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明以降,耶稣会发现科学及博物与知识系统对明朝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从罗明坚《中华地图集》、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到嘉靖时许论彩绘《九边图》、郑若曾《筹海图编》和冯时《海图》等水系舆图,显示出明人对沿海水系之关注,名儒章潢辑刻《图书编》等图籍是晚明开始的海洋交流和明代学者们了解欧洲科学的互文见证。同时,崇祯十六年教士汤若望编著《火攻挈要》,将欧洲火药武器之学口授于明末学者焦勖,此时火炮战术兵书已为人所知。"水与火"的知识在明清鼎革之险恶环境中为传教士提供了有利条件,西方知识体系在中西交流时期的晚明社会中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607年汉译《几何原本》(前六卷)的问世开启了东西方数学交流的新纪元。《几何原本》是西方公理化数学的典范,而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则完全是一种陌生的"异域文化"。为了帮助中国学者理解《几何原本》的意义和价值,利玛窦写下一篇长长的"导言"《译几何原本引》。在"导言"中,利玛窦阐明"几何之理"有助于"明达物理","几何之用"可为国家建功立业,"几何之学"更关乎社稷安危。在"导言"中,利玛窦充满深情地讲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及其业师"丁先生"的感人故事,从而唤起了明末清初中国学者对《几何原本》的巨大热情。  相似文献   

3.
明末中国学者王徵与传教士邓玉函编译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这部介绍西方机械的专著传入了西方的杠杆力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杠杆平衡计算问题以及杠杆原理在分析简单机械上的应用等。《奇器图说》的杠杆平衡计算问题与明末《算法统宗》的杆秤平衡算题在出题方式、问题种类、算法、复杂程度等方面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4.
"五神"的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包括"神""魂""魄""意""志"。其中,"志"的出现频率仅次于"神",但对于"志"的英译研究非常有限,文章将探讨"志"的英译方法。界定"志"的内涵,分类梳理《黄帝内经》原文中所有涉及"志"的语篇,对比分析三个英语全译本中"情志"类"志"的英译。研究发现,三个译本中存在"志"的误译;同一译本相同含义的"志"译法不统一;三个译本"志"的英译差别大。翻译时应立足原文,保证翻译的准确;在同一译本或不同译本,尽量保持相同含义"志"的译文一致;对"志"的含义相同、句式相近的语篇,保证译文准确、保持译文语篇前后形式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5.
《博物要览》一书自清代中叶以来一直被陶瓷、文玩、矿产、冶金等领域的学者不断征引,但这部被众多学者引用的《博物要览》并非作者谷泰的原本,而是一部经过了重新整理的改编本。这部改编本共12卷,原题《骨董志》,收录于清代李调元所编丛书《函海》中。嘉庆间重刻时挖改书名与作者,易名为《博物要览》。谷泰原作共16卷,仅存抄本,素材多来自《墨池编》、《遵生八笺》、《本草纲目》等书,此外也记载了一些独有的技术与方法,体现着它的价值所在。两种版本的《博物要览》在文字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各具特色,编修水平难分轩轾。二者在后世的流传一显一晦,与其文本的物质形态以及刊刻刷印的频次与数量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元代太史令郭守敬撰有《授时历转神注式》一书,流传过程中析分为《转神选择》、《上中下三历注式》二种,至明末已淹没不传。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藏有一册《转神法式》,此书当是《转神选择》的朝鲜刻本。又通过对序文、各册内容和体例的比较,判定今存明抄本《大统万年历》是明人改换《授时历转神注式》书名、内容而成的,保存了原书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授时历转神注式》是元代官方颁定的注历书,结合出土的授时具注历残片,可以进一步确认该书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熊明遇生当明清鼎革之际“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刻。他的主著《格致草》广被时人以至遗民征引和称颂。作为明末东林党的成员之一,熊氏对耶稣会士抱持开明的态度,并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友谊。正如书名所示,《格致草》的撰作,毫无疑问是继承了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传统。《格致草》当中,具见熊明遇从耶稣会士的译作中节引西学所函盖的多个领域,如天文学及相关科学仪器、气象学、世界地理及绘图、灵魂学说和创世理论。然而,约从清初行禁书之令后,《格致草》一书便销声匿迹,而国人也不复知此书仍存于天壤之间,熊明遇研究西方科学的成果又多被其门人游艺征引;游氏著作《天经或问》传入日本后,当中提及第谷学说和熊明遇的观点,对江户时期的日本天文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八十多年的努力结成丰硕的成果《中国植物志》在经过四代植物分类学家41年(1918—1959)的准备、45年(1959—2004)的编撰后,终于在2004年全部出版完成。《中国植物志》全书共80卷126册,收载了我国高等(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总计5000万字,9080幅图版。它是一部全面  相似文献   

9.
明代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一个最热门的课题,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杰出的研究成果大批涌现,但是,由于以往的研究囿于中文资料的难以全备,故对利玛窦世界地图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文章主要依据新见利玛窦的中文资料,结合根据意大利原文重新翻译的利玛窦回忆录和书信集,对利玛窦肇庆绘制的首幅世界地图的名称、赵可怀《山海舆地图》序言的发现及其价值、吴中明刊刻《山海舆地全图》的时间及两幅小型世界地图的刊刻者为谁等4个问题,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考证,得出了与前贤研究不同的结论,将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Lacerta vivipara Jacquin是爬行纲动物中的一种,隶属于有鳞目、蜥蜴亚目、蜥蜴科、蜥蜴属。但其中文名在不同的动物志或文献资料中却往往不统一,常常造成读者理解上的错误。在季达明等编写的《辽宁动物志》(1987)和赵尔宓等编写的《中国动物志》(1999)中Lacerta vivipara Jacquin中文名为“胎生蜥蜴”;但在赵肯堂等编写的《内蒙古动物志》(2001)中,其中文名为“胎生蜥”。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胎生蜥蜴在我国的分布、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观察》(1983,方俊九等)一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