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选取了9个低成本IMU正四面体斜交配置和同轴正交配置两种方案来搭建系统,计算和仿真两种配置下导航系统的可靠度和故障诊断能力。分析可知,斜交配置方式的可靠度和重构方式数量明显优于正交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实测材料参数,分别利用规范所述方法和曲线积分法计算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使用规范方法计算时材料参数取设计值、将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等效为矩形。积分法则是根据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模型,基于曲线积分,推导出计算公式。将两种计算方法与试验实测结果对比发现:按规范计算出的结果偏于保守,若取用实测强度,则更贴近实际情况;材料参数取实测强度后,两种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高。  相似文献   

3.
<正>常规水准测量方法有几何水准和三角高程测量。几何水准方法以其高精度在水准方法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对于地形起伏变化地区来说,几何水准方法的作业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三角高程测量以其受地形起伏变化影响小,方便灵活的特性也被广泛用于各类水准测量工作中,但其受垂直角误差和量取觇标高误差影响较大。GPS-RTK测量以其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的优势被广  相似文献   

4.
随着钢-混组合梁桥的快速发展,组合梁桥面连续构造开裂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现有的桥面连续抗裂措施大多针对混凝土桥,且实际工程中的配筋缺乏计算分析。因此,研究提出了将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应用于钢-混组合梁桥面连续构造的抗裂设计。根据该技术的作用机理,推导出梁端变形作用下桥面连续构造内力及顶部受拉钢筋应力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各类荷载工况下考虑桥面连续影响的梁端变形值。为验证理论方法的准确性,以广州市某座两跨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为依托,将桥面连续顶部受拉钢筋应力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及有限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良好。最后,以该理论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抗拔不抗剪栓钉的布置范围及桥面连续配筋率作了参数分析,其结论可为带抗拔不抗剪栓钉的钢-混组合梁桥面连续构造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 推广竖叶型品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发展方向。竖叶型品种比起传统的平展叶型品种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1)叶片上冲,透光性好,适宜密植,亩密度可达5000株左右,比平展叶型高2000株左右。(2)根系发达,耐水耐肥,较抗倒伏。(3)高产优质。一般产量1000—1200斤,而展叶型品种产量600—800斤。近年来,竖叶型品种在豫东南地区得到普遍推广,但由于受传统栽培观念的影响,没有采取相应高产栽培措施,致使玉米产量低而不稳。据大量的研究示范结果证明,要种好竖叶型夏玉门必须抓住以下五个关键环节。一、采用对路品种竖叶型玉米品种很多。实践证明:掖单12、掖单13是本区较适宜的两个品种。该品种具如下两个特点:(1)这两个品种属中熟晚熟品种,生育期  相似文献   

6.
李水红  魏志刚 《河南科技》2013,(19):154-155
本文对工作基点两次观测变化量按时间间隔进行均匀内插,计算出监测点每次周期观测时刻工作基点的理论新高程,然后以此新高程为基准,重新平差计算,计算出监测点此时刻的最新高程,进而与其基准高程(起始高程或参考基准)进行比较,计算出此时刻监测点的实际总沉降变形量。由于监测网复测时间间隔较长,两次所测出来的区域沉降量从根本上无法判断其沉降的准确时间点,因此只能以均匀速率沉降来进行区域沉降量的剔除计算。通过某高速铁路线路专项区域沉降监测的实例数据,说明如何消除区域沉降量对线下工程自身沉降变形影响的可行性,进而确立区域沉降段无砟轨道铺设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7.
通过图示,介绍了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坐标计算方法及线型的通用表示方法,并使用通用符号,通过编程简化计算过程,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蚂蚁河1号大桥连续箱梁转体结构处在竖曲线上,高程控制难度较大,传统的施工工艺很难精确控制任意点位的高程。而BIM技术与施工测量的集成大大降低了高程控制的难度,提高了施工精度,缩短了工期。本文以简化施工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原则,利用BIM模型提取全桥任意位置的标高,使用水准仪进行实地验证,并得出误差分析与可行性报告。  相似文献   

9.
斜交箱涵顶进技术已经越来越多被应用于我国的立体工程,以便满足工程建设的各项要求。斜交箱涵顶进技术与平时所采用的正交方式不同,不仅在顶进过程中的受力不对称,箱涵自身定位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在粘砂结构土壤环境下的顶进工程,箱涵所受各种因素影响更为复杂,对工程总体布置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本文以南水北调工程中常见的中小型斜交箱涵顶进工程为例,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0 引言 两曲面立体相交时,相贯线的求作方法是画法几何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难点。由于相贯线的形状随着参与相贯的立体的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的不同而千变万化,因此求作方法也各不相同,本文就圆柱与圆锥斜交时相贯线的求作方法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IFS相关理论和空间填充曲线的性质生成Hilbert曲线,找到生成递归空间填充曲线(RSFC)的一般方法,并将生成元图形从2×2网格扩充到3×3网格,在此理论之上生成了几种常见的空间填充曲线.  相似文献   

12.
以苯并噻二唑分子为母体,用石墨烯纳米带增长共轭π桥,设计了五个系列的衍生物。研究了共轭1T桥的不同增长方式、长度和不同形状对分子的电子结构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分子的非线性极化率的常用对数与共轭链长存在一定的线性定量关系;共轭链长对含苯并噻二唑直线型共轭竹桥的分子的极化率比D—GNR—A分子和角型共轭π桥的分子的极化率影响程度大;部分目标分子的一阶极化率α与△E-1、二阶极化率β与α·△E-1、三阶极化率γ与α·AE吨和与β·AEq都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类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运用特征函数法和比较系数法,得到了方程特解的显式表达.当方程非齐次项μ^kPm(k)中多项式Pm(k)=A(A为非零常数)时,可采用特征函数法得到方程的一个公式化特解;当Pm(k)=dmk^m+dm-1k^m-1+…+d0(d0≠0)时,可采用比较系数法来得到方程的一个特解.该方法简单易行,特解形式直观,避免了以前方法计算量过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猪肚菇多糖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本文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猪肚菇粗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确定鲜品干燥预处理温度为50℃,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在料液比(g:mL)为1:30,功率为520W的微波下辐射20min,并于80℃水浴下浸提时间2h后获得最大的多糖得率为13.63%.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设计法获得了3%硝酸溶液中锌复合缓蚀剂中各单组分缓蚀剂的最佳比例,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测定了电阻、电容及表面覆盖度等重要参数.通过DF-T-B3LYP/3-21g高斯软件计算相关的量子化学参数,并解释分析其与缓蚀效率的关系及各组分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HCl介质和90℃加热10min的条件下,罗丹明B(Rhod.B)与四苯硼化钠(NaB(C6H6)4)作用生成的[Rhod.B]^+.[B(C6H6)4]^-离子缔合物能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Rhod.B]+.[B(C6H6)4]被H2O2氧化而发生荧光猝灭,Mo(VI)能催化H2O2氧化[Rhod.B]+.[B(C6H6)4]的反应,导致其荧光剧烈猝灭,且△F与Mo(VI)含量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催化H2O2氧化[Rhod.B]+.[B(C6H6)4]离子缔合物荧光法测定痕量钼的新方法.本法的线性范围为4.00~400(pg/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F=67.27.+0.3243 CMo(VI)(pg/L),n=6,相关系数r=0.9981,检出限(LD)为0.92pg/L.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Mo(VI)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探讨了离子缔合物荧光法定痕量钼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福建漳浦六鳌海岸沙丘剖面(CD2)粒度特征成因分析,阐明了该剖面沉积具有典型海岸风成砂特点,其粒度参数记录了海岸带风力作用的变化.根据海岸变迁历史分析,并以敏感组分粒级含量变化曲线与国内外具有精确时标的气候曲线进行对比,初步建立了所研究剖面的年代学标尺.在此基础上,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提取敏感粒度组分,作为海岸带风力作用强度变化的替代指标,建立了约300年来福建东南沿海气候环境演变序列.结果显示:1)1690-1790年,冬季风较强,总体呈现缓慢减弱的趋势,气候表现为冷干的特点;2)1790-1900年,冬季风不断减弱,气候表现为暖湿的特征;3)1900-1960年,冬季风快速增强,显示快速增温的气候特点.通过与甘肃万象洞石笋δ^18O曲线振幅和波动特点细节对比,CD2剖面海岸风沙沉积记录的小冰期以来的气候不稳定性更为突出,这或许表明,我国南亚热带季风边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平约束图为星图的具有曼哈顿模型的通道布线,提出了一个依据图论模型的最优轨道高度布线算法.该算法根据通道上结点的水平约束图和垂直约束图特点,依次安排好每一个结点的布线轨道,进而通过通孔可以把所有的结点在2层轨道上布线完成.通过计算分析,该算法能够达到最优的布线高度.  相似文献   

19.
用tanh方法求出了(3+1)维Kadomtsev-petviashvili(KP)方程和Higher-order Kdv-like方程的行波解.同时和其它方法相比较,展示了tanh方法求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时的简洁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通过RBF神经网络方法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评价泥页岩TOC和S1的可行性.利用RBF神经网络法和ΔlgR法对L69井TOC做测井评价并进行对比,二者建模结果中实测值与计算值R2分别为0.73和0.7,前者略优于后者,当声波或电阻曲线与TOC为非线性关系时表现尤为突出;利用RBF神经网络法对L69井S1进行测井评价,其建模结果中实测值与计算值R2为0.73,精度较高,成功实现了对泥页岩中S1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法对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包括含油非均质性)的测井评价可行性和模型精度均较高,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