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自主创新作为高校科技产业赢得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决定了自主创新对于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高校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动力因素、外部动力因素以及主体动力因素,三者形成有机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在高校科技产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有效运行中,竞争能力是核心,知识创新是基础,企业利益是助推剂,风险防范是后盾。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起步晚,受到国家政策、行业、企业以及高素质专业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在多重约束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鉴于此,本文在多重约束条件下首先全面分析了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演进过程和内部动力机制,继而从旅游装备产品视角分析了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旅游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从成立行业协会减少政策约束、拓展产业链、提高技术水平、建立产学研基地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一直是政府和理论界长期关注的课题。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相同规模的企业自主创新速度不同?如何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实现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速度模型,最后提出了有关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电子商务的关系,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阐述了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工业企业的绿色化就是企业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因素的驱动.政府、社会和市场作为外部因素,通过各自的方式向企业施加压力,促使其不断改善环境行为;当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带来经济绩效改善时,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则从内部驱使企业改善环境行为;而企业对绿色价值的追求和贯彻,则将成为促使企业不断改善环境行为的另一种内部动力.在对工业绿色化的各种内外驱动力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工业绿色化动力机制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各产业中,实现自主创新突破的多集中在一些技术简单、规模化生产领域,在技术比较复杂的领域(如半导体、汽车)有较大差距。通信设备制造产业却是一个例外。本文把华为作为通信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回顾华为的发展路径,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分析华为自主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自主创新国际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营销服务能力、协同组织能力构成的内部动力机制,由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构成的外部动力机制,以及内、外部动力机制协调作用下形成的创新动力机制.最后从智力资源、资源整合、流程优化、持续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网络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后经济危机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已经取代自然资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作为动力机制的核心主体,在社会文化系统、外在动力系统和内在动力系统的综合作用下,推动着自主创新的实现。民营企业要获得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动力,就必须了解创新动力机制,并有效地激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9.
分析认为基于区域外部的低碳动力协同创新机制主要来自国际趋势及国际呼声、社会舆论及低碳文化、低碳技术共享机制和低碳政策激励机制4个方面;内部的低碳动力协同创新机制主要是区域自身经济利益驱动及低碳竞争机制,它们为实现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源。  相似文献   

10.
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成因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个因素,同时确定其中的关键因素,即内部动力因素和外部动力因素,并完善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综合指出我国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动力方面所需要的政策、技术、资金支持,最终总结出改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发展的方法和举措。  相似文献   

11.
先进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其成熟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技术创新能力是先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如何去面对的关键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成熟度。因此,识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建立其成熟度评价模型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技术创新能力要素构成以及评价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在综合国内外各种关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并划分了技术创新能力的5个层级,不同层级之间代表不同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内容及主要观点。同时提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仍然有限,且定量研究的比例偏小;缺乏从投融资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研究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缺乏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来促进和推动技术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的研究;缺乏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途径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创新研究:基于模块化创新体系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创新是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基于模块化理论,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模块化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相互耦合关系,构建了装备制造业集群模块化创新体系的一般模型,阐述了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创新机理。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是大连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2016年1月大连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大连行动计划》,提出将在2020年建设成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市。大连市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市的一定基础,但障碍因素依然很多,大连市应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等方面推进制造强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面对制造业全球化,整合科技资源、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推进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对提升山西省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Aft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brand promotion in China,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China's garment industry is undergoing the change from branding manufacturing to innovation. The shift is going along with the transition in the industry from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After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brand building with the Smiling Curve, we can get the result that the key to China's garment industry is two-fold: brand promotion by mean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garment industry chain.  相似文献   

17.
赵曼  魏星 《科技与经济》2020,33(2):102-105
基于2011年以来的最新行业分类标准,构建2011—2016年江苏省制造业31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从时间的维度、细分行业的维度、基于研发强度的行业类别维度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11—2016年间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负值,且自2012年开始由技术进步推动转为由技术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低技术制造业为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瓶颈。提升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路径包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强自主创新、实施精细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中心任务。湖南装备制造产业的成绩和优势表现为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民营制造企业异军突起、园区聚集效应明显增强和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等6个方面,其工程机械产业的领头地位更加凸显、产业链继续延伸、产品技术含量显著提高、部分企业将走向世界、生产服务业得到充分发展等方面充分反映出了湖南装备制造产业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和国外的主要差距,指出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家对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及经济自主权,防止跨国公司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实施吞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