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铁凝一直自我定位于"第三性"写作,可是读罢她的大多数小说之后,却发现了她不同的小说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女性生存模式--模仿.这种模仿与生存处境的弱势有关,模仿中的焦虑与性别弱势有关.铁凝的"第三性"声明是作家刻意的性别遮蔽.  相似文献   

2.
铁凝一直自我定位于“第三性”写作,可是读罢她的大多数小说之后,却发现了她不同的小说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女性生存模式——模仿。这种模仿与生存处境的弱势有关,模仿中的焦虑与性别弱势有关。铁凝的“第三性”声明是作家刻意的性别遮蔽。  相似文献   

3.
《帕梅拉》是18世纪英国男作家理查森的代表作,《亚当·贝德》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两部小说中的叙述者都采取了与作者不同的性别来叙事,但两位作家的性别意识都通过对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反映出来。本文采用女性主义文体学方法,分析《帕梅拉》塑造天使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权观念以及《亚当·贝德》塑造平凡女性形象背后的女性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代文论中跨文化研究的全面展开和女权主义批评的方兴未艾,性别诗学的建构如今也已受到理论界的关注.但诸如究竟如何认识其学科形态、怎样把握其问题意识,迄今仍不清晰.现以"女人与小说"这一传统话题作为案例,通过对女性与现代小说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考察,以及对女性与小说创作的内在诗性关系的具体梳理,为这一诗学视野的建构提供一种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湘西世界"是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形式的再现,其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描写基本上都是原生态文化视界下的.这些女性人物在表面上看是一个被动的、处于受动状态的角色,似乎存在着主体意识的缺失,但是她们大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她们内心的女性主体性别意识尤其强烈.作家笔下的女性,纯净多情,诡异变态,不拘礼教,无论是混沌初开的少女,还是历经生活磨练的妇女,她们都有非常鲜明自觉的主体"性别"意识,这种意识的觉醒,使这些女性历经磨难又充满传奇,突显原生态人"性",散发着强大生命原力.  相似文献   

6.
对人生和爱情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是张洁小说的重要内容和主题.张洁有关爱情问题的小说创作显现出独到的特色.归纳起来有三个特点,即老男少妇婚恋模式、男女性别对抗意识和知识女性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给社会空间和文化领域带来了变化。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及思想意识的觉醒,女性开始在网络空间寻找独立的生存之地,并打破空间领域的“公”“私”分界和性别偏见,创造“进”可跨入公共空间、“退”可回归“自己房间”的阈限空间,由此女性从“卧室”走向“第三空间”,拥有了表达自我、言说欲望的场域。同时,网络女性小说在创作主体鲜明的性别意识下彰显着女性写作的力量与魅力,在资本积累与权力争夺中不断发展,实现了女性在网络空间的话语赋权与主体建构的目的。网络女性小说在空间活动、话语言说、资本积累、性别认同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反叛与变革意味。  相似文献   

8.
无论中西,女性在小说创作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但很少有学者提及,中国女性曾长期习染诗词创作,不像西方女性那样相对缺乏抒情文学写作经验,中西女性小说兴起的条件、状态、意义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比其中异同,不仅是小说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女性文学研究和跨国别、跨语际的性别诗学研究而言,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合作化小说叙事中有两类女性人物形象非常特别:一类是有着“男性化”倾向的女模范、“女英雄”形象;一类是对农民“新人”大胆、主动追求的觉醒了的女性形象.作家在塑造这两类女性主人公形象时运用了独特的性别修辞手法,将其纳入到革命政治这一宏大叙事之中.然而,这些女性主人公形象在革命政治的积极参与中获得了合法身份的同时,又失去了其“自我主体性”,成为了符码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性别与写作的关系也随之受到关注.从这一关系入手,梳理诸如"边缘叙事"、"身体写作"、"女性小说"等概念,可以为边缘诗学的建构提供一个视点.  相似文献   

11.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为我们呈示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莎菲型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反叛与抗争、对自由的渴望与追寻是她们的精神内核。她们共同造就了丁玲小说的创作成就,并以自身的个性特征给丁玲小说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新感觉派之一员 ,其创作既根植于日本文学传统美的世界里 ,又借用西方文学中现代主义的意识流等多种表现手法 ,开拓了自己的文学新路。纵观其小说创作 ,具有阴柔之美 ,刷新文学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 ,情境小说 ,自然的人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性别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新颖而有意义的文学阐释方式。尝试运用性别批评的方法对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一些典范爱情题材作品予以解读,探究这些小说中包蕴的性别内涵并予以反思。  相似文献   

14.
骈体小说属于文言小说的一个子类,具有情感化、主观化的叙事特征。它的文体特征可以归纳为:徐缓迂回的叙事节奏和阴柔丈风;重视情感渗入,具有浓郁的抒情特征;注重藻饰,语句绮丽;骈散相间、具有张力之美;历史文化意象和当下意象并存,营造了意蕴深厚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程小青有关中国侦探小说“性别题材”的论述,上承儒家正统文化的性别观,下接“问题小说”的“题材热”,揭示了中国侦探小说与正统文学之间存在着的相互贯通关系。程小青对中国侦探小说的定位,立足于侦探小说创作实践与批评标准之间的张力,有助于中国侦探小说的研究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文学史上,以女性之美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以及诗歌层出不穷。美国浪漫主义运动代表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大部分主题不仅歌颂女性之美,更用美女的死亡表达自身对女性最真挚的爱。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层次理论分析爱伦·坡的诗歌《致海伦》中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可拓宽后现代读者对本首诗歌的审美视野。  相似文献   

17.
明清之际的作品大多表现出对名节的追求,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此时兴起的女性弹词作品与时代风尚紧密相连,女性心理、女子追求在作品中有充分表现.第一部由女性创作的弹词小说《玉钏缘》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当代台湾女性文学从20世纪50年代发轫到90年代末的繁荣,呈现出曲线发展的轨迹。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新女性文学、政治文学与色情文学出现台湾文坛,曲线轨道的中轴是女性文学的审美嬗变。从对传统女性美学的继承到对性别社会的审美反叛、再从对传统审美的解构到对女性美学的再度重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女性文学发展的明显线索,更能看到女性成为"人本体"和女性话语衍进的艰难历程。台湾女性文学的审美嬗变,对当代文学美学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考向度。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可以说是自然流露于小说文本之中.她通过塑造肢体残废和精神疾患两种类型的男性以及压抑焦虑、缄默无助的女性来达到男性的放逐与女性的迷失的文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学”又称“通俗文学”,是比“高雅文学”更具商品化意义的种类。日本大众文学开始于20世纪初,在30年代得到定位。战后,由于“中间小说”的发展,日本大众文学越发难以界定。进入90年代后,日本大众文学除了具有时代特征外,历史题材、海外题材、移民题材等也被纳入其创作范畴。推理小说、情感小说、风俗小说等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日本大众文学的多样性。国际化、求异化、商品化越发成为当今日本大众文学创作和发展的一种趋势和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