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甜瓜下胚轴接种在1/4MS固体培养基上能诱导其下端形成不定根.在生根过程中,内源腐胺含量增加了.腐胺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抑制下胚轴中腐胺的合成,也抑制生根.在外加D-精氨酸的同时再添加腐胺提高下胚轴的生根率和根长到对照水平.以上结果表明,腐胺与甜瓜下胚轴生根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2.
将甜瓜下胚轴接种在1/4 MS 固体培养基上能诱导其下端形成不定根。在生根过程中,内源腐胺含量增加了。腐胺合成抑制剂 D-精氨酸抑制下胚轴中腐胺的合成,也抑制生根。在外加 D-精氨酸的同时再添加腐胺提高下胚轴的生根率和根长到对照水平。以上结果表明,腐胺与甜瓜下胚轴生根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3.
外源激素诱导甜瓜下胚轴愈伤组织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2MS的基本培养基中附加2,4-D1.0毫克/升、6-BA2.0毫克/升或2,4-D 0.1毫克/升和6-BA1.0毫克/升,都能诱导甜瓜下胚轴发生意伤组织。但是,不同激素作用下,甜瓜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起源不同。2,4-D诱导维管束中薄壁细胞和紧靠维管束的一圈皮层细胞启动。6-BA诱导维管束中发生形成层以及诱导皮层细胞启动。不仅如此,2,4-D和6-BA对甜瓜下胚轴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也明显不同。在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的分析中发现附加6-BA时,形成的愈伤组织存在着特有的酶带。  相似文献   

4.
在1/2MS的基本培养基中附加2,4-D1.0毫克/升、6-BA2.0毫克/升或2,4-D0.1毫克/升和6-BA1.0毫克/升,都能诱导甜瓜下胚轴发生愈伤组织。但是,不同激素作用下,甜瓜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起源不同。2,4-D诱导维管束中薄壁细胞和紧靠维管束的一圈皮层细胞启动。6-BA诱导维管束中发生形成层以及诱导皮层细胞启动。不仅如此,2,4-D和6-BA对甜瓜下胚轴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也明显不同。在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的分析中发现附加6-BA时,形成的愈伤组织存在着特有的酶带。  相似文献   

5.
甜瓜下胚轴极性生根机理的研究 Ⅱ外源吲哚乙酸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Cucumis melon L.)下胚轴在正常情况下因形态学下端的内源IAA含量高于形态学上端的而表现为极性生根.附加外源IAA 2.0mg/L可使倒插于培养基中原来不能生根的形态学上端也能生根.倒插时,生根的下胚轴形态学上端内源IAA含量明显升高.因此甜瓜下胚轴形态学上下端生根与否,决定于两端IAA的含量的相对差异.  相似文献   

6.
甜瓜(Gucumis melon L.)下胚轴在正常情况下因形态学下端的内源 IAA 含量高于形态学上端的而表现为极性生根。附加外源 IAA 2.0 mg/L 可使倒插于培养基中原来不能生根的形态学上端也能生根。倒插时,生根的下胚轴形态学上端内源 IAA 含量明显升高。因此甜瓜下胚轴形态学上下端生根与否,决定于两端 IAA 的含量的相对差异。  相似文献   

7.
去除苗端的甜瓜下胚轴在1/4 MS培养基上表现了极性生根现象,也就是只有甜瓜下胚轴的形态学下端生根。分析下胚轴培养前、后形态学上下两端中内源吲哚乙酸(IAA)的含量表明形态学下部中的内源吲哚乙酸含量高于形态学上部的。造成IAA含量差异的原因并非吲哚乙酸的极性运输,而是两部份的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不同。酶的活性是上部强而下部弱,造成了吲哚乙酸的含量上部少而下部多。因而,出现了甜瓜下胚轴的极性生根。  相似文献   

8.
9.
去除苗端的甜瓜下胚轴在1/4MS培养基上表现了极性生根现象,也就是只有甜瓜下胚轴的形态学下端生根.分析下胚轴培养前、后形态学上下两端中内源吲哚乙酸(IAA)的含量表明形态学下部中的内源吲哚乙酸含量高于形态学上部的.造成IAA含量差异的原因并非吲哚乙酸的极性运输,而是两部份的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不同.酶的活性是上部强而下部弱,造成了吲哚乙酸的含量上部少而下部多.因而,出现了甜瓜下胚轴的极性生根.  相似文献   

10.
绿豆下胚轴原生质体的培养陈汝民,龙程,王小菁(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广州510631)关键词绿豆下胚轴;原生质体;B5P1培养基;愈伤组织中图分类号Q944.46豆科植物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1980年高国输等人首先从豆科植物首清的叶片中分离和...  相似文献   

11.
毛酸浆下胚轴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酸浆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mg/L+NAA 0.2mg/L,愈伤组织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mg/+IAA 0.2mg/L,不定芽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1mg/L或MS+IBA 0.1mg/L.研究结果为毛酸浆的规模化生产、种质资源的保存和遗传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黑芝麻下胚轴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芝3号黑芝麻(Sesamum indicumDC)无菌苗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0mg/L6-BA与(0.1mg/L,0.2 mg/L,0.3 mg/L,0.4 mg/L,0.5 mg/L)以及NAA(0.5 mg/L,1.0 mg/L,1.5 mg/L,2.0 mg/L),共9种组合;生根培养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NAA(0.1 mg/L,0.3 mg/L,0.5 mg/L)以及0.1 mg/LNAA和0.1 mg/LIAA,共4种组合,旨在此培养基上诱导黑芝麻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在MS+2.0 mg/L 6-BA+0.2 mg/L IAA培养基上的再生诱导率最高,可达81.8%,并且可使部分下胚轴切段形态学上端形成芽;在1/2MS+0.1mg/L NAA培养基上,再生苗的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优化胡萝卜下胚轴转化体系,为胡萝卜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一个简便而快捷的方法;【方法】以胡萝卜下胚轴为外植体,对农杆菌介导的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1)将MS培养基的有机成分进行调整配制成基本培养基MST,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但不利于苗的分化与再生培养;2)农杆菌侵染外植体的时间为15 min,共培养时间为50 h,获得抗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达78%;3)羧苄青霉素的浓度从愈伤组织诱导阶段的500 mg/L下降到苗再生阶段的100 mg/L时,提高抗性苗再生率到88%;【结论】通过体系的优化,极大的提高了胡萝卜下胚轴的转化效率,为胡萝卜基因工程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4.
S- 3307 对绿豆下胚轴生根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10 - 6~ - 4mol/L浓度范围内 ,随S - 330 7浓度升高 ,对绿豆下胚轴切段生根的促进作用加大 ,根干重增加 ,对上胚轴伸长的抑制作用增强 .10 - 7mol/L的S - 330 7与 10 - 4mol/LIBA混合处理 ,生根效果比二者单独处理更好 ;IBA和S - 330 7处理先后不同 ,发根数不同 ,IBA先处理、S -330 7后处理的生根数 ,比S - 330 7先处理、IBA后处理的多 ,也比两者混合处理的效果要  相似文献   

15.
16.
碱蓬下胚轴试管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碱蓬[Suaeda glanca (Bunge) Bunge]幼苗的下胚轴接种在MS加不同浓度NAA、2,4-D、6-BA和IAA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为94.64%-100%。愈伤组织转移到以6-BA为主的分化培养基上,不定芽分化频率为25.25%-60%。不定芽转入IBA生根培养基后,10d左右生根,得到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7.
以芥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幼苗下胚轴为材料,探讨热驯和高温胁迫对其下胚轴生长量、抗坏血酸(AsA)、丙二醛(MDA)、相对含水量(RWC)和细胞膜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幼苗下胚轴的生长量、RWC和AsA含量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热驯能适当提高下胚轴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金鱼草下胚轴为外植体,培养于附加不同激素浓度组合MS固体培养基上.其外植体对激素的反应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附加2,4-D培养基上,下胚轴可诱导形成淡基色愈伤组织,但不易分化;培养于附加BA培养基上,外植体可诱导产生丛生不定芽.将不定芽转移至附加NAA培养基上,可诱导根的形成.细胞学观察证实下胚轴不定芽的发生起源于表皮细胞  相似文献   

19.
辣椒子叶和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8个辣椒品种的子叶和下胚轴接种在附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经过芽诱导、芽伸长、生根、移栽入盆四个阶段,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实验结果显示:6—8d的苗龄最佳,子叶的分化率高于下胚轴,培养基中添加AgNO3明显促进外植体的分化,GA3是芽伸长的关键因子,IBA的生根效果要好于无激素MS培养基.通过这一过程,建立起一个基于最佳激素组合的高效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绿豆下胚轴再生愈伤组织效率为评价指标 ,对TDZ、4Pu 30、6 BA ,3种激素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TDZ、4Pu 30的细胞分裂素活性比 6 BA高 10 0倍 ,而在TDZ和 4Pu 30中 ,以TDZ的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