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式椅类家具作为完善的符号系统,其各种组成成分,如榫卯、腿足、靠背、枨、椅盘、装饰纹样等都可看作是这个符号系统的组成要素,即符号。本文应用语构学理论,对明式椅类家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明式椅类家具,对明式椅类家具文化内涵的中西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研究明式家具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许蕾 《科技信息》2010,(10):I0159-I0159
明式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缺少此时的积淀,现代古式家具的发展进步便无从谈起。因此,明式家具是中国古代设计研究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明式家具在工具与工艺、装饰与风格、材料与结构诸方面的探析,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国古式家具的精髓特点,而且对于推进当代家具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凝聚着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的明式家具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顶峰,更对现代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数据及原则,阐述明式家具的主要特点、明式家具功能上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以及明式家具造型上形式美法则的体现。提出研究明式家具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进而引导设计具有中国风格新家具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凝聚着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的明式家具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顶峰,更对现代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数据及原则,阐述明式家具的主要特点、明式家具功能上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以及明式家具造型上形式美法则的体现.提出研究明式家具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进而引导设计具有中国风格新家具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太师椅     
尽管说清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一种承袭和延续,但由于时尚和审美标准都产生了变化,所以清式家具并没有明式家具那样的简洁疏朗,相反却将其一些弊端“发扬光大”,而走上了“重形式而轻结构”的死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家具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经有了很精美的青铜和石制家具了。随着人们起居形式变化,家具也伴随着人们的需要,经历了由低形向高形发展的过程。蜚声中外的"明式家具"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那么从明式家具上所体现的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也是值得我去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尤其是"明式家具",明式家具在实用与审美、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当今的家具设计乃至其他工艺美术设计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先导,突出其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姚洁 《科技信息》2011,(30):437-437
明式家具是明代工匠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并加以发扬光大,在传统艺术方面取得的一项辉煌成就。它除了在结构上使用了复杂的榫卯工艺外,造型工艺也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明式家具的风格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艺术观、传统思想道德观、宗教观和古代传统习俗等意识形态领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旨在由表及里地掌握明式家具的设计思想的精髓,为现代中国家具设计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明式家具的风格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艺术观、传统思想道德观、宗教观和古代传统习俗等意识形态领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旨在由表及里地掌握明式家具的设计思想的精髓,为现代中国家具设计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明朝中后期的住房突破了政府的清规峻律,打乱了等级森严的礼法秩序.而且家具极其考究,“明式家具”趋于定型;庭院百般装饰,园林蓬勃兴起.出现了“石农”“花园子”等国艺专业户.这既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家具与西方古典家具,它们的造型、结构、材料和装饰都不尽相同,却都让人感受到了和谐之美,不管是中国明式家具的简约也好,还是西方古典家具的眩目和繁复也好,它们都得到了世人的赞许。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够用各具特色的"形"蕴涵一个深刻的"神",并且将这种"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神"就是一种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从感知的角度初步分析了平遥古建筑中大木构件装饰对于营造建筑空间氛围的作用,并对各主要古建筑大木构件装饰状况与建筑空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时代性和地域性两方面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平遥古建筑大木构件装饰的完整面貌,以及"结构性装饰"这一中国建筑中特有的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14.
石谦飞  高兴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6):11305-11312
随着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深入,当前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缺乏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尤其对于建筑装饰构件的研究多集中于人文社科的分析,缺乏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而在研究营造技术时只谈及技术层面,没有深入联系地域艺术表现。因此,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并基于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研究传统民居装饰构件的营造特征,可促进提升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的方法及科学性。通过对南峪村传统民居装饰构件的分类调研分析以及科学计算,利用Pearso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传统民居装饰构件的营造特征,找出了建筑营造技术与装饰艺术之间的关系,并建构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中国民居简朴而注重实际,建筑的本质着眼于实际功能。因此装饰构件的产生同样着眼于"实用"或"适用"。它们在最初产生时都有着各自的功能,有的还沿用至今;装饰构件几乎都是房屋的维护构件,而主要的垂直受力构件如木柱和房梁几乎不施加装饰;建筑装饰有着一般发展规律:随着营造技术和材料技术的发展,从实用性的构件到构件装饰性增强,功能性减弱,但构件仍然保留着维护之用。  相似文献   

15.
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在历史上基本同期,都属于中西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风格。其家具文化的审美意识比较是中国传统家具与西方古典家具的对话,更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和西方审美价值观念的碰撞。文章通过比较得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各自具有的家具文化特征及审美特点,从而进一步充实家具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黄金比例及其应用范围,并以《明式家具研究》中列屏式有束腰马蹄足宝座为例,运用设计几何学原理分析其形式比例的特点,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家具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新中式家具结构板式化主要是以人造板为主要生产材料,将板件制成可以供拆卸的家具模式,然后将生产好的家具经过全面装饰,向其中添加五金链接器件而构成家具。新中式家具结构板式化是最近受到消费者欢迎的一种家具类型,其具有可拆卸性、造型富于变化、外观时尚大方、不容易变形、质量高、价格实惠,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家具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其中明代家具尤其是管帽椅和灯挂椅在设计上具有高耸造物(高足、高靠背)的特性。其简洁而隽秀的高型家具,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深深吸引着中外众多收藏爱好者。这些座椅硬质的木材和科学的卯榫结构是纵向高耸性结构形式因素的结构性保障。除此之外还有佛教传入和视觉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明代座椅的高耸造物之特性的显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家具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经商周至三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宋元、明清以及现代家具这样五个阶段,其无论是从材料、结构、造型、工艺、装饰上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现代家具是对原有家具的改革和发展,家具造型和材料的演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简约"已成为理所当然、无可取代的空间风格主流。这种风格的特点是注重居室的功能,家具造型简洁、少装饰,通过家具、吊顶、地面材料、陈列品甚至光线的变化来表达不同功能空间的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