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很久以前,池塘边住着七只瞎老鼠。七只瞎老鼠像往常一样出去溜达,吸吸清新的空气,闻闻鲜花的清香,吮吸提神的露水。这时,一个奇怪的庞然大物突然降临,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他们心中一惊:莫非是什么天外来物?他们越想越可怕,急忙连滚带爬地回到了家。那只全身泛着淡紫色光芒的鼠老大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连忙召开会议:"我个人觉得务必要打探清楚那个庞然大物,否则弄得我们鼠  相似文献   

2.
3.
聪明鼠     
《少儿科技》2008,(7):43-43
科学家利用转基因的方法,将NR2B基因转入小鼠的胚胎中,催生了一只不同寻常的小老鼠——"聪明鼠",它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大大强于普通鼠。  相似文献   

4.
热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经越来越普及了,有些家庭甚至还拥有了几台电脑。电脑的使用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但是,冬天使用电脑时,两手因长时间暴露在外,且  相似文献   

5.
上吊鼠     
在我国东北小兴安岭林区,有一种深灰色的鼠。这种鼠一到秋天,就成群结队地到山下田野里偷粮食,然后藏在洞里分类保管。如果把它们的藏粮洞毁坏,将  相似文献   

6.
豹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500米的针叶林、桦树林的生境中,生存着一种体长约115毫米,全身灰褐色,背中央有明显黑色条纹,两侧具有相间排列的浅黄色纵纹,颈,腹部及四肢内侧为灰黄色的小动物。它就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宣布的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鼠。豹鼠(Tamiops swinhori)在动物分类学中隶属于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松鼠属。全世界的松鼠科动物约有46属、246种,其中松鼠属有26种。我国松鼠属有10余种,计有灰鼠、红腹松鼠、  相似文献   

7.
警鼠     
美国有一种毕业于"老鼠学校"的"警鼠"。人们对警鼠进行系统训练,让其在轮船、汽车、飞机上执行任务。它能钻进警犬钻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2017,(4)
正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很多动物演化出了特别的繁殖策略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对于数量众多的鼠来说,什么影响了它们的繁殖策略?是自然界的光周期,还是全球变暖的气候因素,抑或是实际的水热和食物供给条件?鼠作为陆生哺乳动物的一大类群,其物种数占现有哺乳动物的42%。对鼠来说,天算(自然界的光周期变化是其繁殖的信号)保证  相似文献   

9.
富翁钢琴鼠     
汤汤 《少儿科技》2008,(3):15-16
(三)丁冬丁冬",钢琴鼠在琴键上跃动。"嘻嘻嘻嘻",丫丫趴在地板上一会儿画画,一会儿玩电动火车。楼下听得满心欢喜的爸爸,悄悄上来推开了门,他忍不住想亲亲刻苦练琴的女儿。门一开,他惊呆了。丫丫和钢琴鼠也惊呆了。"  相似文献   

10.
富翁钢琴鼠     
汤汤 《少儿科技》2008,(4):16-17
(四)钢琴鼠仓皇逃窜,跳进一口窨井,才算保住了身家性命。窨井里臭气熏天,钢琴鼠浑身发抖,沮丧万分。他觉得自己的梦想像泡泡一样飘远了,爆炸了。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丝染毒素C(MMC)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的增加,SCE频率和微核率亦相应增加,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721及r=0.9793D.本研究对于MMC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究金匮肾气丸对环磷酰胺造模小鼠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小白鼠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小鼠给予1.2g/kgb.w.剂量的金匮肾气丸进行灌胃,1次/d;在治疗的第7d,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给予50 mg/kg b.w.剂量环磷酰胺进行腹腔注射,1次/w,连续用药35 d。实验结束后对所有小鼠称重并采集血液进行血细胞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体重、中性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P 0.05),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增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在治疗结束后,小鼠的体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总数、血小板压积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总数显著降低(P 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有效改善环磷酰胺导致小鼠血常规,对肿瘤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金匮肾气丸防治环磷酰胺毒副作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对松针提取液抗突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腹注和灌喂两种给药方式,研究了松针提取液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率的影响,以观察松针提取液的抗突变效应以及给药途径对抗突变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松针提取液的二种不同给药方式对环磷酰胺的致突变性均有抑制作用,使微核率显著下降,与环磷酰胺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1),但松针提取液抗突变效应并非剂量越大,效果越佳,只有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才能显示出最佳抗突变效应。亦即剂量与微核率只有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42(p<0.05)及r=—0.9782(p<0.05)。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松针提取液的抗突变效应,经x2检验无显著影响(x2=4.370,xh=7.815,x2<xZ。。),实验结果还提示,松针提取液在低剂量时不呈现致突变效应,但灌喂或腹注达一定剂量时却有一定的致突变性,因此在利用松针提取液进行肿瘤防治时,选择适当剂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鲜皮乙醇提取物(AEDP)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照射对照组(IC)、AEDP低剂量(300 mg/kg)照射组(LI)、AEDP高剂量(600 mg/kg)照射组(HI)、AEDP低剂量(300 mg/kg)组(LD)、AEDP高剂量(600 mg/kg)组(HD),共6组,测定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血清中铁含量.结果与照射对照组比较,AEDP高、低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铁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AEDP可有效缓解辐射对造血系统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UDCA)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200mg/kg)、熊去氧胆酸低剂量组(UDCA-L(30mg/kg)),熊去氧胆酸中剂量组(UDCA-M(60 mg/kg))、熊去氧胆酸高剂量组(UDCA-H(120 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灌胃给药,1次/d,连续10 d,灌胃容积为0.2 mL/10g。每日灌胃给药30 min后,除正常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的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灌胃35度二锅头白酒16 m L/kg,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0 d后,观察小鼠肝脏、脾脏系数、检测血清ALT、AST,肝组织SOD、GSH、MDA、NO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病理变化。结果 UDCA各剂量组均可降低小鼠脾脏系数和血清ALT、AST活性,升高肝组织SOD、GSH活性,并降低肝组织MDA和NO含量(P 0.05或P0.01)。结论 UDCA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甲基杀虫脒盐酸盐作为一种化学诱变物具有一定致突变性。本研究设计中突变的最低剂量组1/50LD50=4.48mg/kg体重,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出现率中,与对照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因此,无作用剂量组应低于4.5mg/kg体重。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在1/5LD50与阴性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染色体畸变的无作用剂量在8.95~44.76mg/kg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家兔肝脏、骨髓和阑尾中的B细胞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家兔的胚肝可能是B细胞最早发生和分化的场所,可能具有与鸟类法氏囊类似的功能.家兔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逐渐发育形成,与鸟类法氏囊滤泡髓质部的形成不同,因此,阑尾可能不是B细胞的最早来源部位,而是外周淋巴器官.  相似文献   

19.
探究桂附地黄丸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24只雌性的昆明种小白鼠分为对照组(CT)、模型组(CTX)和给药组(GDT)。按照1.82 g/kg·d体重剂量给GDT小鼠灌胃桂附地黄丸悬液;在灌胃的第12 d,将环磷酰胺按照50 mg/kg·d体重剂量给CTX和GDT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连续注射3 d。最后一次用药12 h后,称重后采集血液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CT相比,CTX小鼠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血小板分布宽度、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 <0.05),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 <0.05);与CTX相比,GDT小鼠单核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肌酐含量显著提升(P <0.05),淋巴细胞百分比、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下降(P<0.05)。因此,桂附地黄丸可以有效改善环磷酰胺引起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0.
探讨马尾松花粉硫酸酯化多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通过高糖高脂饲料联合35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成模.成模后将小鼠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200 mg/kg·d PPM60组、200 mg/kg·d SPPM60组、200 mg/kg·d二甲双胍组),口服治疗4周.第4周末检测体重、血糖、胰岛素水平、口服糖耐量测试、胰岛素敏感指数等,组织学分析各组小鼠胰岛形态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和糖耐量水平受到损坏.与空白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胰岛形态受损明显.经PPM60治疗后高血糖症得到改善(P<0.05),但是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变化差异性不显著.经SPPM60和二甲双胍治疗后高血糖症(P<0.01)、高胰岛素血症(P<0.01)以及胰岛素敏感性(P<0.01)得到改善,胰岛形态受损情况得到一定恢复.SPPM60组与PPM60组相比,各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