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安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安徽地处中部东缘,沿江近海,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安徽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论述了中部崛起战略下安徽经济发展的优势、弱势和面向"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选择.在中部崛起战略下,安徽崛起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布局是西部开发中的一个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根据区域空问不平衡发展的理论模式,西部开发应选择增长极、点--轴开发、网络开发模式.本文从西部基础设施和地理优势等实际出发,提出西部"沿江、沿线、沿边"开发战略,以江河、公路、铁路、边境线为依托形成西部"干"字型经济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3.
安徽长江沿岸港口物流发展评价与空间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T"战略实施,长江开发向纵深推进,沿江港口物流得到迅速发展.安徽长江沿岸主要有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和安庆5个港口,随着安徽沿江经济带的建设,以上5港的物流也得到迅速发展.把长江安徽段的港口群作为一个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刻画该体系内各港口物流发展综合实力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场强理论,通过计算相邻港口物流的断裂点位置探讨了该港口体系港口物流发展的空间竞争格局;并探讨了影响港口物流发展及竞争格局变动的成因机制;最后定性阐述了该港口体系港口物流发展及空间格局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安徽迈入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的宏观发展环境背景和战略性发展机遇.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中游,居于联结东、中、西三大地带的重要地位.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主动与西部开发进行战略与政策对接,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之中,在支持、参与、配合西部大开发中扩大发展空间,是21世纪安徽发展的重要选择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空间功能分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空间上的重大举措,国内学术界正兴起主体功能区的重大理论、方法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安徽沿江正成为快速发展地区。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将安徽巢湖沿江地区的开发空间划分优先开发区域、鼓励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引导开发区域和庐南矿区,为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布局是西部开发中的一个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根据区域空间不平衡发展的理论模式,西部开发应选择增长极、点———轴开发、网络开发模式。本文从西部基础设施和地理优势等实际出发,提出西部"沿江、沿线、沿边"开发战略,以江河、公路、铁路、边境线为依托形成西部"干"字型经济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7.
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是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创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安徽处于"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交汇地带,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要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是安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重要支撑."十三五"以来,安徽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创新人才不断汇聚,创新环境日益优化,为安徽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国际经济技术格局中,安徽产业科技发展面临多目标、多变量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安徽的传统产业增长速度明显趋缓,迫切需要尽快地从产业技术上积极寻找、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我国加入WTO后的3~5年的过渡期内,考虑到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合作趋势、国内经济技术格局和安徽传统产业占绝对优势的发展实际,安徽产业科技的发展仍然需要强化对优势传统产业技术进步的支持与整合.……  相似文献   

9.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安徽迈入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的宏观发展环境背景和战略性发展机遇。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中游,居于联结东、中、西三大地带的重要地位。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主动与西部开发进行战略与政策对接,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之中,在支持、参与、配合西部大开发中扩大发展空间,是21世纪安徽发展的重要选择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加快沿江和跨江开发是长江三角洲城市面向新世纪、谋求新发展、增创新优势的战略举措.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江和跨江开发热潮汹涌,许多城市纷纷成立了沿江开发机构,出台了关于促进沿江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长三角稀土产业概况和产业优势,并通过政府引导、区域分工合作、科研机构联合、上下游产业一体化联动等具体措施来加快推动长三角稀土产业一体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把产业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以期让长三角真正形成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持续发展的实践区和创新驱动的先导区,打造成为中国的"稀土谷".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近20 a来,旅游业持续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现代旅游业正向品牌化竞争发展,品牌成为强化旅游景点差异化的有力手段。岱山湖风景区是合肥地区唯一具备良好度假条件的景区,被誉为合肥的"后花园"。目前景区在发展旅游品牌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牌定位模糊、宣传推广不力等。通过对岱山湖风景区旅游品牌塑造的理论研究,为其塑造旅游品牌提供可行对策,进而提高岱山湖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3.
分析2006~2009年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阐述大连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的优势,剖析大连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速度滞后、内部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较低、市场开放不够、功能尚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提出改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构筑完善的基础设施、创新体制机制、培育集群发展的内在增长引攀、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借助SPSS16.0和EXCEL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洞庭湖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文化生产方面处于湖南省中等及中等偏下水平;文化需求和相关产业方面处于中等及中等偏上水平;外部环境方面处于中等及中等偏下水平;综合发展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为此文章就发展该区文化产业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战略决策:促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壮大文化产业;实施人才科技战略,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链;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突出洞庭湖文化产业特色;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如何实现学科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针对亟需培育和发展壮大的战略新兴产业,构建了优势学科与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组合的“四要素两层次”分析框架.为了进一步探讨优势学科与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组合的内在机理,以超网络作为分析工具,基于资源的视角,对学科与产业的对接组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资源对接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学科与产业的资源对接程度.最后,从资源和能力两个层次,分别提出了基于创新平台的资源整合模式和“网络化”学科群协同创新—服务模式,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高校与产业的合作模式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产业平稳发展的同时,十八大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的海洋发展目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伴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及海洋科技进步而产生发展的,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点。本文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分析为着眼点,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路径,以此为基础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需求条件,最后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丽霞 《山西科技》2010,25(3):22-23,25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工业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状况和应用趋势,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特色产业定义、特征以及西藏地区实际的工业发展状况,构建了西藏地区特色工业选取指标体系。依据这些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选取了“饮料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医药制造业”等6个产业作为西藏地区的特色工业。从合理利用政府宏观调控功能,提高特色产业的成长性;强化特色工业的高原特色与民族特色;注重特色工业的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产业的绿色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黄昶生  郭彦琪 《河南科学》2014,(9):1890-1893
运用因素比较法对黄河三角洲四大临港产业区的竞争力作出评价,明确优势与不足.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思想,为四大临港产业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个性化和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长板效应".基于竞合理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可以在区域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促进整个区域实力的壮大,避免恶性竞争,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宋代陶瓷业空前兴盛的大环境中,作为“广窑”中心的石湾窑得到蓬勃发展,掀起了日用陶生产的第一次高潮,并正式揭开艺术陶生产的大幕。南宋至元,在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石湾加速接受北方陶瓷文化的影响,开始仿烧名窑。始终如一的民窑地位使石湾陶艺扎根于民间文化的沃土之中,开始萌发出巧美与实用结合、民俗化、简括传神、浑朴有味等地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