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古有“十人九痔,何必多虑”之说,今人也用这句话劝人慰已,以致因其为常见病而不予重视,既误了病情又增加了痛苦。北方地区寒冷而又潮湿,是痔病的多发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根据我院统计情况表明,每年的初春和深秋是痔病的高发季节,仲夏又是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而严冬又是便血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针对不同的季节就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发病机会,保证人们的健康。常见的肛肠疾病有: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门直肠息肉、脱肛、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冷、肛窦炎等c痔,说通俗了不过是充血的大团静脉血管而且c内涛一般…  相似文献   

2.
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对健康男性和女性盆底组织结构三维重建的方法及意义。选取健康青年男性及女性各1人,进行MRI扫描,观察盆底部分组织结构,应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ITK-SNAP进行三维重建,建立盆底肌群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实现任意角度观察和精确定位测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元程序ANSYS workbench,建立计算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得到耻骨直肠肌收缩力与肛直角角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盆底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直肠壁及直肠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 SIEMENS-4 5 0双功超声仪及所配 7.5 MHz经直肠双平面探头 ,对临床初步诊断为直肠及直肠周围疾病的 33例患者进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最后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及直肠周围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97% ,明显高于临床初步诊断 (指诊 )的准确率 85 %。结论 :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直肠壁及直肠周围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6年10月~1995年10月,收住低位直肠癌病人86例.其中对不愿作腹部造口术的患者,根据DUCKS分期及转移程度按治疗原则允许下,在Miles术式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术式进行保肛,如乙状结肠重建直肠瓣、肛直肠角再建、结肠半套叠、末端肠粘膜剥离后浆肌层袖状翻卷、股薄肌带蒂代替外括约肌在会阴部人工肛门成形术等,取得一定效果.但上述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时间较长.笔者根据张东铭教授《肛肠外科解剖生理学》的有关论述,保留肛管齿线部括约肌与事先腹部组在前切除直肠段病灶足够末端,但仍可能保留肛管齿线,术中可待快速速冻切片对切缘段作病切达阴性,然后在前切除后的乙状结肠代替直肠段的距肛缘上作纵状3条缝合以代替重建直肠瓣,按骶曲重建直肠角.会阴组从扩开了的肛管中把拖下来的代直肠段与保留肛管作8针~12针间断内翻“U”字缝合术.并置盆底引流及冲洗管,肛管缝合(吻合口)用油纱裹肛门排气管压迫.我院在病史统计处理中对低位直肠癌患者86例中有12例选择性用此术式,随访6个月~5年,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周某,男性,33岁,以“车祸致肛门撕裂伤半小时”为主诉入院。经常规排它检查后,仅伴有右髂前上嵴骨折。肛检发现肛门口完整,肛管及直肠下段完整,未见异常破溃,仅右侧肛缘周边组织开放性创伤,肛管皮肤与肛门肌群完全分离,肛门深浅扩约肌及耻骨肌均有不同程度的撕裂伤,未伤及大血管。经乙状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术式选择和疗效。方法:317例直肠癌患者中分别采用低位、超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手术、Park’s手术、Bacon手术,对163例实施保肛手术。分析术式选择与手术合并症、排便功能、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低位直肠癌保肛率为51.42%。5年生存率和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低位吻合为83.3%和100%;超低位吻合为79.2%和4.17%;Park’s手术为64.0%和12.0%;Bacon手术为66.67%和13.3%。结论:超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主要术式。5年生存率、排便功能在低位吻合、超低位吻合、Park’8手术无差异。低位、超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术明显优于Miles和Bacon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产后早期肛提肌裂孔扩张的影响因素.方法 盆底超声测量产后早期女性肛提肌裂孔面积,其中研究组为105名肛提肌裂孔扩张者,对照组为145名肛提肌裂孔正常者,对肛提肌裂孔扩张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中盆底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二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8.
耻骨直肠肌综合症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排粪困难,大便时间明显延长,甚至可达1—2小时,肛门指诊可触及肥厚的肛肠环,收缩力强。排粪造影可见:耻骨直肠肌压迹,力排时肛直角变小,肛管变长,“搁架征”等特殊表现。笔者从1993年开始用挂线的方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症。现将单纯性耻骨直肠肌综合症的18例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2年。18例均经排粪造影确诊,肛直角,静态相均<90°力排相均<静态相,“搁架征”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王维林等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由于病因不清楚,治疗效果较差,有1/3患儿术后存在不同程度排便功能异常,并需要终生治疗。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资助,对肛门直肠畸形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系列研究,在神经病理、遗传、排便功能检测和术后康复等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应用病理组织学和神经示踪等方法,在国内外首先发现肛门直肠畸形骶髓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功能以及肛周肌肉的神经末梢均存在明显发育异常,提出神经功能异常是术后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TME保肛手术的手术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3年3月-2006年6月的36例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TME的保肛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有1例发生局部肿瘤复发,占2.7%.19例(52.7%)出现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结论:TME保肛术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并保留了肛门功能,应成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低位直肠是直肠癌的好发部位。传统的手术是腹会阴联合切除加腹壁永久性结肠造口术。随着医学科学和手术技术的发展,对低位直肠癌要求在根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肛门功能。在诸多的保肛术中,应用管状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低位或超低位吻合是最理想的手术,能提高盆腔内低位吻合的成功率和降低深部操作的难度。本文总结自1988年 6月至1998年10月应用管状吻合器(GF- 1型 34 mm或 GW-1型 32mm)行直肠前切除低位或超低位吻合术82例,对其优点、适应症、禁忌症、常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中药直肠给药的作用特点、给药方法、临床应用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直肠给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正>肛瘘大多是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溃烂,而且久治不愈引发的肛门周围肉芽肿性管道,主要分为外口、内口、瘘管三个组成部分。一般内口处在直肠的下部或者肛管部位,一般为1个;外口则出现在肛周皮肤上,个数可以是1个或者多个。该病久治不愈而且病程反复发作,发病并无年龄限制,以青  相似文献   

14.
探索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SA)在直肠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的301名直肠恶性肿瘤患者为恶性肿瘤组,选取同时期就诊于该院的115例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和116例健康对照者分别作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用酶法对各组患者的血清SA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恶性肿瘤组、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SA含量分别为(637±124) mg/L、(589±112)mg/L、(565±87)mg/L,恶性肿瘤组血清SA含量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恶性肿瘤组I~IV期患者血清SA含量分别为(594±123)mg/L、(622±116)mg/L、(630±110)mg/L、(741±141)mg/L,血清SA水平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递增,但恶性肿瘤组各期患者血清SA含量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临床意义不大。上述三组血清SA的阳性率分别为15.28%、6.96%、3.50%,恶性肿瘤组血清SA阳性率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但仍明显低于文献报道阳性率。本研究发现血清SA可能与直肠恶性肿瘤的进展相关,但尚未发现其在直肠恶性肿瘤诊断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纳入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200例,对其迟发性出血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其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在200例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其发生率为6.00%(12/200)。有关研究显示,其出血情况与合并疾病、性别等存在一定关系。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备受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该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不一,常反复发作,治疗此病时多采用口服或注射给药,其效果不理想,据几年临床观察采用直肠给药,取得良好效果。我们的治疗方法是以大黄等组成的方剂,先煎成汤液浓缩后制成保留灌肠剂灌肠。总结其疗效治愈率占96%。结肠炎是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其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以及整个结肠。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近年来本病有所增加可能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有关。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我们过去治疗本病,多采用口服或注射…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临床上肛门失禁导致的直肠感知功能丧失,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支持向量机(SVM)重建患者直肠感知功能的方法.分析人体直肠压力生理特征,将典型直肠压力收缩波形中的巨大移行性收缩(HAPC)作为产生便意的主要依据,利用小波包分析对直肠压力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提取的特征向量对基于SVM的直肠感知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使用PSO算法对SVM的参数进行优化,并利用训练后的模型进行便意预测,同时对比分析了参数优化后的SVM和不同核函数的SVM便意预测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切实有效,能够帮助患者重建直肠感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实验用犬人工感染人源强毒力型弓形虫的发病模型。方法 将3只76日龄人工哺乳、正压隔离器内生长的实验用比格犬腹腔注射1.5×107个RH株速殖子,每日2次检测直肠体温、采集口腔拭子、直肠拭子,感染8 d后(8 dpi)安乐死所有动物。利用PCR检测拭子和血液中的弓形虫B1基因,利用荧光定量法检测8 dpi犬主要组织脏器中弓形虫529 bp重复片段的拷贝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结果表明3只实验犬在4~5 dpi均出现了一过性体温升高,轻微腹泻;2~6 dpi的咽拭子或肛拭子中能检测到弓形虫B1基因的核酸,且肛拭子阳性率高于咽拭子;8 dpi剖检后,均产生较多腹水;肝组织均出现明显的炎性变化;盲肠和肝中的弓形虫529 bp片段的核酸拷贝数最高。结论 利用SPF级比格犬腹腔接种弓形虫RH株,主要引起一过性体温升高和短时腹泻,可导致肝组织变性和坏死,发病模型较温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经肛门乙直肠切除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方法:为治疗直肠脱垂寻找新的有效的手术方法,在文献复习基础上,设计经肛门乙直肠切除治疗直肠脱垂的具体方案并在临床上实施和总结.结果:临床成功实施了经肛门乙直肠切除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并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学术会议和医学教育中进行了经验交流.结论:该研究为治疗直肠脱垂寻找到了新的手术方式,治疗直肠脱垂的个性化经肛门乙直肠切除术易于掌握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熏洗在肛肠疾病术后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工作节奏和压力的日益增大,肛肠疾病已逐渐发展成现代常见疾病之一,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患者在寻求手术的同时,常出现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渗液及由此引起的肛周湿疹等并发症,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较为痛苦。近年来中药熏洗疗法在治疗肛肠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于肛肠疾病手术后,在促进伤口愈合、消除水肿和止痛等方面具有西医无可比拟的优势[1]。现将近年来国内有关中药熏洗在肛肠疾病术后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