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在沉香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样式,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并从导管分子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角度进行了讨论.还发现沉香导管分子中存在着奇特的样式. 相似文献
2.
应用树脂铸型法研究木质部导管的内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树脂铸型法(resin casting method)用于藤本和灌木共五种植物导管的内部结构研究。干燥的小木块用苯乙烯包埋,完全聚合后,用过氧化氢/冰醋酸(1:1)溶液和浓硫酸溶液交替处理,完全去除细胞壁成分,得到的导管树脂铸型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能清晰,精确的反映出纹孔道,纹孔室,螺纹加厚,导管分子端壁及尾等三维立体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5种蕨类植物木质部管状分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蕨类植物木质部管状分子的类型及特点,分别对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华北薄鳞蕨(Leptolepidium kuhnii)、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和耳叶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innata var. auriculata) 5种蕨类的叶柄或根状茎维管束进行离析处理,并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和照相.结果显示: 1)5种蕨类植物中都有导管分子存在,耳叶金毛裸蕨除具有导管分子外,还有管胞; 2)导管分子普遍具有多穿孔板,穿孔板以梯状为主,偶有网状,但没有单穿孔板,各种蕨类的管状分子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纹孔膜残余; 3)蕨导管分子的端壁和侧壁分化明显,存在网状穿孔板,并具有纹孔二型性现象,以及多孔性纹孔膜和凹槽结构; 4)银粉背蕨叶柄导管分子的穿孔板有的与纹孔膜完整的壁相邻,根状茎导管分子的侧壁之间以"脊"状结构相隔; 5)华北薄鳞蕨叶柄导管分子中存在不连续穿孔板,根状茎管状分子的端壁和侧壁分化鲜明; 6)荚果蕨叶柄导管分子中存在网状-梯状混合型穿孔板; 7)耳叶金毛裸蕨叶柄中同时具有导管分子和管胞,导管分子的穿孔板有的与纹孔膜完整的壁相邻; 8)与被子植物相比,蕨类植物导管分子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原始性. 相似文献
4.
石珊瑚起源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石珊瑚是现代最重要的造礁动物,在地质史的过去和现在都非常重要。石珊瑚的起源一直是珊瑚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重大问题:石珊瑚究竟是起源于古生代的皱壁珊瑚、一种石珊瑚形珊瑚,还是一类软体海葵,目前还很难下定论。建立在现代石珊瑚及其化石的形态学特征基础上的传统研究手段和新兴的分子系统学分析手段,是研究石珊瑚起源问题的2种主要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了珊瑚的18S rDNA,构建了珊瑚纲珊瑚的系统发育树,对当前国际上争论纷纷的有关石珊瑚起源问题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更好地解决石珊瑚起源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析法和光学显微技术,对苹果和山梨木质部导管细胞的类型、所占比例及导管细胞的长度和口径,纤维细胞的长度和口径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导管类型相同,但所占比例不同;山梨木质部导管要比苹果木质部导管长且宽;山梨的纤维细胞长度和口径比苹果的纤维细胞长度和口径大,且长度上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大豆属植物导管分子中不同类型内含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对大豆属植物根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侵填体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半野生大豆的导管分子中存在细胞型、橡胶型和晶体型侵填体,且数量较多;其他三种类型的大豆导管分子中只含有细胞型侵填体,栽培大豆导管分子中侵填体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苏铁种子的种皮结构及木质部管状分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攀枝花苏铁种子的种皮进行了解411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种子的种皮分为三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的明显特征为含有体积很大的粘液细胞;中种皮主要由石细胞组成;成熟种子和未成熟种子的内种皮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对外种皮和内种皮木质部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外种皮和内种皮的木质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内、... 相似文献
8.
大豆属4种类型植物离析导管分子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导管分子离析及光学显微技术,对大豆属4种不同类型植物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比较结构学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半野生、半栽培和栽培大豆茎离析导管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即: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的导管分子长度依次缩短,直径依次增大,根据导管分子演化原理,认为野生大豆导管分子较原始,栽培大豆导管分子的演化地位较高级。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缕梅科12属植物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常规的木材解剖学方法,对我国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5个亚科12属14种植物,进行了木材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本科中最原始的是金缕梅亚科(Hamamelidaceae)的榴木属;最进化的是同亚科的蚊母树属和水丝梨属。这说明金缕梅亚科内部各属之间的进化程度并不一致。其它4个亚科中的7个属,进化程度处于榴木属和蚊母树属、水丝梨属之间。壳菜果和枫香树这两个亚科内,各自的属间进化程度较为一致。马蹄荷亚科与红花荷亚科均各只有一个属,它们的进化程度相对于金缕梅亚科的3个属来说,较为居中,且彼此也很相近。总的来说,除了金缕梅亚科内部各属进化程度差异较大以外,剩下的4个亚科进化程度都较为接近。在同一亚科内,属间木材结构有一定的差异,但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4种耐风沙盐碱植物导管分子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导管分子离析及光学显微技术,对榆属3种植物与胡颊子属植物沙枣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比较结构学研究.结果表明:栓皮眷榆、蒙古黄榆、白榆和沙枣离析导管分子在风沙盐碱的恶劣环境下演化出不同的形态和各自的适应性.榆属3种植物导管分子侧壁均为螺纹加厚,纹孔为对列-互列型,但导管分子平均长度和平均直径呈反比.沙枣导管分子侧壁为全面加厚,纹孔为进化的孔纹,直径远大于榆属3种植物.分析表明,沙枣最适宜沙地种植,可用来做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1.
木犀属植物多数为中国著名的观赏花木和优良的园林树种,其中桂花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形色香韵俱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论文综述了木犀属和桂花品种分类的研究进展,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木犀属和桂花品种分类系统提供参考,为更好地利用木犀属和桂花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栽培历史悠久.在古代,桂花长期与樟科的药用植物相混淆,作为"桂"的一种看待.宋之后,才明确将开香花的桂(岩桂)称为木樨.桂花是秋季常见的食用保健花卉.中国的桂花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另外,桂花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景中. 相似文献
15.
“秋花之香,莫能如桂。”姑苏人喜爱桂花,自古以来广为栽植,桂花与姑苏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故而衍发出独特的姑苏桂文化。 相似文献
16.
17.
开封地区桂花引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试验地栽植的不同米径的桂花苗木的成活率、病虫害、开花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力求探寻桂花在开封地区的适栽环境. 结果表明:米径较小的苗木适宜生长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不耐高地下水位,病虫害较少;米径较大的苗木整体生长状况良好,对各种不利条件的抵抗力也较强,但病虫害较多,应加强栽植后的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18.
19.
以籽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iyingui’)和日香桂(O.fragrans ‘Rixia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桂花营养器官根和茎的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桂花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根毛,表皮细胞长轴与根圆周垂直,有明显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中柱)为五原型。次生生长旺盛,次生韧皮部中有少量的韧皮纤维;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少量腺毛分布;外韧维管束;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较多的韧皮纤维,呈完整的一环,增加了茎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打破桂花种子休眠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桂花种子成熟后胚有后熟作用,胚乳中可能含有抑制胚萌发的物质,使用赤霉素和3个月的层积处理也不能促使其萌发。将桂花种子进行3个月层积处理后,进行离体培养,培养基中加入0.5 mol/L BA,1.0 mol/L BA 0.5NAA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