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渊明被钟嵘尊奉为“一代隐逸诗人之宗”,在其田园诗文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陶渊明田园诗文中对自然美的追求表现为外在自然、内在自然与内外相合三个层面。外在自然美的追求即其挂冠归隐,寄情田园之乐;内在自然美的追求则是返归真我追求任真之趣、既而物我相忘,达到天人合一的真淳境界。  相似文献   

2.
自然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这一结论是从历代诗人对自然美的刻意追求,历代诗论家对自然美的大力提倡中总结出来的.对这种美的崇尚与追求,又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宋婷 《科技咨询导报》2009,(18):129-129
中国古典园林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西方古典园林设计是感观式的,让人去感受真实的大自然。中西方民族的自然观、审美观、意境追求等因素是造成中西方园林设计区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运用哲学、美学、文化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象形武术的"模仿美、物我合一"之美的哲学渊源进行剖析,认为象形武术的美是中国古代美在身体文化上的表现,"以形取势、借形显意、以意传神"的特征是象形武术的美的追求.美的象形武术更能折射古代文化的和谐美(自然美、人体美、艺术美)在今天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所建构的湘西世界是一个充满自然美的世界。自然,是沈从文湘西小说创作美的追求。他以一种保存原料的态度,不加人工雕饰地写出了湘西特有的地域风韵、民俗风情,展现出湘西风物的自然美;边地山乡人民纯朴自然的思想情感和民风淳厚的人际关系以及纯真美丽的爱情体现着湘西人情的自然美;质朴自然、含蓄蕴藉,富有浓郁的乡土色彩的语言风格,给人以质朴活鲜的自然美感。  相似文献   

6.
<正>献身于科学事业,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并不是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不独成为自然美的探索者和发现  相似文献   

7.
社会在生命教育的精神向度上存在一定偏差,没有体现出生命教育追求生命之真善美的精神诉求。生命教育应探究生命的真谛,确立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与追求完满提高生命质量相统一的理性人生向度,彰显生命之真;应关注生命发展,凸现爱心与善行相统一的人文关怀精神向度,崇尚生命之善;应承担生命责任,构建自然美与社会美相统一的时代人生价值向度,弘扬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8.
如今,山水旅游成为时尚,而旅游一般要涉及自然美。但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看景除了缺失听景的那种长期紧张的期待以外,以怎样的心情去看和你想看什么,就成了影响我们欣赏自然美的最直接因素。即使是去长江三峡这样世界著名的风景胜地,流连忘返者虽然占大多数,但也不乏“白跑了一趟”的喟叹者。因此,在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的今天,如何欣赏自然美,对于每一个五官健全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顾名思义,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美。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是相对于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而言的,其载体…  相似文献   

9.
展示日本民族文化的精神美 ,是川端康成创作的追求 ,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因素。民族的深层意识和审美情趣 ,美的“物哀”色彩 ,美的“幽玄”理念 ,具有自然美的形式 ,这是作家对古典美的追求和对民族文化的展示。走向世界的文学 ,应该是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学。  相似文献   

10.
自然美是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却认为自然美低于艺术美,有时甚至否认自然美的存在,其主要原因是他认为自然美没有自由。  相似文献   

11.
晋宋人冶游山水,欣赏山水.<世说新语>以传神之笔,借山水等自然景物以比附、衬托晋宋名士的内在神明,将名士们的内在人格外化于自然景物之中,表现了魏晋名士对人格美、人性美和自然美等多方面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在审美层次上与人有着复杂精神联系的自然美,产生于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直接成果。在审美活动中,自然美与人化自然的内在关联较为复杂,要充分认识自然美的内涵与形态,必须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包涵的“人”的人化和自然的人化两个方面入手,它们导致:(1)自然美并非取决自然物自身属性;(2)自然物的属性对自然美具有特殊意义;(3)“比德”审美传统不是自然美的产生方式而是一种艺术创造行为;(4)异化劳动也能丰富自然美观念。这使自然美呈现出多种状态,即被改造了的自然美,认识化的自然美,侧重形式的自然美,富于动势的自然美。它们使人类获得一个个看似缔粹白}I妇挟毒劫曲宙兰墙曼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美认知活动中,存在着“自然本身就是美的,自然美就是大自然现成的东西”、“自然美是人类按照艺术规律创造开发出来的”等非理性倾向。这些必将造成自然的审美危机,必须重新阐释自然美的内涵,恢复自然美的尊严。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中的美及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韵韵 《中州大学学报》2004,21(4):33-34,36
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科学美力图把握自然的统一与和谐,科学的最高境界是"真"与"美"的统一,科学史上的很多杰出发现都与美的启示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从晴雯、婴宁人物形象塑造的"自然美"特征出发,以《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文本和前人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外貌和性格"自然美"特质相同点的梳理,探寻人物形象塑造背后所受的庄子"自然"思想的影响,以及作者对"晴雯之死"和"婴宁不笑"人物结局的处理所显示的共同思想意蕴,即庄子"任自然"思想与儒家所主导的宗法制相悖,以及凸显的不同艺术效果,即"晴雯之死"构成了《红楼梦》大悲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达了一定的写实意义,"婴宁不笑"是《聊斋志异》作为志怪小说启示性、戏谑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独辟蹊径的谈美新著.这是一本耐人玩味的美文新集.一位大哲人说过,“美是难的.”自然美更是一块被忽略了多年的旧地,也是一处令探踏者茫然的迷宫.新著以“自然美的历史形态”、“自然美的艺术形态”、“自然美的心理形态”、“自然美的个体形态” 四编,推出作者关于“自然美系统”的逻辑框架,采用历时与共时交并、具象与抽象互补、艺术与哲理融汇的叙述手法,使神秘莫测的自然美得以崭新面目的展布,给叩访者以轻而易得的锁钥.世界是有国界的,而美却是人类的共同领地.这本新著从美的视角进入遥通上古的时间隧道,描画出自然美循序演进的历史轨迹,并时时引得异域的天火,烛照出美的漫长历程.为了展示自然美的灿烂与辉煌,作者从浩瀚的民族文学之林中,撷取了三十种不同品格的自然美的意境,一一援例评说,使得曾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自然美景出现在眼前,读来颇有民族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单阐述了城市生态绿化自然美的意义,介绍如何利用植物营造城市绿化生态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企业的和谐发展是重要的基础.从"和"视域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入手,着重从企业与员工之"和为贵"、企业与企业之"和而不同"、企业与社会之"义利之和"的角度阐述这一问题.企业与员工之"和为贵"理念,包含:追求企业中员工个性的和谐发展;追求员工与员工关系的和谐;追求管理者与员工关系的和谐;追求员工与制度环境的和谐;追求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之间的和谐.企业与企业之间"和而不同"的理念,包含:合作是生存之道;合作就是减少内耗.企业与社会之间"义利和合"的理念,包含:企业要强调"义以分之";企业要强调"义以为上";企业要强调"义利之和".  相似文献   

19.
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起源然而都离不开劳动。艺术美就是艺术形象之美。是经过艺术的实践与创造,把现实中的自然美升华为艺术之美,从而集中的表现艺术美。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身处乱世有志难伸 ,欲安不定 ,他不只有悠然静穆、愉悦欣喜的时候 ,也有情绪激荡、矛盾痛苦的时候。出仕期间 ,官场的黑暗、身心的受束缚令诗人厌恶、不满 ;归隐之后 ,诚心追求的自然美好、平和真纯的人生又被现实无情地击碎 ,令他矛盾、痛苦、愤懑、不平。真实的陶渊明在他的《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杂诗》、《饮酒》、《刺世疾邪赋》等作品中表现了这种激荡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