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灰黄霉素微粒的预膨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均相成核理论分析了超临界CO2快速膨胀法制备灰黄霉素微细颗粒过程中的预膨胀操作。指出在类似于灰黄霉素这样在反常冷凝区进行的RESS过程,预膨胀段的加热不会导致溶质灰黄霉素在预膨胀段提前析出。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流体制备超细微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流体主要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炸药等化学工业领域。着重论述了气体反溶剂法、RESS法、气体饱和溶液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的超临界技术的特点、原理及应用。探讨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中的均相成核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灰黄霉素(GF)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RESS)过程中的过饱和度、溶液的非理想性以及表面张力等因素对均相成核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饱和度越大,形成晶核所需的对比功就越小;表面张力越小,形成晶核所需的对比功就越小。超临界溶液的非理想性对喷嘴内部的过饱和度和成核速率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实验以乙醇为有机溶剂,CO2为反溶剂,利用连续式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四环素超细微粒.研究了操作压力、温度、浓度、喷嘴内径等操作参数对制备的四环素超细微粒形态、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在压力15.0MPa、温度35℃、溶液浓度5mg/mL及喷嘴内径75μm实验条件下可得到较理想的实验结果,制备出的四环素超细微粒平均直径为20~40nm.  相似文献   

5.
灰黄霉素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与沉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灰黄霉素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沉析过程,测定了其溶解度。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灰黄霉素在超临界CO2中处于反常冷凝区;通过超临界流体沉析过程,可获粒度〈5μm的灰黄霉素颗粒,反常冷凝区与正常冷凝区内操作的沉析过程,具有相反的温度影响与相同的压力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均相成核理论分析了超临界CO2 快速膨胀法(RESS)制备灰黄霉素微细颗粒过程中的预膨胀操作。指出在类似于灰黄霉素这样在反常冷凝区进行的RESS过程,预膨胀段的加热不会导致溶质灰黄霉素在预膨胀段提前析出。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连续GAS过程制备对苯二酚超细颗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一套连续的气体抗溶剂实验装置,以对苯二酚-丙酮-二氧化碳物系为研究对象,利用超临界流体抗溶剂过程制备了对苯二酚超细颗粒并将其结果与文献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同时,对不同的溶液浓度和溶液流量对结晶颗粒形貌与尺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流量增大颗粒粒径减小,而溶液浓度增大颗粒粒径增加;溶液流量较大时(12.00L/min),产品颗粒为菱形晶体,溶液流量较小时(2.00L/min),产品颗粒为棒状晶体;溶液浓度对颗粒形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及特点作了介绍,并对萃取剂和夹带剂的作用机理及选择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9.
在超临界CO_2中分别采用乙醇、丙酮、正己烷作夹带剂,并在压力10-30MPa;温度308-318K下测定了联苯、二苯胺和苯甲酸的溶解度。根据溶剂化缔合的观点,用缔合状态方程(AEOS)进行数据处理,取得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动法测定和研究了水杨酸在308K,328K下,100~250MPa范围内,在纯超临界CO2和环己烷、丙酮及乙醇做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实验数据表明三种夹带剂的加入均增大了水杨酸在SC-CO2中的溶解度,其增大幅度依次为环己烷、乙醇和丙酮。文中论述了温度、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对三种夹带剂的“提携”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用Sovova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反应结晶法制备微粉化萘普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应结晶法对萘普生进行微粉化实验研究。系统考察了温度、搅拌速度、盐酸滴加速度、药物浓度和酸溶液体积用量对反应结晶颗粒的形貌和粒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15℃,搅拌速度1500r/nim,盐酸溶液滴加速度0.5mL/min,药物浓度0.02mol/L,盐酸溶液体积10mL,可制得微粉化六边形片状萘普生药物颗粒,且产物的粒度和形貌可控。产品的XRD、IR分析表明结晶过程对产物的晶形与化学性质均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RESS过程中存在着颗粒质量和产量问题,本文分别以超临界CO2作为溶剂在萘的固态和熔融状态下利用RESS过程制备了萘的超细颗粒,研究了萘在固态和熔融态下各种操作变量,如萃取温度和压力、膨胀前温度和喷嘴尺寸等对产品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前温度和萃取压力的作用规律相同,提高膨胀前温度则颗粒变大,提高萃取温度,颗粒尺寸变小;而在熔融状态下反之,在该研究范围内,喷嘴尺寸的熔融态和固态下对颗粒尺寸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添加23种不同的生化单因子及由其组合成的复合生化因子于种子培养液中进行摇瓶培养.甘氨酸等生化单因子对PenicilliumpatulumF-208孢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以甘氨酸+L-组氨酸+L-赖氨酸+嘌呤+L-酪氨酸组成的复合因子的作用更为显著,孢子萌发率由原来的55.5%提高到93.5%.复合生化因子的添加对移种期蛋白酶和淀粉酶的酶活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发酵过程中的上述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RESS过程在微细颗粒包覆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包覆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包覆微细颗粒的影响因素,总结了RESS包覆技术的应用,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利用SAS软件的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南海红树林真菌1403的菌体生长和灰黄霉素生产的培养基进行筛选,所选取的8个相关因素为:pH值、葡萄糖浓度、蛋白胨浓度、酵母膏浓度、MgCl2.6H2O浓度、NaCl浓度、K2HPO4浓度、ZnSO4浓度。结果表明:对菌体生长最显著影响的因素是:葡萄糖浓度(P=0.001 3)和MgCl2.6H2O浓度(P=0.001 5)。对培养液中灰黄霉素的代谢量最显著影响的因素是:葡萄糖浓度(P=0.003 0),NaCl浓度(P=0.002 6),MgCl2.6H2O浓度(P=0.011 0),K2HPO4浓度(P=0.010 7),ZnSO4浓度(P=0.012 1)。此筛选结果为工业发酵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通过溶剂超临界CO2雾化萃取法制得了乙基纤维素微粒.研究了溶液喷口流速、溶液浓度、温度、压力对颗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工艺参数,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控微粒大小,所得微粒平均粒径为0.64~10.83μm.随着温度和溶液浓度的增加,颗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增加;随着压力和溶液喷口流速的增加,颗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减小.  相似文献   

17.
根据真菌18S rDNA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灰黄霉素高产突变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 F208与出发菌株Penicillium griseofulvum 3.5190的18S rRNA进行克隆测序及对比分析,并登录GenBank(序列号为EF608151和EF607282).依据18S rDNA建立的系统进化树表明突变株F208与出发菌株3.5190的遗传距离较远,而与Penicillium urticae亲缘关系最近.出发菌株3.5190与Penicillium commune亲缘关系最近.18SrDNA作为分子标记可有效地鉴别灰黄霉素产生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高产与低产菌株.  相似文献   

18.
生质柴油为重要之可再生能源。本文研究改善液相触媒制程,以降低甲醇与三酸甘油酯间界面阻力,以提生反应速率。实验结果发现,在批式制程中,提高搅拌速率可提升反应速率,然因工厂实际操作恐有困难。以相转移触媒可达增加反应速率与产率效果,但需注意选用之相转移触媒不可在强碱下被破坏。使用共溶剂THF可促进反应速率与产率,为一可行的选择。而连续制程较批式制程有较好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