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年说马     
历史上,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马到成功"寄托了对他人的祝福。"倚马可待"形容人才思敏捷。玩偶马加钱币的造型被很多网友戏称为"马上有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马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依赖地球生存,地球慷慨地馈赠人类矿产资源。我想用最简短的话来讲关于地球的几个重大的事情,它们既是普通老百姓应了解的基本科学知识,又是固体地球科学的前沿科学问题。(1)地球是一个演化的星球,它与万物一样,必将经历一个从出生-成熟-衰老-死亡的过程。地球约有45亿年的发展历史,前寒武纪是指显生宙最古老的地质时代-寒武纪之前的地质时代,它占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地质环境和地质资源问题,如何维护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合理地利用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地球环境与生物演化之间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类地质事件及生物化石富含地球过去变化的信息.因此,研究地球历史时期的生物地质作用和环境变迁对人类预测未  相似文献   

4.
在大约45亿年漫长的地球历史演化中,地球经历了25个伟大的里程碑式事件,这些事件成为塑造地球的重要转折点。在地质学和地史学发展历程中,针对地质现象及生物进化产生了许多假说和观点,极大地促进了地球科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站在当代地球科学家的高度,需要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地球历史观,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观来认识人类探索自然的曲折历程。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地球系统的重要营力,它迅速改变地球面貌,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困扰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尽管围绕"人类世"这一术语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地球历史已经迎来了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面对地球历史新阶段,需要当代地球科学人高屋建瓴,引导世界人民形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人类共识。  相似文献   

5.
<正> 马驴妊娠毒血症(以下简称妊毒症),是一种病理变化十分复杂的疾病,它几乎涉及到了体内代谢的各个角落。其发生在马驴怀孕后期,常常造成母子双亡,对畜牧业危害很大。在人类它和妇女的妊娠中毒症有很多相似之处,国内外医学界对人类本症的研究已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近几年来,我国医学界也作了大量工作,世界卫生组织也很重视,但至今机理也未完全明瞭。70年至82年间,关于家畜妊毒症的研究报告很多,特别是,西北地区妊娠毒  相似文献   

6.
叶清 《厦门科技》2014,(2):48-48
正2014年是中国农历甲午年,按传统十二生肖纪年属马年。马是性灵之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马,这种高等哺乳动物5000多万年前的始新世从古老的奇蹄类动物演化出来后,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不断进化,出现过数百种类,才成为今天奔驰在辽阔草原上的高大健美形象。马的发展进化过程,大致经历了:始马-中马  相似文献   

7.
一种有6000万年进化史的野马,短短百年时间就断送在人类盗掠者手中。野马的野生种群在上个世纪的某个时刻已经在地球上绝迹了。也就是说,参与了人类文明上升全过程的、人类最好的朋友——马,它的原始的根已经断了。而我们现在做的,只是赎罪。  相似文献   

8.
康锴 《科技信息》2013,(4):490-491
人类的命运与地球的历史息息相关,正如年轮记录树木的生命史,地质遗迹也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共同的财富,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质遗迹可以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认识地球众多演化阶段的环境变迁,探究地球上生命的来源和进化历史,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地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都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9.
马是奇蹄目马科马属,是家马和野马的通称。化石证据表明,马科动物在6000万年以前起源于北美。最早的马祖先化石是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称为始祖马,被认为是马科动物的祖先。考古发现证实马成为驯养动物的时间比较晚,但人类何时、何地开始驯养野马的,科学界至今仍无定论,并存在争议。起初马的驯化是为人类提供奶、肉、皮革和挽畜等,随着马在古代战争中显示了速度上的优势,其身价倍增。马被选做古代运输和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后,马的大量驯养和广泛的使用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成为人类文明历史进步的承载者。经过了人类几千年…  相似文献   

10.
俞彦  张朝霞 《大自然》2013,(4):20-22
地球已经有大约46亿年的历史。在地球生命演化的舞台上,曾经有无数生物闪亮登场,其中绝大部分先后出现并相继绝灭了。如果以直立行走作为人类出现的标志,最早的人类大约出现在400万年前,因此,人类与地球生命大家庭的绝大多数"前辈"无缘相识。然而,这些"前辈"生物并非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总有一些生物的遗体或遗物因为偶然的机会,以化石的形式保存在地层中。通过研究化石,人类逐渐认识了一位又一位"前辈"。随着化石资料的不断积累,古  相似文献   

11.
马坞金矿分布于岷—礼金成矿带的东部,距中川岩体5 km左右。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和地球化学测量,获取丰富的矿床地质特征数据,系统分析了马坞金矿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为主,蚀变强度与金矿化强度呈正相关;极化体与已知矿化蚀变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矿区共圈定6条矿脉,沿走向及倾向具有尖灭再现、局部膨大缩小的特点,总体呈脉状、似板状、局部为大的透镜体状等,沿裂隙发育的矿脉金品位较高。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结构、碎裂结构、压碎结构、揉皱结构及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条带状、斑点状、(网)脉状、角砾状、蜂窝状等构造。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控矿因素。建立了马坞金矿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矿区、矿区东部、南部及外围等四个方面的找矿方向,并分析了其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地裂缝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在建内马铁路途经构造活动现今活跃的东非大裂谷段,铁路施工期间沿线观测到多处地裂缝。为查明研究区地裂缝的发育特征,厘清内马铁路东非大裂谷地裂缝的产生原因,本文通过综合物探技术、钻探和挖探等探测技术,并开展综合勘探地质-地球物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内马铁路东非大裂谷段地裂缝发育具有切割发育宽度小、深度浅、延伸长度短的特征。钻井和浅层地质-地球物理结构调查显示,内马铁路东非大裂谷段基底以火山凝灰岩熔岩流与裂谷碎屑岩互层组成,埋藏深度为36-50米。通过分析研究区先存和新产生地裂缝的分布发现地裂缝的形成通常与基底正断层共生,表明地裂缝的形成由深部伸展张应力控制;卫星数据显示,新的地裂缝经常暴雨之后发育,并与深部断裂共生,大部分地裂缝终止于压实强度较大的路基附近。表明降水为地裂缝再次活化和扩张的驱动力,而表层地质条件的加固有利于阻碍地裂缝的进一步发展,为研究区地裂缝灾害的防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你猜,"长征六号"这次将多少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2020颗人造卫星同时上太空人造卫星是人类在太空的"天眼"。气象卫星、通信卫星、侦察卫星、预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等,它们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为人类服务。有了它们,人们可以洞悉地球上的许多秘密。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活动将影响冰河期轮回德国波茨坦气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表明,日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是地球历史上8个冰河期轮回的关键标准,人类已经变成抑制下一个冰河期到来的地质力量;人类对地球天然碳平衡的干扰可能将下一个冰河期推迟10万年。研究成果发表于1月14日《Nature》上。夏日光照和大气二氧化碳间的独特关系,不仅解释了其与大规模冰川增长之间的关系,还让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5.
 前寒武纪是地球形成与演化史上最为漫长的一个地质时代。地球如今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5.42亿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那以后,地球出现了大量的生物,称为显生宙。显生宙的第一个地质时代,就是寒武纪。前寒武纪地质学研究的就是比寒武纪更古老的约40亿年漫长的地球。地球80%~90%以上的大陆,是在25亿年前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的一个迫切任务”,“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行动的时候,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不关心,我们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月球背面之旅将会为我们带来什么?2019年1月3日,中国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与月球背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都知道,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月球只有一面永远对着地球,即正面,另一面则称之为背  相似文献   

18.
马义 《小学科技》2010,(10):34-35
大自然里有各种各样的飞行动物,如昆虫和鸟类。昆虫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飞行家",在3亿年前已升空飞行。鸟类要比昆虫晚出现1亿多年,但它们有坚硬、灵活的翅膀,是地球上最出色的"飞行家"。除了昆虫和鸟类之外,还有一些没有翅膀的动物,它们也能"飞行"。当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算不上是飞行,只能说是滑翔。  相似文献   

19.
;杜甫之于马,好比屈原之于香兰,郭沫若之于凤凰.马是杜甫情感志向的寄托,马是与杜甫息息相关的一部分,马是杜甫生命的图腾.可以这么说杜甫一生的坎坷、悲辛,在他的咏马之作中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同时,杜甫的咏马诗也有其自己的艺术特色,正如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所称:"少陵马诗,首首不同,各有寄托,各出议论,各见精彩.合读之,分渎之,可悟作诗变化之法."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春节开始,农历进入甲午马年。马,很早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为耕地、运输、战争、游猎、畜牧、娱乐、体育等服务驯化野马由挖出的化石证明,5000万年油前马的大小与现在的狗差不多,可以在灌木丛中钻来钻去。后来,马离开了森林,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