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磁随机存取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MRAM)以其高能效和快速的数据存储能力在大数据时代备受关注[1,2].在MRAM单元中,数据通过两个铁磁层磁化状态的平行和反平行排列以低电阻态和高电阻态形式存储在磁隧道结(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MTJ)中[3,4].  相似文献   

2.
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1946年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诞生以来;1956年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即产生,1965年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试验成功,1970年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宣告投产。80年代以来,有关国家在研制第五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  相似文献   

3.
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亚克(ENIAC)诞生起,计算机性能遵循摩尔定律飞速提升。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单台计算机的性能已无法满足科学计算需求,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由此诞生并迅速发展,其计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是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生产研发的重要平台.可以解决大型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大计算难题。  相似文献   

4.
黄大鸣 《世界科学》1997,(10):23-24,27
半导体的重要性可以从计算机对人类的影响中窥见一斑,因为计算机的核心("脑"中之脑)──集成电路芯片,就是由一块半导体(硅)片制作而成。从自然界中存在的硅化物,经过物理化学加工,可以制备出极其纯净的硅单晶片。该硅片再经过各道精细的微加工手段(称作硅微电子工艺),就可以在手指甲大小的硅片上制作出成千上万至几百万个基本的电子元件(晶体管),成为有强大计算和信息处理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片。在这些芯片中,所有的功能都是通过电子的运动来实现的,所以这类集成电路芯片通常被称之为微电子器件。计算机的最大功能是信息的处…  相似文献   

5.
医用闪烁体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医学射线成像技术(包括平面X射线成像、X射线计算机层析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层析扫描和正电子发射层析扫描)对于闪烁体的要求。概述医用闪烁体的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新型医用闪烁(主要有GSO:Ce,LSO:Ce,LuAP:Ce)研究的进展,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它们的特性以及发光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让塑料也导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艾伦·黑格(Alan Heeger)、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伦·马克迪尔米德(Alan MacDiarmid)和日本筑波大学的白川英树(见图)由于发现了塑料也可以导电,而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一发现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导电塑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移动电话的彩色显示装置、抗电磁辐射的计算机视保屏等。将来,人们还可以利用此项发现来制造用单分子组成的计算机器件和廉价的大面积太阳能电池。 发现导电塑料,最初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70年代初,白川英树的一…  相似文献   

7.
赖武彦 《自然杂志》2007,29(6):348-352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效应的发现者。他们是法国物理学家阿尔贝&#8226;费尔(Albert Fert)和德国物理学家彼得&#8226;格伦贝格(Peter Grünberg)。在探索基本磁性问题(人工结构中的交换作用)过程中发现了巨磁电阻现象。随后,巨磁电阻效应和金属多层薄膜被用于读取计算机硬盘数据。近十年来的开发,使得计算机硬盘的密度和容量提高了几百倍。这个发现使人们对自旋极化电子输运过程产生特别的兴趣,并导致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的创立。  相似文献   

8.
侯自新 《科学》2007,59(4):21-24
2007年3月19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行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报告会,数学系教授沃根(D.Vogan)代表由美国和欧洲的18位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简称为Atlas团队)介绍了他们所进行的研究项目"李群及其表示"(The Atlas of Lie Groups and Representations)取得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有些时候,一张图片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举个例子说,肺癌肿瘤的图片就能与多媒体数据库媲美,它能使医生勾画出可能拯救生命的治疗方案。一张计算机微生物视频图能帮助生物学家解释单个细胞是怎样形成的一个三维虚拟汽车图形还能作为样板车,让设计人员据此设计出外观更新颖、功能更为齐全的车辆。由于计算机图形学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才有可能促成这样的伟绩。60年代中期由计算机科学宗师们——犹他大学的大卫·伊万兄弟(DavidEvans)和伊凡·苏特兰德(IvanSutherland)——规定的适用范围,已大大超过仅限于数字式图形的局限,开始…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存储将取代半导体存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幼松 《世界科学》1996,(11):28-30
蛋白质存储将取代半导体存储陈幼松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正对存储技术提出严峻的挑战。尽管目前存储技术本身已有巨大进步,例如,桌上型计算机硬盘存储能力已超过GB(吉宇节即10亿字节,相当于可存储5亿个汉字的信息量),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每面的存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邹琪 《世界科学》2007,(6):15-16
面对互联网即将“淹没”在数字视频传输中的困境,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张惠(Hui Zhang)认为:点对点(P2P)文件传输技术不失为一项好的补救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日本计算机工业已经进入大变革时代。网络环境已经先期创建,开式结构及下载规模正在得到加强。基于对上述环境的观察与思考,本文将就日本计算机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计算机工业的现状与展望根据日本电子工业开发协会(JEIDA)发布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年度销售额”  相似文献   

13.
设在美国新泽酉州的西门子公司最近研制成一种新的汽车、公共汽车导航电子设备,称之谓自动化车辆定位系统——AVL。它没有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安装在电话线杆上的固定信标,取而代之的是摄像机和计算机。通过一台安置在车顶上的固定摄像机能“检测”整个360”范围内的一切动态,并把收集到的资料按每秒数次的速度输人机载式计算机中。计算机则根据图像标志和事先提供的磁带录像对街道、高速公路逐一进行对比,从中找出相对应的地点以确定车辆的确切地点。据课题负责人斯蒂芬·贾德(StePhenJudd)宣称:“该技术完全解决了以摄像…  相似文献   

14.
因开发一种用来揭示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是如何发生化学反应的多尺度计算机模型,三位美国科学家共同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分别是哈佛大学的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1930年生于维也纳)、  相似文献   

15.
生物信息学--21世纪的核心科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定华 《自然杂志》2000,22(3):177-180
本文从地球生命是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综合集成的角度,阐述作为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生物信息学,在21世纪的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同时从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物理退化(熵增加)与生物进化(熵减少)、个体描述与群体描述等等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论述系统科学对创建生物信息学的指导意义和途径。最后以开发新世纪计算机为例说明研究生物信息学的应用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计算机之王ArthurFisher著许国平译“我国(俄罗斯)的计算机制造业已经停止了,实际上,完全可以这样说:它已经不存在了。”说这番话的是鲍利斯·巴贝安(BorisBabaian),他60岁左右面容和蔼,身材魁梧,两眉粗黑,脸部很明显地带着斯...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说二战中最危险的发明是原子弹,那么由于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计算机现在似乎正紧随其后。无论是原子弹还是计算机,都不能归功或归咎于任何一个科学家。但如果你把这两个发明的故事追溯到足够远的地方,你会发现它们在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身上交汇。这位匈牙利出生的多才多艺的博学家有时被形容为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虽然他今天的名气不如同时代的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相似文献   

18.
过去50年里计算机对科学与工程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已众所皆知,然而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冲击可能会更大。1993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计算机与电子通讯的融合,在显著提高美国研究工作者的成果数量和研究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要实现这种潜力,一个主要步骤是将科研人员群体的兴趣与计算机科学及工程人员群体的兴趣尽可能多地结合起来,以创造出高度集成、面向工具的计算与通讯系统来支持科学合作,这样的系统可称之为“合作实验室(collaboratories)”。“合作实验室”这一名称是由威廉·伍尔夫(WilliamWulf)教授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从事原始工程( Raw project)的 Anant Agarwal与同事正在为氧气工程研制一种全新的微处理器。这种名为原始芯片(Raw chip)的微处理器将提供前所未有的性能(能源效率及成本效益),这归因于它的灵活设计:通过将线路暴露于软件系统面前,以满足在其运行的各种应用程序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情感计算机     
人工智能领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不久的将来人们有望见到善解人意、有人情味、能和人类自然沟通的“情感计算机”。人们能通过向机器提供更强的逻辑能力而使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下一个重大突破,而提高情感能力也同样奏效。“感情”通常设有和无生命的机器联系在一起,但《感情计算》的作者罗莎琳德·皮卡得(RedndRca!d)却认为情感可能正是计算机有效工作所必需的东西。马萨诸塞技术协会的计算机技术教授皮卡得说,计算机需要人工感情以便更好地理解用户并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改进。科学家越是对作为计算机模型的“湿件”——人脑及神经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