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榕  李伦 《科技咨询导报》2014,(12):188-188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不和谐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常态事件。政府只有通过媒体报道实现信息公开,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才能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但目前,一方面,公众缺乏要求信息公开的权利意识,从某种程度上纵容了政府对媒体隐瞒危机信息的消极行为;另一方面,公众由于不懂如何向媒体提供相关信息源,不利于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决策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公共危机产生的风险不断加大,将公众纳入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具有必要性。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是公众公权力的回归,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降低基层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压力,提升整体公共危机管理效果。客观而言,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需要完善的制度作支撑,否则容易出现一些失范行为,影响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由此可见,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行为有利有弊,需要合理引导,科学规范,以此发挥公众参与行为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在“5·12”大地震期间自媒体的表现,分析自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传播力,包括其传播模式和特性,如使信息第一时间涌现,促进政府议程与公众议程高渗透性互动,多视角多样态记录,充分整合民间力量等。探讨了自媒体传播在危机事件中带来的负面因素及如何使危机事件中的自媒体传播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使各级地方政府遭遇了一种全新的危机模式即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当前,地方政府在网络舆论危机应对中存在诸如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行动反应迟缓等处置失当的问题,折射出其危机意识的缺乏、应对机制的不完善、信息传递渠道受制约和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等。要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地方政府必须树立高度的危机意识,拓展信息传递渠道,做好网络舆论的监测预警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使各级地方政府遭遇了一种全新的危机模式即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当前,地方政府在网络舆论危机应对中存在诸如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行动反应迟缓等处置失当的问题,折射出其危机意识的缺乏、应对机制的不完善、信息传递渠道受制约和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等。要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地方政府必须树立高度的危机意识,拓展信息传递渠道,做好网络舆论的监测预警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探讨网络环境下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如何利用互联网与公众进行对话,从而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过充分的信息共享以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最终使公共危机得到有效化解,并提高公众对政府解决危机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7.
经过2003年和2004年的SARS报道,信息公开制得到了促进。信息公开在改变我们的观念和现状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负作用,值得反思。信息公开好比一把双刃剑,运用好了才能促成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形成信任与合作关系,共同面对危机。  相似文献   

8.
公共治理理念: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频发的根源在于公共治理的理念缺陷.政府应始终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宗旨来治理危机,这是消除或减少公共危机之根本。政府功能和责任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不应该、也不能够承担危机的全部责任,必须同时积极寻求社会的参与和合作。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政府应信任并依靠公众和民间组织,善用媒体,组织所有资源和力量,共度危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各领域矛盾凸显,汶川地震、高危行业生产事故、瓮安事件等突发性公共事件分别从自然、经济、社会等角度给我国政府带来了各种灾难和危机的考验。就我国危机应对传统而言,政府是理所当然的主导者,但政府自身职能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须与媒体、企业、第三部门及公众形成联动的危机治理机制。本文基于善治理论,对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责任的立足点及责任的有效履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政府管理过去一直被理解为是一种“权力现象”,政府和人民之间是"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进入当代社会后,社会环境与媒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民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公共舆论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得到了强化,一个公民参与决策的社会正在逐渐形成。现代传媒是将先进技术与丰富信息进行完美结合的传播载体,它是公众与政府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政府官员只有提高媒体素养,才能利用媒体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实现与公众的有效沟通,提升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从门户时代进入了社会化媒体时代,这一变革对于政府信息传播也带来了重大影响,微博这一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化媒体日益成为政府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政务公开,与民众有效沟通,化解突出性公共危机,增强政府公信力,是当前政府信息传播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政务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政府门户网站正逐步成为人们了解政府工作动态,查阅政府信息,方便公众办事,反映民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在政府网站中,作为公众参与类栏目之一的留言咨询栏目,不仅可以进一步推进公众参政议政的程度,还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直接地了解民情民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缺失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时期。至2003年广东非典爆发后,明显的暴露出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公共关系的缺失。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导致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缺失的原因是:政府与公众关系上呈现的非对称关系;政府在转型时的角色模糊;政府组织结构的多维复杂;政府信息的半透明状态;政务发展的局限等。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建设危机政府公共关系、防范危机事件的爆发、提高政府应对危机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逐年增加,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保健养生已经成为人们每天离不开的话题。在"互联网+"时代,各类传媒不时在发布各种养生保健信息、知识,这些知识的真伪、科学性有无保障呢?普通百姓难以辨别。为此,媒体提供、传播的医学知识必须靠谱,这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各种媒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方能通过新媒体把医学科学知识广为传播,进而唤醒公众的健康意识,改变公众对健康所持有的不科学态度,促进公众采取科学的健康行为方式,大众的健康水平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月 《科技信息》2013,(5):162-162,190
<正>国际上关于"突发事件"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因为突发事件起因复杂,多数情况下突然发生,对社会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的程度大,所以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突发事件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引发者",因此在现代媒体环境下研究从政府和媒体的角度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突发事件传播中舆论引导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政府门户网站的不断发展,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双向信息需求将会更加迅速、更加细化,信息量将更大,因此,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信息双向互动机制,构建信息互动系统,为政府门户网站的统一互动平台提供技术支撑,为公众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政务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更为快捷丰富的公众信息,实现政府门户网站和通讯工具之间的信息互动,体现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危机变化莫测、难以预料,一旦发生危机会随着事态的发展而迅速升级,甚至达到失控的地步,而且危机会遭到包括政府、媒体、公众等来自外界的严厉审视,若危机处理不当会使企业进入恶性循环,甚至破产.本文着重分析危险和机遇的双重性,提出决策智慧成为企业危机的关键因素,是因为有了它,管理者才能清晰阐述并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决策,从而达到成功解救企业危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论应对公共危机与增强政府公信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政府的政治权威能否得到公众的承认与信任,关键看这个政府有没有足够的社会控制能力。公共危机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它导致社会生活偏离正常的轨道,使社会处于一种危险的非均衡状态下。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在危机状态下,如何发挥自身影响力,迅速稳定社会秩序、平复公众危机心理、恢复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威望,既是对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的挑战,也最能集中体现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在透明化的网络时代,公众通过网络表达观点、抒发情绪,充当着大众麦克风的自媒体角色,各类社会化媒体成为政府获取民意的信息要道。企业要如何面对这种挑战?2011年2月10日,  相似文献   

20.
每一次危机包含"危"与"机"两个要素,最好的危机管理是变危机为转机,而危机预警则是整个管理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实现这种转机的最关键环节。在我国当前的公共危机管理中,预警长期被疏忽,甚至忽略。缺乏危机预警,使政府和公众在危机应对中常陷入被动反应模式。从反思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出发,探索通过预防实现转危为机的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