟壁画、中亚细密画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使得新疆油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为中国油画百花园增添了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18.
艾力 《科技信息》2011,(30):176-176
新疆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的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维吾尔群众无疑是新疆边境安全的最强大、最有效的助力,为此,经常性的开展、学习和掌握维语,常抓不懈,才能更好的与维吾尔群众交流和互助,才能把各民族之间的情谊融入到新疆稳定的各项工作中,融入到新疆安全的重大事项中去。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理念,是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精髓,决定着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维吾尔人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以及对生命的理解三个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与当代新疆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对其具有伦理价值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亚及西北的自然环境下衍生出农耕-游牧的二元人文地理模式,历史上长期存在着南部绿洲农业民族与北部草原游牧民族的对抗。由于绿洲的分散性使得绿洲农业民族受到游牧民族的强烈影响,但不能因此而否认绿洲农业经济的农耕文化的属性。分析历史时期中亚-西北经济文化区的划分,结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变迁与民族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的机制的运作,感受它给民族生存与发展带来的挑战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