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江 《科学之友》2013,(7):10-11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分三步来实施。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的成功,实现了第一步的发展战略。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意味着中国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目  相似文献   

2.
刘宗映 《科学》2002,54(6):49-51
北京时间2002年3月25日22点15分,"神舟3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4月1日下午4时51分飞船绕地球运行107圈后,返回舱降落在内蒙古中部的预定区域,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神舟号飞船的第三次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神舟5号,把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了九重天,并顺利返回地面,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为中国航天事业竖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它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还在政治、科技、经济和军事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首,“神舟5号”裁人飞船的成功试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中国航天史也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成功实现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成为许多读关注的话题。为此记特采访了参与“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刘宗映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巧遇2005年4月12日上午,笔者荣幸地获准考察神六飞船装配测试和航天员的训练。进入装配大厅,未等观看,就被迎面的突发景象吓了一跳:一位身穿航天服、全副武装的航天员从行车上飞了过来……奇怪!航天员怎么用吊车‘吊装’!这是航天形体假人。工作人员急忙向我们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知识就是力量》2012,(8):F0002-F0002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了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其返回舱运载三名航天员于6月29日安全回归地面.  相似文献   

7.
姜蓉 《科学之友》2004,(4):42-43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世界前列,探索性的研究一定要做,否则永远只能在二类国家的行列里。  相似文献   

8.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用新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进行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试验,于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9.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首次实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夙愿,揭开了世界载人航天的序幕,也使得载人飞船成为帮助人类实现“飞天”梦的摇篮。  相似文献   

10.
载人飞船比起卫星要复杂得多,就是因为有人的参与,在那高真空和失重的环境中,保证人的生存和安全是一切载人航天器设计的出发点。一切生活条件都是靠设计的周密性来保证的,而且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是从地面带上去的。关于飞船的构造是如何保证这些条件的我们以后再谈,先看看宇航员是如何  相似文献   

11.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并安全返回的余温至今尚未平息,所有的炎黄子孙都为之自豪和感叹.这不禁让我们再次想起俄国"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待在摇篮里".而自从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升空开始,中国航天业就在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正在走出摇篮,迈向更远的征途.  相似文献   

12.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后,其返回舱运载三名航天员已于6月29日安全回归地面,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随着一团明亮的橙色烈焰,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号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云霄。逃逸塔分离助推分离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遍布大漠的光学、雷达、遥测设备紧紧追踪着神舟十号的轨迹。20 min后,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我国航天事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为我们了解太空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神一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测绘科技馆在北京落成,该馆位于国家测绘局新址内,面积约1800平方米。作为我国测绘科技成果的陈列基地、测绘科普教育基地和测绘历史文化弘扬基地,中国测绘科技馆系统展示了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以及测绘成果应用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日本载人航天计划揭秘今年4月迎来人类进入太空50周年,5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升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太空飞行。50年后的今天,以国际空间站为代表的航天科  相似文献   

16.
由前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生物物理所于70年代早期研制的“BIOS—3”,是一人工密闭“人-植物”生态系统,能够再生“乘员”所需的全部大气、水和约80%的食物,物质的总闭合率达95%;它是一长期载人空间探测生命保障系统的地面模拟器。本文就其发展概况、主要实验内容与结果、问题与前景等进行了综合深入的概括、描述、分析与思考.这对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可能会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其发展历史,基本结构,实验内容与结果,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深入的概述与分析。它对我国开展这一新领域的研究相信会有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知识就是力量》2014,(1):76-77
正2013年11月2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将"卡林加"科学普及奖授予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政府科普工作顾问,中国科技馆原馆长、中国科协科普部原部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原理事长李象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依瑞娜·博柯娃为李象益教授颁奖时卡林加"科学普及奖获得者李象益  相似文献   

19.
闪耀新技术光辉的巨型火箭 我国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型,这是将“长征”二号一级火箭作为芯级,并在四周捆绑4枚液体助推火箭形成“长二捆”火箭后又改进了的新型火箭。火箭全长58.343米,起飞质量479.8吨,起飞推力604.4吨。芯级火箭直径3.35米,4枚助推火箭直径都是2.25米。“长征”二号F可将约9吨有效载荷送入离地面200-4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去。这种火箭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是排在前列的一种巍峨的巨型火箭。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太空的高真空、高洁净、强辐射等自然条件对人体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环境,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就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所以,人要离开航天器进入开放的太空,必须使用复杂的出舱活动系统硬件和软件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出舱活动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气闸舱、舱外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固定航天员身体的设备以及安全带、载人机动装置、出舱活动用的特制工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