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主题学研究理论,从主题、母题视角探究民间艺术,是当代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研究的新视域。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宗教艺术有密切联系,是这三种艺术的基础,具有母型性质。民间艺术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母体文化,具有典型的文化矿藏性质。从多维度思考,以主题学视角探讨民间艺术,研究传统民间艺术发展演变的文化路径和真实脉络,是更立体地看待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研究民间艺术相关主题、母题,不仅能丰富中国艺术史学体系,而且更有利于深层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真正做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叶倩 《咸宁学院学报》2012,(12):118-120
高甲戏是福建省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本文主要从《管甫送》的源流、音乐特点、表现形式、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杨家埠木板年画是颇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取材贴近农村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本文探讨了其历史发展渊源、主要艺术特色、传播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森林 《海峡科学》2006,(10):85-86
芗剧是我省五大剧种之一,与台湾歌仔戏同根同源,是闽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芗剧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一带,它独具地方特色,蕴含乡音乡情,是紧密联系海外侨胞的情感纽带。明末清初,郑成功将流行于闽南的“锦歌”等民间艺术带入台湾,与台湾民歌相结合,使清唱与人们表演相结合。清末,歌仔戏在唱腔上得到较大发展。民国初年,由于音乐曲调富有地方特色,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又博采其它剧种的剧目和表演艺术而风靡盛行。  相似文献   

5.
古代农业社会和耕作方式是民间艺术诞生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土壤,两者具有同构关系。农耕社会中的公共活动孕育艺术成分,同时艺术活动也携带了农耕文化因子。民间艺术具有鲜明地自然观念、农业审美思想侵润于艺术表现中,其身体美学则是农民耕作活动中身体习性的艺术呈现。  相似文献   

6.
鲁南泥塑艺术是一朵民间艺术之花,朴实生动,绚丽多彩,题材广泛,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无数的民间工匠在其农闲时节从事生产制作,利用庙会节庆销售,从他们手中诞生了一件又一件生动的泥塑作品。造型夸张而又逼真,简洁艳丽而不粗俗。赋予了中国传统泥塑艺术别具一格的东方神韵。本文通过综合性的泥塑技法叙述,探究鲁南泥塑艺术的鲜明的个性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7.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而且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本文从昆曲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角度分析其内在的哲学思想,从中领略艺术本身的哲学本质,以给各种从事艺术事业者给予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浦城剪纸艺术是闽北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对浦城剪纸的历史源流、发展与现状、制作流程与艺术特色、著名剪纸艺人及其艺术风格进行系统论述,对于人们清晰地认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强化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委内瑞拉不仅以盛产石油闻名于世,它那多彩多姿的舞蹈等民间艺术也颇具特色。委内瑞拉人民在继承、发扬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取欧洲和非洲艺术的某些特点,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风格的艺术。正在北京举行的《委内瑞拉民间艺术摄影展览》可说是该国民间艺术的一个缩影。通过展出的60幅照片,我们可以对他们的民间艺术获得一个粗略的印象。本文拟就他们的民间艺术作一点简单的介绍。魔鬼舞委内瑞拉的魔鬼舞名目繁多,因地而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戴假面具。假面具有的用干葫芦做,有的用纸做。这种  相似文献   

10.
朱剑辉 《科技资讯》2015,13(2):219-220
该文通过欣赏,评述、体验"二十四孝"故事石雕艺术,学生不仅丰富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本民族艺术审美习惯的感知,而且在与现代化、西方化的艺术手段语言交汇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所涵盖的中华民族本土艺术样式的原创魅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