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苏东剧变后,关于“历史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终结”的末世论学说在西方世界盛极一时,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以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在其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率证了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批判精神仍具有现实性和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死亡,从而终结了“马克思主义终结论”。  相似文献   

2.
苏东剧变后,关于"历史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终结"的末世论学说在西方世界盛极一时。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以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在其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论证了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批判精神仍具有现实性和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死亡,从而终结了"马克思主义终结论"。  相似文献   

3.
德里达的幽灵政治学以苏东剧变后的时代现实为背景,以马克思的异质性遗产为阐述主题,以祛除现实政治的苦难为宗旨,架构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体现着特定的伦理意蕴。马克思幽灵内蕴着政治伦理的追求,是复数的亡魂。德里达从马克思幽灵的政治伦理精神中提炼出了正义,作为我们应该秉持的价值法则,并认为追求正义,是我们建构理想生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德里达的文学批评思想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时代和思想背景。德里达既有作为阿尔及利亚籍犹太人的童年经验、法国巴黎“高师”求学经历的外在影响,又可以从胡塞尔、索绪尔、海德格尔的身上找到相应的内在思想资源,最后形成他的文学批评是“延异”哲学,也即“解—建—构”。  相似文献   

5.
李霞 《科技信息》2008,(18):165-165
雅克·德里达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解构理论的创始人,其影响力波及当代几乎所有的人文社科领域。由德里迭所启动的解构主义思想已经化为一种普遍的思想方法,在当代学术研究,特别是在文化研究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德里达以解构主义而著称于世。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潮。他的解构不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而是一种颠覆形而上学的策略解构,具有寄生性、暖昧性、自毁性。它对于我们研究西方传统文化富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将从德里迭解构主义的背景与渊源出发,详尽的阐述德里达的解构思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解构主义翻译观被介绍到中国,国内诸多翻译学者对其的态度极尽赞赏有之,全盘否定有之。它所倡导的理论思想极大的颠覆了传统翻译观,引发了国内翻译界的大讨论。然而其中大部分学术论文是从译者的角度来分析解构主义翻译观。本文试图以读者的角度来谈一谈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7.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具有两歧性,这给人们的理解设置了障碍。对德里达的文本,不同的人能从不同角度作出迥异的解读。这些多元化的解读恰恰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解构思想理论形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德里达打破了学科界限,他的解构思想也呈现出多重性的理论形态。解构思想的理论形态是在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及文本实然样态及其伦理问题的反思、批判中生成和发展的。在文本批判方面,解构的过程是通过对文本进行外在性的解读实现的;在思想批判层面,它的实质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解构;在日常生活批判方面,解构打破保守和等级森严的秩序,使我们能够自由自在地思考与生活。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以后,有关政治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政治合法性无论从其概念还是从合法性基础的获得和整合方面,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问题。统治阶级如果丧失其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就会导致合法性危机。因此,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获得合法性基础和摆脱合法性危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在小说创作中秉持开拓精神空间,建筑精神宫殿的理念,《启蒙时代》就是作者这种理念的践行文本。然而,文本创作中作者的理念追求成了其艺术表达的绊脚石,使得小说不像小说,更像是一篇思想随笔。客观地说,我们不能不说王安忆有思想、有精神追求,但也正因为她颇为自得的文革感思,导致她总是急于表达些什么,让一个很简单的情节故事担负起如此沉重的思想反思,有着难以承受之重。由此也导致其失去了以往冷静细腻的叙事风格和点石化金的艺术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德里达看来,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就是一种异质性的播散,而不是直接继承马克思的原本固有的观点。德里达把批判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本身就包含着相当浓厚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色彩;通过德里达与马克思就批判差异的对比可以看出,他们都把批判精神贯注在自己的哲学中,但二者所批判的对象却有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11.
早年阿多诺在《自然历史观念》中提出自然的历史理念,将自然的静止一面纳入历史建构,反对本体论暗含的同一性归类逻辑。自然包含着两重维度,一为批判维度,自然独立于同一性的主观认知之外,指出启蒙历史内含的统治意识形态属性;二为救赎维度,真理性内容蕴含在自然的潜在性之中。自然的历史理念构成阿多诺《美学理论》的理论预设,自然以历史停滞的面相、被摹仿的方式,实现艺术的批判功能,又由于自然预示的救赎前景直接转变成为彼岸的神学世界,历史的实践性取向被舍弃。  相似文献   

12.
法律正义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法学家的重视,传统的法律的实体正义理论受到后现代主义法学思潮的挑战,他们主张对正义进行支新非理性的解构和重建。坚持法学判断的主体化,程序的微观化。  相似文献   

13.
启蒙就是真正做的思考的独立。雅克.德里达以"解构"入手开创了人类思想的新篇章。他质疑语言学、语言和话语中心主义,强调差异,把自己全部溶入了人类的批判生活。  相似文献   

14.
在哲学领域内统治西方两千多年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即理式)在当代受到许多人不约而同地质疑。解构主义创始人德里达便把解构的利器指向了逻各斯,他从柏拉图扬言语、贬文字的观念入手,颠覆了言语中心、文字边缘的等级秩序,颠覆了先在于言语/文字的“理式”,指出文字是对言语的记录和存档,而言语则是对文字的增补和替代,它们同为思想的外化形式,两者相依共存,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叶燮是清代初期重要诗论家之一,其《原诗》是一部阐述诗歌原理与发展变化的专论。本文拟对叶氏《原诗》中几个重要诗学理论观点的阐释和剖析,肯定叶燮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及其贡献,同时也指出其诗学理论观念上的矛盾、疏漏及其局限,最后得出结论:叶燮诗学理论的核心在于变,即自主创新,而其所云“变又不能背离正”,即自主创新不能违背思想上的儒家道统和诗歌审美上的风雅传统。  相似文献   

16.
雅学史论纲     
作为我国古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尔雅》自汉代问世以后,受到了我国历代语言学家的重视.人们对《尔雅》的研究可以大别为两类:一类是对《尔雅》本身的研究,一类是广续《尔雅》之作.本文通过对其中较为重要的著作的论析,初步勾勒了雅学研究的基本脉络及其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7.
疏不破注仅仅是经学注疏的一般原则。《毛诗正义》对《毛传》《郑笺》常有违逆,一切以实际需要为目的,学派观念并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8.
叶燮是清代初期重要诗论家之一,其《原诗》是一部阐述诗歌原理与发展变化的专论。叶燮诗学理论的核心在于变,即自主创新,而其所云“变又不能背离正”,即自主创新不能违背思想上的儒家道统和审美上的风雅传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的秦地小说家都偏好匪类题材,匪类文学的盛行与地域文化有关。杨争光的匪类小说是一个异数,他走国民性批判的路子,对乡村暴力文化及其后面的民众文化心理给予了细腻的描画和深刻的批判,揭示了民间精神世界偏执、匮乏和荒芜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正义作为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影响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分析柏拉图的正义观入手,论述《理想国》的社会正义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公正,建设和谐政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