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针对提高企业软件过程管理的需要,设计了一种企业软件过程与质量管理平台.采用三层模式结构设计出了平台系统架构,采取组件化的设计方式,在同一组件模块中进行纵向分层子模块设计,不同层子模块之间以及同层子模块之间通过规范的接口交互信息.根据平台的应用需求,采用了协同式方法,将平台分解成了企业软件过程管理子系统、企业软件过程资源库及过程改进子系统和企业软件质量评价及决策支持子系统,并对3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了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2.
软件过程模型是软件开发的重要依据,是保证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的关键.然而,传统的过程模型已不在适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开发.本文在分析面向对象软件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Fountain模型的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3.
结合系统工程、管理学原理、质量管理和过程管理等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质量管理模式——绩优软件质量管理模型.该模型与软件产品相结合,具有无形资产的特性,能不断地对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对软件产品开发全过程中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进行明确的指导和控制,为生产高质量软件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测试用例的生成是软件测试的关键和难点.文中应用范畴划分测试方法产生测试框架,并引入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构造线性规划模型来实例化测试框架,并且较好地解决了测试框架是否可行的判断问题.同时结合票据计算的例子,探讨了从Z规格说明推导出测试用例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中的成本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程成本估算问题,提出了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中影响成本估算准确性的若干因素,并对针对影响成本估算的因素,结合问题分解方式,提出相应的成本估算策略和估算方法。文中最后给出一个面向对象的软件的估算实例。  相似文献   

6.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协调及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践中,人们往往把控制理解为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实际上,控制工作不仅局限于实施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综合管理工作。项目控制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实施的监督和检查其受控后的动态效应,及时发现其控制偏差,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不断改善其控制状态,最终实现系统目标。其过程为,根据系统协调的原理,建立工程项目控制系统的系统协调度模型,并设计符合本系统特点的协调判定指标体系,用来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一、工程项目控制系统分析项目控制系统是一类复合系统。它由进度控制子系统、成本控制子系统…  相似文献   

7.
结合数据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数据流挖掘的过程模型PM-DSM。针对目前数据流挖掘过程中存在算法众多但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数据流挖掘过程模型算法管理框架PMAMF-DSM,描述了该框架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并用UML活动图给出了框架的实现语义。在Eclipse上基于该框架实现了一个数据流挖掘算法管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框架的灵活性与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分布式防火墙中客户端的策略分发问题,借鉴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思想,提出一种适合于分布式防火墙环境的访问控制策略模型,策略服务器制定全局策略和角色限制策略,并通过集合运算制定出角色策略,再将其划分为用户级角色策略.对于相同角色的客户端,安全级别和访问权限相同,有效降低了为众多客户端分别制定特定策略的复杂度,规则检索的时间复杂度为O(1).测试结果表明,策略交互产生的网络流量对正常网络流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三偏心蝶阀模型参数化及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在阀门试验仿真系纺中利用ANSYS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三偏心蝶阀进行建模,参数化的过程.重点讨论了三维模型参数化的原则及模型重建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规律,并分析了模型参数化和重建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CMMI全称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为改进一个组织的各种过程提供了一个单一的集成化框架。新的集成模型框架消除了各个模型的不一致性,减少了模型间的重复,增加透明度和理解,建立了一个自动的、可扩展的框架,因而能够从总体上改进组织的质量和效率。该框架主要涉及软件工程、系统工程、并行工程、外购协作四个知识领域。在具体实践中,不同组织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CMMI模块,组织可以选择侧重软件工程,或侧重系统工程,亦可两种都选择。并行工程和外购协作是用于配合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计量器具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有力工具,由于工况的复杂性、多样性、随机性,其检定周期的确定应是动态的.根据计量器具检测数据的统计特点,采用了加权处理的办法,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和基于频次序列的动态灰色模型DGM (1,1).通过具体案例对比(例如游标卡尺)发现: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及预测精度;不同工况下周期和寿命有明显差异;频次序列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时间序列模型条件下的预测结果.结合动态模型与汽车制造业实例,建立了基于信息集成的、多传感器监控与管理监控相结合的检定周期与使用寿命周期监控流程和信息子系统,应用于企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全数字控制的三相桥式交交变频电源仿真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某煤矿提升机研制的交—交变频式低频电源装置,介绍了设计中所涉及的主回路结构、主回路环流控制方式、晶闸管触发角控制和调制等问题.并利用MALTAB仿真工具实现了三相交-交变频电源的仿真设计和分析,可做到省时、省成本、易操作,在静止式变频电源设计中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MiroSot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多智能体系统平台,是机器人研究的热点.MiroSot涉及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机器人视觉、无线通信等众多研究领域.详细论述了MiroSot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所包含的视觉、决策、通信和机器人小车等4个子系统.结合研究实践阐述了目前国内外MiroSot系统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构件软件的层次可靠性估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靠性是质量体系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针对构件软件系统,利用相对独立的构件开发与系统开发的特点,从路径分析与基于运行剖面测试的思想出发,建立了分层的系统可靠性模型.模型可根据路径信息的层次和构件信息详细程度,调整到适当的粒度层次.并通过统计测试试验数据给出了模型的实例应用,同时提出了提高可靠性估计准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图像处理领域中,一个图像处理系统无法同时满足多种不同的特殊处理需求,而每个特殊的图像处理系统又都需要类似的图像基础功能,根据软件复用的思想,开发一个可扩展的图像处理系统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实现了一种“框架+插件”的可扩展图像处理软件模型,结合OpenCV视觉库,提供一个具有高性能图像处理基础功能的软件平台,同时制定扩展插件接口,弥合特殊图像处理需求,提高了程序重用性和扩展性。引入开源的OpenCV使软件框架具有更高的研究起点,适应更广泛的媒体类型,提供更高效率的处理性能。实践证明软件框架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很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使用广义随机Petri 网(generalized stochastic Petri net, GSPN) 对具有复杂时间约束信息的大规模Web 服务组合系统进行建模时,模型难以直观理解,并且会造成状态空间爆炸. 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扩展GSPN建模方法. 将不同类型的时间约束信息分别施加于模型的位置、变迁和弧,可以简洁直观地表达系统复杂时间约束
信息. 进而提出一组应用于扩展模型的化简规则,对模型中一些常用结构进行化简,克服了GSPN 缺乏通用化简方法以及难以在保留时间约束特征前提下进行化简的问题,减小了系统模型的状态空间. 多种模型下的化简示例表明,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系统性能分析的复杂度,适用于对大多数Web 服务组合系统进行快速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7.
模糊控制技术在垃圾焚烧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垃圾焚烧过程的复杂性、非线性性和工况的不确定性,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垃圾燃烧炉的温度控制,建立了垃圾燃烧模糊控制系统,并对该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实现作了具体的分析.系统投入运行后,实现了燃烧炉温度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C仿真策略建立了一种新的SoC软/硬件协同验证环境。利用此验证环境,针对计算密集型应用,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针对协同设计中最重要的验证问题,采用层次化的验证方法,在模块级使用基于C参考模型的验证策略,在系统级使用基于改进C仿真的协同验证。以一款低成本的MPEG-4解码系统芯片设计为例说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移动无线信道中多径衰落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无线信道中信号传输环境的复杂性和随机性,结合MATLAB软件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仿真分析了无线信道中信号受多径干扰的情况,并与理想信道下信号的传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证明:无线信道中多径衰落会对信号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为建立基站以及如何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