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直销条例的颁布,直销在我国渐渐开放。拿牌企业的业绩逐渐走向稳定,甚至开始攀升,未拿牌企业也开始加快步伐,为拿牌缩短时间,最终目的都是想在直销这个行业里分到一杯羹。  相似文献   

2.
拿直销牌照好名正言顺地运作直销事业,对于大多数拿牌和想拿牌企业是惟一的目的。但对于少数企业而言,要么当初拿牌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么是初衷遭遇市场阻击,萌生退意,而政府对牌照的有限发放,又让这张于自己而言是鸡肋的许可证奇贷可居……  相似文献   

3.
直销企业拿牌的事,近来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得牌者,像是吃了定心丸,因为这确认了从业者往后能够经营直销的正式身份。而得牌的序位,也显示着企业的实力,先得牌者,犹如天之骄子,大肆宣传一下应该不为过。不料,珍奥集团还在庆贺拿牌的热头上,就吃了一张红牌,原因是利用直销许可误导公众,涉嫌商业诈欺。  相似文献   

4.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74-75
No.1 有多少家直销企业能够拿牌? 至2006年12月1日的转型企业大限日止,政府已经发出13张中国直销经营许可证。相对申明企业数量和有申牌欲望的企业数量来说,这都是一个略显保守的数字。  相似文献   

5.
月度新闻榜     
N0.1安利、完美、玫琳凯压线获牌 2006年12月1日,商务部批准了安利、完美、玫琳凯的直销营业许可证。这天,是外商投资直销转型企业拿牌的大限之日,至此,98年10家转型企业已有5家企业分获直销经营许可证,分别是安利、雅芳、完美、玫林凯、富迪。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也增至13家,其中外资企业10家,内资企业3家。  相似文献   

6.
政经     
工商总局直销监管局直销企业通报会在京召开 8月25日,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督管理局直销企业通报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管局局长王予集,直销监管局副局长邰展、沈根申,直销监管局直销监管处处长吴雁,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刘敏学,淄博市工商局张店分局副局长张虹等领导及26家拿牌企业参加了此次会议。已拿版但未正式公布牌照的绿之韵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突然变脸,让不少拿牌企业慌了阵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当代地方科技》2006,(1):14-19
直销牌照的高门槛和近乎严苛的报备披露制度,让众多的中小型直销企业不得不采用观型等待的政策。本刊在调查许多曾经宣布拿牌无虞的企业时,发现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摇摆与徘徊。  相似文献   

9.
11月13日,江苏安惠如愿以偿地拿到了2008年第一张直销牌照,至此,拿牌直销企业数量上升到21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当年受邀参加“厦门会议”的企业。屈指一数,当年参加会议的16家外资企业和6家内资直销企业中,还未拿到直销牌照的寥寥无几。不幸的是,福州福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龙)却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0.
案例回放; A企业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政府背景深厚,实力强大。 在传统企业涉水直销的浪潮中,A企业也来了一拨说客,他们描绘了直销阔的前途和未来,并极力怂恿A企业全力申牌。A企业和这拨操盘手开始了短暂的蜜月期。并凭着A企业强大的实力和背景,不久就获批了直销牌照。 然而操盘手的急功近利、不规则操作等行为渐渐引起了A企业的不满,A企业一怒之下斩断了这批操盘手的关系,直销市场也完全停止了下来。 新的问题又来了,A企业的领导们并不懂直销,如今空有一个直销牌照形似鸡肋。 A企业该如何活用直销牌照,发挥牌照的价值呢?是继续按兵不动?还是另请高人重新开盘?亦或者并购有前途,但不能拿牌的中小直销企业?还是与其他直销企业合作?或还有其他办法? 本刊邀请到3位业内资深人士,为A企业出谋划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当代地方科技》2006,(9):10-21
中国直销行业又走到了一个紧要关口,多家企业申牌声明的发布、牌照的发放以及商务部在随后公布的通知和谈话,让业界看到中国直销曙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改变的压力。在已经有8张直销经营许可证颁发的情况下,究竟以后的发牌趋势如何?拿牌企业将怎样面对以后的市场?没有拿牌的企业将何去何从?中国直销的未来究竟在哪里?……这一系列的问题无不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  相似文献   

12.
正截至9月,商务部直销行业信息管理系统2014年已经公布4家获牌直销企业和9家企业的申牌声明,直销拿牌企业总数达到45家,延续了2013年的发牌速度。另外,福维克、东方药林、金芦荟、福能源等多家企业也已获牌的传闻一直在坊间广为流传,2014年获牌企业总数突破50家的预言即将实现。2014年8月27日,由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管局组织的全国直销监管座谈会在吉林辽源召开,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孙鸿志在座谈会上明  相似文献   

13.
消化政策     
10月底,本刊记者邹尧去了直销重镇广东,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她带回来的信息是,牌照在刺激企业业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边缘直销人走向了拿牌企业,这从客观上刺激了拿牌企业业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64-65
No.1 牌照 2006年,直销牌照的发放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实力企业围绕着拿牌而战,其他企业则寻觅着牌照外的规则。所谓的“牌照”其实就是商务部及其他相关管理机构审核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相似文献   

15.
神秘康力     
国庆华去康力了,据传张华也要去康力,众多高级经销商在一段时间内云集康力,使得康力这个在直销业界并不著名的公司显得极其神秘,为什么这么多久经沙场的直销老兵在直销企业拿牌的关键时刻选择了康力,神秘的康力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能量?  相似文献   

16.
正统计时间:2014年4月25日——2014年5月25日榜单说明"中国直销企业影响力榜"是中国直销企业的月度影响力排行榜,上榜企业为活跃在中国直销市场上的主流直销企业,包括了拿牌直销企业以及正在积极申请直销牌照的企业。"中国直销企业活跃度榜"作为"中国直销企业影响力榜"的有效补充,以《直销参考》手机报新闻报道为依据,统计了  相似文献   

17.
虽然中国直销已经有了两个条例的规范,没拿到直销牌照和拿直销牌根本无望的企业,都面临着如何在竞争火缝中求生存的问题,而且还会滋生更多的新问题,仅靠这两个条例未必能达到完美的监管效果的,本文作者系站在市场一线的直销观察者,他提出了以“理”代“管”的直销监管观点,代表了最接近最广大底层直销人的意见,不妨闻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关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视角,如拿牌企业和非拿牌企业、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老牌企业和新生企业等等,不同的视角会给出不同的研究答案,《中国直销》在关注中国直销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实践,力图对行业进行更加科学和精准的报道,提供更加专业的视角和解答。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直销企业现在到底都是些什么人才在把关?他们又凭着什么样的履历在直销行业里备受青睐?在本期策划中,我们共统计了27家企业的49位高管,其中拿牌企业23家,知名企业4家。  相似文献   

20.
2007年4月23日,第六届博鳌亚洲论坛落下帷幕。作为中国直销行业中拿牌企业的惟一代表,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宝先生以嘉宾的身份出席此次论坛而备受行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