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模拟了调质高炉渣矿物的析出过程.结合高温综合热分析(DSC)、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调质高炉渣的析晶过程,并根据DSC曲线用Kissinger,Ozawa和Augis-Bennett方程计算出了析晶反应的活化能.借助Augis-Bennett方程计算了晶体生长指数n,确定了晶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调质高炉渣由三维体积析晶逐渐向表面析晶转变,酸度系数为1.3和1.4的调质高炉渣在高温下的主要析出相均为镁黄长石和钙铝黄长石,析晶活化能分别为469 kJ/mol;471 kJ/mol(T_(p1)),393 kJ/mol(T_(p2)).  相似文献   

2.
以石灰作为单一调节材料高温重构钢渣,利用X射线衍射、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重构过程中钢渣的矿物组成及RO相的变化,并测定了重构钢渣的安定性和活性指数.结果表明:RO相在CaO作用下优先发生分解反应,其中的FeO随CaO掺量增加依次生成Fe3O4、CF(铁酸一钙)、C2F(铁酸二钙)及Ca2(AlFe)O5(铁铝酸钙)、C4AF(铁铝酸四钙),其中的MgO部分以MgO晶体存在,部分固溶在硅酸盐相和液相中;当CaO/SiO_2摩尔比不够大时,原钢渣中的C3S(硅酸三钙)在重构过程中分解成C2S(硅酸二钙);由于CaO优先与含量较高的铁元素反应,CaO/SiO2摩尔比达到3时仍没有C3S生成,只有当与铁反应完全后多余的CaO才会与C2S反应生成C3S;石灰重构钢渣不会产生安定性不良且胶凝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本文内作者总结了直至1955年文献内有关三种二相的气体——金属液化学平衡反应各国学者的研究工作(H_2S/H_2—Fe液;H_2O/H_2—Fe液及CO_2/CO—Fe液三反应),标准化了二元系及三元系平衡常数、活度及活度系数等参变数的符号,并分析了f~3的物理意义。在活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的讨论中,作者指出f~1对脱硫和脱氧二种不同机构上的作用应采取不同的解释。利用最新的数据,作者算出每克原子五种元素脱氧生成物热力势变化值Δφ~(o′o)後者的次序与e~M的次完全符合。最后作者并指出今后合金钢在此热力学方面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Ti-C-Al-Fe2O3反应体系,结合铸造和自蔓延高温合成(SHS)两种工艺,在湿砂型中浇注高温熔融的钢水,引燃SHS压块,从而发生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生成了高硬度的陶瓷相TiC、Al2O3.通过改变Ti-C-Al-Fe2O3体系组分配比,探讨了体系在金属液内SHS反应对原位内生TiC、Al2O3尺寸与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一大批结构新颖的基于Keggin结构的有机一无机杂化化合物被合成出来,这些化合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1)帽式多金属氧酸盐;(2)支撑型多金属氧酸盐;(3)多金属氧酸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4)以Keggin为建筑单元的扩展结构.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脱磷,在实验室和工业转炉的基础上开展了一些试验.结果表明,在顶底吹条件下,搅拌强度、碳磷氧化反应转化温度、金属液碳含量和炉渣成分对脱磷有明显影响.用试验数据建立了一个包括碳含量和搅拌因素在内的磷分配比公式,并验证了一个脱磷反应速率方程.在考察熔池氧化性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支配铁氧化的吹炼指数来调整氧在炉渣和金属液之间的分配.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控制顶底吹条件和炉渣成分使脱磷和熔池中铁的过氧化均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7.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运行参数的仿真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工作温度和反应气体工作压力变化对单体输出性能的影响,通过建立PEMFC单体的电化学模型及系统参数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以Mark V型燃料电池发动机为实例,研究了工作温度和反应气体工作压力变化对电池单体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工作温度每提高10K,单体的平均电压、平均功率将增加3%,在高温阶段增幅略有下降;(2)提高反应气体工作压力同样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输出性能,但提高幅度受电池本身的限制,其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1MPa;(3)PEMFC还具有较好的瞬时过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硝化反应是芳香族有机物的重要反应之一,在工业方面,硝化工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单元作业,由于这个反应所得的产物——硝基物在有机物中占一大类,诸凡染料、炸药、医药等中间体皆属之,所以芳香族硝基物的测定在有机分析中也占一相当位置。测定硝基物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下列几种:(一)将硝基物用已知浓度的氯化亚锡盐酸液还原为胺类,然后再以氧化剂(碘液或高锰酸钾液)反滴,由于还原剂的消耗量来计算硝基物的含量,或硝基的百分数。(二)以三氯化钛为还原剂将硝基物还原为胺类,剩余的还原剂以铁矾液反  相似文献   

9.
一、金属的腐蚀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很多金属制品生锈的现象。例如,铁器表面往往有铁锈,铜器的表面也常有铜绿。还有其它金属制品受到周围气体或液体介质的作用也不断地发生了损坏。金属受周围介质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种破坏现象叫做金属的腐蚀。按照腐蚀发生的原因,可把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1.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单纯由化学作用而引起的一种腐蚀。常见的化学腐蚀是气体腐蚀。气体腐蚀是金属与干燥的气体(如O_2、H_2S、CO_2、Cl_2等)直接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一种腐蚀现象。这种腐蚀现象在低温下不显著,甚至于不发生,但在高温下却很严重。例如钢铁在高温下能直接和氧气作用生成四氧化三铁: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气-液水合反应系统中气体水合物生成驱动力,给出气-液水合反应系统驱动力公式,分析气-液水合反应驱动力的求解过程,就压力对纯水中一元气体生成水合物驱动力的影响做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等温条件下,随着压力的增大,气-液水合物系统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梯度由负值逐渐增大,丙烷水合物系统和硫化氢水合物系统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梯度甚至由负变正,即水合反应存在"驱动力极大值".研究结果纠正了"压力越大,气体水合反应越快"的传统看法.  相似文献   

11.
气体分子运动论是关于气体的微观理论。它以宏观物体的分子——原子结构假设和分子的运动假设为基础,运用统计方法,解决与揭示气体宏观规律的本质;确定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要揭示宏观量压强、温度、内能的微观本质;解释气体的一些实验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等);阐明气体分子热运动的三条统计规律(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的统计规律——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则;气体分子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麦克斯韦分布律;气体分子碰撞频率的统计规律——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  相似文献   

12.
高炉煤气中HCl气体的生成机理并非简单的高温下NaCl与水的反应,而是复杂的多项反应.高炉煤气中HCl气体的生成途径可能有两种:一是NaCl、H2O与P2O5反应生成HCl气体;二是NaCl、H2O与SO2和NO2反应生成HCl气体.根据高炉煤气中HCl生成的热力学计算表明,HCl气体在高炉中上部生成,生成温度集中在300 ~ 800℃和1400~ 1600℃.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索并提出了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Y.e.,下同)与布氏杆菌血清学交叉反应的鉴别方法:(1)二巯基乙醇(2M-E)试管凝集试验;(2)Y.e.O:35酚相抗原与两种抗血清作SPA协同凝集试验;(3)Y.e.O:47水相抗原致敏血球与两种抗血清作间接血凝试验;(4)Y.e.O:47水相抗原与两种抗血清作酶联免酶吸附试验.通过比较上述几种方法,发现间接血凝试验在鉴别中具有简单、快速、特异且敏感四大特点,适宜临床推广使用,并成功地研制了冻干致敏血球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14.
红土矿半熔融态还原工艺中金属与渣相的界面分离及液渣从耐火材料表面的脱除是该工艺能否工程化的核心问题.针对该问题,考察了CaO和体系温度对渣铁分离行为的影响规律,同时实验研究了炉渣在不同耐火材料上的界面铺展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CaO时,1440℃金属聚集效果较好,磁选后“精矿”金属质量分数为61%;随着CaO质量分数的增加,液态金属易于团聚与长大,精矿金属的质量分数增加显著,在1400℃,15%CaO时可达937%;熔渣与Al2O3质耐火材料较易润湿,与碳质耐材较难润湿,在实验范围内随着炉渣碱度的增加其与耐材的润湿性变差.  相似文献   

15.
对富锰渣含碳压块自还原过程中金属Mn的挥发特点进行研究,对还原后的试样进行金相检测和XRD物相分析,探讨助熔剂CaF2和B2O3的加入对金属Mn挥发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Mn挥发速率在还原前3min最大,之后随液渣量增加逐渐降低;CaF2的加入使得炉渣熔点降低,还原速率加快,液渣生成时间缩短,从而抑制了金属Mn的挥发;B2O3的加入阻止了还原反应的进行及还原后金属Mn的聚集,使金属Mn的挥发率增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用线性回归法代替线性图解法,并且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这种代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文中列举的实例分为四个部分:(1)线性回归法代替Gran图解法;(2)半波电位E_(1/2)~-及电极反应电子数n的测定;(3)恒电位电解中耗电量Q的测定及电极反应电子数n的测定;(4)测定金属在汞中的扩散系数的高鸿法等。  相似文献   

17.
<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并采取下列安全保障措施:(一)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二)定期检查、评估、监控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检测相关的设施、设备;(三)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四)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重大危险源及监控措施、应急预案,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处理高温钢液的工具头材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刚玉棒、钨合金棒、外涂ZrO2金属钼棒和Mo-Al2O3-ZrO2金属陶瓷管在钢液中的熔蚀和抗超声波振动的情况. 结果表明:刚玉棒可以承受高温钢液的熔蚀,但在超声振动作用下产生断裂;钨合金棒可以承受强烈的超声振动,但在处理钢液时较短时间内发生了端部熔融;外涂氧化锆的金属钼棒在短时间内(1~2min)可以承受高温钢液的熔蚀,但不能承受强烈的超声振动;金属陶瓷管既可以承受较强的超声振动(250W),又能够抵抗高温钢液的熔蚀,可以作为超声波处理钢液的工具头.  相似文献   

19.
深亚微米尺度(90 nm)下,对在金属Ni膜中加入微量Pt,再经过高温退火形成NiSi.对该固相反应的反应序列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Ni2Si-to-NiSi转变温度由300℃提高到350℃;NiSi-to-NiSi2转变温度由640℃提高到775℃;而且,NiSi薄膜的形貌在750℃才开始发生Agglomeration现象.  相似文献   

20.
考察老挝南塔省(Louang Namtha)普哈县(Pu Ha County)龙阮村冶炼遗址,采集到炉渣、陶片等遗物.分析发现,炉渣为FeO-CaO-SiO2-PbO四元系渣.炉渣中发现较大的金属铜或冰铜颗粒,颗粒中普遍有块状或弥散状金属铅分布,结合炉渣基体及颗粒中含有的As和Sb的特征,初步推测该遗址使用的矿石是铜铅多金属共生矿,其冶炼产品可能是铅,不能排除冶炼出的铅就地用于钢鼓铸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