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德田秋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缩影》再现了二战前及战争期间日本下层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处于弱势群体的下层女性对当时混沌的日本社会的控诉,并生动展现了在面对多舛命运时,不屈不饶的下层女性艺术形象。以《缩影》为研究对象,拟对小说中主人公银子这一人物的艺术形象进行剖析、解读,探寻小说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日本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他的前期的创作中选择了独特的角度,集中了大量的笔墨对在悲惨世界中的下层女性的生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塑造了日本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下层女性的群像,再现了这些女性的不幸遭遇,而且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她们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作家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3.
莱辛的性别立场一直是有争议的论题.殖民主体是性别化的,《野草在歌唱》揭示了女性生存的困境,凸现了下层白人女性游移的个人欲望及压抑这种欲望的艰难历程,呼唤着女性的权利及主体意识的提升,明白无误地发出了对传统“白色”男性文化的抗议之声,强调了社会性别因素在改造种族政治中的重要性,潜藏了重要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张谦 《科技信息》2009,(24):I0140-I0140,I0142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走出家庭,和男性一样进入社会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在这种形势下,中日两国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的工作状况却有着显著的区别。简言之,大多数中国女性结婚后继续从事工作,工作家庭两不误,也就是实现了“两立”。而日本大多数女性结婚后便辞去工作成为“专业主妇”,没能够实现“两立”。本文从历史、传统意识、法律等方面简单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最初二、三十年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有了相当迅速的发展,工人的物质生活有所改善,资产阶级实行了“高工资、高福利和高消费”的政策,资本家奴役和剥削工人的手段有了某些变化。资产阶级及其报刊大肆宣染:它们的国家消灭了阶级对立,实现了人人平等幸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说:“从财富分配的观点来说,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最接近于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中人人繁荣昌盛的理想的。”一九七八年日本报纸上也写道:“日本终于建成了‘高福利(高收入)、低负担’的社会,实现了世界上罕见的无下层的‘高平等’社会。”而我们有些人则怀疑马克思主义关于无  相似文献   

6.
日本女性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社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古代中国文化和近代欧美各国的社会制度,在现今的日本社会,虽然女性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男尊女卑的观念在日本人的心里也影响深远.从日本教育现状特别是日本女性的教育现着手进行分析,探析教育经济效益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特别是积极方面的影响,剖析了教育对日本女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唐代女性在相对自由而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十分普遍.不仅宫廷女性和贵族妇女普遍爱好体育活动.而且下层民间妇女也多有参加者,这在中国古代妇女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女性的精神面貌,而且也是唐代女性社会活动空间大大拓展和社会地位提高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8.
以日本农村女性和农业政策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性别视角考察日本农业政策的变化,指出随着女性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实际作用,随着日本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的农业政策从偏向于男性向重视女性的方向调整,从政策的高度突出了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我国应借鉴日本的经验,把社会性别主流化作为实现农村社会男女平等的手段,在构建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基本框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女性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传统的婚姻观认为,婚姻可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但是战后随着日本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当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开始强调自我价值,追求独立与自由,从而很多女性放弃结婚生子。同时,离婚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0.
女性是被男权主流社会边缘化了的“他者”。作为失语的“他者”,女性寻求真我成长的过程注定是辗转曲折的。而男权社会强大的话语权消解了女性追求自我的努力。女性的成长实际上是主流社会对其收煽的过程。从“我者”与“他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佛洛斯河磨房》中女主人公玛姬在父权社会中寻找身份之旅失败的强大社会根源:在父权社会语境中.玛姬是被“他者化”了的客体,注定无法实现自己所期待的身份,回归自然才是女性自我的真正归属。  相似文献   

11.
正安倍政府二次上台以后,为化解日本当代社会日趋严重的少子老龄化问题等带来的社会危机,提出了"让女性绽放光彩的社会"政策,意欲通过谋求改善日本女性的就业环境等问题来提振日本经济。安倍政府关于改善日本女性就业环境问题的一系列举措。不仅成为近年来日本政府的政策热点,亦成为日本文化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日本文学和影视领域表现突出,诞生了很多以探讨相关问题为素材的作品。芥川奖呈现出探讨当代女性问题的女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世界》2008,(6):30
日本研充人员近日称被众多女性看成是“倒霉”的生理期其实是“大有作为的”,因为他们发现女性的经血可以被用来修复心脏损伤。  相似文献   

13.
在公元1、2世纪至8世纪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多位女性登上王权宝座。她们的出现对于稳定社会政治,推动国家的体制、制度建设,繁荣文化与物质生活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本古代社会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影响。拟通过日本古代女性王权的出现及其作用分析其历史、社会和政治背景,由此从一个侧面揭示日本女性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近来,随着学界对身体研究的关注,有关女性身体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在一个男性“话语霸权”的社会里,女性的身体是如何被规训和塑造的?文章先从中西方哲学、文学、神话等文化观念基本来源的角度分析了在男权社会文化中建构起的女性身体,继而分析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疾病的话语建构和男权“凝视”下女性眼中的自我与女性当代文化适应中的焦虑与风险,得出了男权社会的“话语霸权”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场域中对女性身体的深刻规训和塑造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徐州民间叙事中女性形象类型丰富,主要包括神女、孝妇恶妇、节义女子、智女巧妇、礼教的叛逆者和武女等几种类型。这些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极大地丰富了徐州民间叙事中的人物形象画廊。她们不仅传达了徐州下层民众对于女性的独特审美构建,反映了徐州下层民众的女性观,同时也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一直备受关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回顾近20年来的女性文学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求女性新定位”,“建构女性内心世界”。女性文学写作方式有欲望化写作、超性别写作、个人化写作、颠覆化写作等。这些发展历程和写作方式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折射、个人意识的宣泄和对社会现实的回避及个人独立自由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以往,日本女性偏爱裙装,即使在万里雪飘的冬日,在街上照样是“裙子的海洋”。不少企业和政府部门甚至规定:女性雇员须穿裙装(即不准穿裤装)上班,就像要求男性雇员必须穿西装戴领带一样。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日本妇女中,穿裙装的比例之高更令人吃惊:约是欧美同龄妇女的3倍或中国同龄妇女的5倍。然而近些年来有种种迹象显示,日本女性的“裙装热”已开始降温,相反裤装倒日益受到日本妇女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日本近代著名小说《哥儿》,描写了主人公“哥儿”的“自我”觉醒和成长过程,以及其他几位小说人物的“自我”迷失,批判了日本转型期的封建残余与黑暗的社会现实.作者夏目漱石将关注点放在小说人物的主体意识、“自我”的迷失与重塑上,生动描绘出新旧交替时期的日本社会群像,反映出新旧价值体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9.
英国“福利国家”的产生是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的结果,社会学家对社会下层贫困现象的调查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政治家对社会福利改革以稳定社会为出发点,企业家希望社会福利改革有利于经济发展,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为“福利国家创立了经济理论基础,贝弗里奇报告为”福利国家”设计了蓝图,工党抓住历史机遇创立了“福利国家”,工人阶级为改变经济地位坚持不懈斗争,并把社会福利改革作为胜利成果来保卫。  相似文献   

20.
张一兵先生提出的“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可能,在于这一术语有着不同于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影响的“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异质性,避免了含糊地、不加限定地讨论一般的“日本马克思主义”。哈贝马斯的新市民社会论之所以不可能,在于其试图以国家、经济、市民社会的三元模型来“修正”或“缓解”黑格尔马克思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对立的空想性。广松涉的物象化论,不具有“主体性已被主体间性取代,主体的内在论已被社会论取代”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