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史天治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5):38-40
该文利用对偶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了平面图、连通图及对偶图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纠正了长期以来对于平面图及其同构的错误认识,指出平面图必为连通图,平面图本质上是画在同一平面上的顶点、边、面均不相交的连通图.两个平面图的同构指这两个平面图的顶点、边、面之间均有一一对应关系.面是平面图区别于非平面图的本质特征.同构的平面图的对偶图必同构,事实上,平面图的对偶图是唯一的.任意一个平面图都伴有一个隐图,而该隐图实质上是该平面图的对偶图,该隐图可(根据对偶原理)通过 D-过程画出.平面图与其对偶图互为对偶.显平面图与其隐对偶图合称为相伴对偶图. 相似文献
3.
史天治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该文利用对偶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了平面图、连通图及对偶图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纠正了长期以来对于平面图及其同构的错误认识,指出平面图必为连通图,平面图本质上是画在同一平面上的顶点、边、面均不相交的连通图。两个平面图的同构指这两个平面图的顶点、边、面之间均有一一对应关系。面是平面图区别于非平面图的本质特征。同构的平面图的对偶图必同构,事实上,平面图的对偶图是唯一的。任意一个平面图都伴有一个隐图,而该隐图实质上是该平面图的对偶图,该隐图可(根据对偶原理)通过D—过程画出。平面图与其对偶图互为对偶。显平面图与其隐对偶图合称为相伴对偶图。 相似文献
4.
5.
6.
SHI Tian-zhi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提出和阐明了两个普遍的逻辑规律——代数替换公理与对偶原理.通过这两个规律,极大地简化和统一了布尔代数中的运算规律和运算公式.在布尔代数中,A的非与A的对偶本质上是一回事.对偶本质上是一种对称的关系.一个代数表达式(这里的表达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可以是一个变量,一个常量,一个逻辑函数,一个集合表达式等)的对偶,等于该表达式中的每个元素(如变量、常量、运算符、关系符等,对偶算子除外)分别同时取其对偶,并保持原来的运算次序不变(也即原表达式中的对偶算子和括号位置不变);对于关系表达式而言,原表达式与其对偶表达式必然同时正确或同时错误,这一规律叫做对偶原理. 相似文献
7.
代数替换公理与对偶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天治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7-11
提出和阐明了两个普遍的逻辑规律——代数替换公理与对偶原理.通过这两个规律,极大地简化和统一了布尔代数中的运算规律和运算公式.在布尔代数中,A的非与A的对偶本质上是一回事.对偶本质上是一种对称的关系.一个代数表达式(这里的表达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可以是一个变量,一个常量,一个逻辑函数,一个集合表达式等)的对偶,等于该表达式中的每个元素(如变量、常量、运算符、关系符等,对偶算子除外)分别同时取其对偶,并保持原来的运算次序不变(也即原表达式中的对偶算子和括号位置不变);对于关系表达式而言,原表达式与其对偶表达式必然同时正确或同时错误,这一规律叫做对偶原理. 相似文献
8.
9.
10.
肖高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1(6):51-56
从节点电压KCL方程和回路电流KVL方程出发,探讨了电压模式和电流模式之间的对偶关系,提出了从电压模式电路到电流模式电路的对偶变换方法,并举例说明了这种方法对于设计电流模式电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伴随是范畴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定义涉及多个量且难以理解。介绍了伴随函子的几个等价定义,证明了各个定义的相互等价性.从而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伴随函子的定义.并给出了伴随函子的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一般范畴D构造了新范畴ID和PD,证明了若D是Abel范畴,则存在范畴ID到IopD的忠实函子,且ID也是Abel范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广义的推出和广义的拉回结构,本文主要得到了关于反射及其对偶的一个判别准则,本文还得到其它几个关于反射和余反射范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函子范畴的概念及例子的基础上,证明了拟Abel(正合)范畴的函子范畴仍是Abel(正合)范畴,并给出两个应用. 相似文献
16.
设C是小范畴,则范畴D中的本质(多余)子对象构造出函子范畴DC中相应的本质(多余)子对象。反之,设F,G是函子范畴DC中的两个常值函子,若F是G的一个本质(多余)子对象,则对任意x∈obC,在范畴D中有F(x)是G(x)的一个本质(多余)子对象。 相似文献
17.
18.
孙叔豪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3)
本文从任一给定LocaleA,构造出一个紧正则极不连通Locale J(A),且证明了:(1)A是J(A)的稠子locale当且仅当A是正则极不连通(2)对是范畴Loc到子范畴KREDLOC的函子(3)J是子范畴KREDLOC到范畴EDLOC的包含函子的左伴随函子,(即KREDLOC是范畴EDLOC的可反射子范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范畴角度研究模糊半环上的模糊半模,首先给出了半环上的半模范畴(即R—smod)及模糊半环上的模糊半模范畴(即FR^A-stood)的定义,然后通过反变函子s及共变函子t建立R—stood与FR^A-stood之间的关系,最后证明了FR^A-stood是一个半加法范畴.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