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史表明 ,并不是所有优秀的科学家 ,甚至包括最为杰出的科学家都能创立起自己的学派 ,这确实要取决于某些优异的个人品质。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 ,科学学派是具有一定内在结构与功能的学术共同体 ,学派领袖在其中担负的角色必然有其相应能力上的要求。对科学学派领袖素质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水平 ,有助于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2.
刘则渊对中国科学学发展的贡献在于,他回答了中国科学学发展中的四个核心问题。第一,立足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回答了中国的科学学研究是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科学研究;第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科学学研究相结合、将科学学研究与中国科技发展实际相结合,回答了中国的科学学研究是依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开的实践研究;第三,当中国的科学学研究进入到知识计量学阶段时,率先在国内命名并引进了科学知识图谱,回答了知识计量学是运用可视化方法进行的量化研究;第四,积极开展科学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中国的科学学研究不仅需要引进人才,而且需要培养人才,回答了中国科学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刘则渊对中国科学学发展贡献卓著,为中国科学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学思想体系,指明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学研究进向。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K·默顿(Robert K.Merton,1910-2003)是美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之一,被公认为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和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教育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研究院院士、英国和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美国科学最高荣誉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他从20 世纪30 年代起,就倡导把科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制度而加以研究,并确立了科学社会学学科,被称为“ 科学社会学之父”。《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一书是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收集论文22 篇,探讨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涉及知识社会学、科学的规范结构、科学的奖励系统、科学中的评价过程等重要内容。这本书凝聚了默顿近半个世纪科学社会学研究的精髓,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学的精神,是从事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必读书。  相似文献   

4.
1苏联时期乌克兰科学学研究状况 1.1乌克兰科学学研究出现的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苏联开始大规模的科学学研究。1964年世界科学界为纪念贝尔纳的著作《科学的社会功能》发表25周年,出版了著名的论文集The science of science:society in the technological age。两年后,又出版了这个论文集的新版本,英文版为The science of science,也出版了俄文版本《科学的科学》--Наукаонауке。作者多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如物理学家布莱克特、卡皮查、鲍威尔、化学家辛格、斯诺,还有在科学学领域成就卓著的普莱斯、贝尔纳,他们对科学学形成的初始阶段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学--从历史走向现实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科学技术学的框架由时间、认识、实践三个维度构成,它起源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沿着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科技与社会的进程走向了现实.建立科学技术学是体制化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学术界的争论在于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既具有哲学性又具有非哲学性,科学技术学要从历史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6.
1991年12月6日至7日,山东省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和山东科学学与科研管理研究会联合举办学术报告会。特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管理局李喜先高级工程师做题为“科学系统论”的主题学术报告。李喜先同志着重从一般系统;复杂的科学系统、科技发展与世界新格局等论题系统阐述了国内外科学学研究的新内容、新观点。在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实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硬科学区分的哲学基础是“实证”.软科学从产生以来经历了由科学学到科学社会学,再扩展到科技与社会的历程,科技与社会是软科学的基本研究领域.软科学的三个特点决定它的理论体系具有三个维度,软科学学术队伍可分为三个群体,生存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学科定位不明确.软科学的学科建设要和科学技术学的学科建设结合起来,这是学界的共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科学学研究的发展动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词频统计法,分析了我国2001—2005年科学学研究领域4400多篇论文的题名,显示出了我国科学学研究的最新发展动向。分析结果表明:技术、企业、创新、知识、管理、科技等领域是近年来我国科学学的主要研究热点;对“知识”领域的关注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简要回顾龚育之在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学领域的学术历程。他从制定科技政策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论;他站在时代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反思科学的力量,提出"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他捍卫科学尊严,始终站在破除迷信和反对伪科学的前列;他强调科学与人文要相互融合,呼唤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从科学学的视角,在研究传统工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从科学学的角度讲,传统工艺发展滞后引发的濒危现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工艺所依赖的技术基础本身的问题;二是传统工艺技术应用的社会方面问题;三是产业化的管理和战略发展问题.作者主张用现代的管理模式运作传统工艺产业,技术进化传统工艺制作,以产业化的科学发展战略来消解传统工艺发展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的多视角全方位的反思,到现代思想家们对科学本质的系统考察,反映了人类思维发展的辩证历程.100多年来,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迅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深刻地变革社会面貌和观念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自身的形象和人们对它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对之进行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相互渗透和结合的趋势预示,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已不能赶上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新的全方位的研究.这种研究应当从哲学的高度把已有的成果熔于一体,描画出科学的全景观、整体观、系统观.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史与后人文主义--析皮克林的后人文主义科学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代美国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的科学史观.指出他欲建立独立于科学家的解释方式的"历史解释",以超越传统的逻辑实证(经验)主义的科学史观;摆脱爱丁堡学派的"利益模式"在实践上的困境,以"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的观点来看待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文化的多样性、异质性来理解实验室中的科学文化.这些新观念对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沟通与融合带来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从科学与艺术的基本特点出发,在理论研究与科学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把科学与艺术相关联,从而进行科学教育的思想.依据上述思想,提出了通过科学与艺术的关联,能够实现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即通过科学美与艺术美相交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科学研究风格与艺术创作风格相交流,使学生形成学习与探究风格;通过科学家发现个性与艺术家创作个性相交融,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4.
论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异化是指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过、塑造过和实践过的对象物,或者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不是对实践主体和科技主体的本质力量及其过程的积极肯定,而是反过来成了压抑、束缚、报复和否定主体的本质力量,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异己性力量。科技人化主要是指科技的人文化、人性化、人道化,从而克服科技的无人与无视人的状态,把科技完全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始终围绕人的个性自由、现实生存、未来发展进行,使科技复归于人的生活世界,并真正成为人的科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现阶段中外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概况,对中、外图书馆学教育特色以及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概括,并对影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对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现阶段中外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概况,对中、外图书馆学教育特色以及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概括,并对影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对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赵辉 《中州大学学报》2004,21(1):103-105
本文综述了树形分子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研究进展,旨在加深人们对该领域了解,促进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法学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法学科,也是一种法学方法论,引领我们通过法律来研究社会,通过社会来研究法律。法治秩序的建构需要法律,但有法律并不一定就会有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构更重要的是依赖法律功能的发挥,关注法律和社会的实际联系。社会学法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对法治秩序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实际上就是为了建构法治秩序,这就需要我们以社会学法学为视点,把法律置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化和社会情境中加以反思,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从而也使社会学法学在我国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9.
关于科学美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美学作为科学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分支,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科学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科学领域中的美以及科学美学所采用的科学性美学方法。科学美学具有客观真理性、实践服务性、逻辑简明性、动态发展性、审美价值性、真善美的统一性、可识创造性、对称和谐性、系统完形性和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