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玉军 《世界知识》2020,(17):75-7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并未因“十四点计划”和“凡尔赛体系”而实现永久和平、抚平战争创伤。对于战败国来说,一战的结束反而是另一场巨大暴力灾难的开始。一战正式结束到1923年7月《洛桑条约》签署之间的“战后”欧洲,是地球上最为混乱的地区。内战交织着革命和反革命的厮杀以及新兴国家间的边界冲突,遍布从芬兰到高加索的暴力冲突导致近10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受伤。  相似文献   

2.
温州市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城市青年的高科技产品意识中“不知道”回答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可以分为两种意识,即单义型意识和多义型意识。前者起因于高科技知识缺乏的青年对于高科技是否应该运用于生活领域的认知困难,而后者起因于虽然青年拥有较多的高科技知识,但对于其运用于生活后的正向作用或者负向作用的判断困难。因此,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高科技知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1983年被称为“欧洲导弹年”,意思是说美苏中程核导弹之争是西欧形势的焦点。确实,这一年里美国、苏联、西欧三方围绕着美苏日内瓦中程核武器谈判进行了一场复杂的斗争。美国想用手中的“纸导弹”压苏联把SS—20导弹削减到零,或者使双方拥有相等数量的中程导弹。苏联则坚持自己应拥有相当数量的SS—20导弹,不允许美国  相似文献   

4.
事前被西方舆论称为“冷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历史性”会晤的俄美首恼会晤,3月21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结束。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为期两天的会晤中主要讨论了欧洲安全、军备控制和经贸合作等问题,并就上述问题签署了五个文件。会晤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称,此次会晤不是俄美间的一场竞赛,没有输赢之分。但国际问题专家和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在俄美这场“重量级”较量中,俄罗斯输多赢少,失多得少。  相似文献   

5.
1992年对于西班牙来说,可谓极不平凡。“92年马德里欧洲文化首都节”、“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巴塞罗那奥运会”和“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四项活动都在年内举行。国际舆论界称1992年为“西班牙年”,对这个拥有50.47万平方公里土地、3900万人口的南欧国家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92年马德里欧洲文化首都节”已于1月21日由西班牙王后索菲娅正式宣布开始,活动将贯穿全年。西班牙和世界各国的艺术名流将荟萃马德里,100多  相似文献   

6.
1989年10月,保加利亚一个不足200人的“生态公开性”组织利用欧洲环保会议在索非亚开会之机,发起了一场签名请愿活动。他们最初提出的要求不过是公开讨论国家建设项目,以确保黑海之滨的这个“玫瑰王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不致遭受破坏。然而,就是这样一场请愿活动,竟然触发了保加利亚解放以来从未有过的政局大变动。在这个国家执政35年的保共中央总书记兼国务委员会主席日夫科夫  相似文献   

7.
罗马帝国对欧洲古典文明发展的贡献特别是它的“大一统”统治深深地印刻在了欧洲历史上,成为萦绕欧洲人心头的一种“情结”。罗马的统治被视为“正统”,拥有“罗马皇帝”头衔的统治者被认为是“正宗”和“合法”的。从中世纪直到现代,借罗马帝国的名号谋求“统一”或霸权是欧洲的一种历史现象,罗马重要的遗产——基督教也成为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整合力量。罗马帝国“情结”是当今欧洲人认同联合的重要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8.
榆林市山立农贸有限公司,原名榆林市山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8月,注册资金1048万元,位于榆阳区牛家梁镇郭家伙场村。公司现有总资产2133万元,员工53名,拥有种养试验基地100亩、山立创业园区240亩、无公害杂粮种植基地3万亩。其中创业园区内现已建成“四(场)厂一库”: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活畜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9.
历时两年多的一场涉外知识产权案件——金龙专利纠纷案,最终以被诉侵权的河南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芬兰奥托昆普公司支付近800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芬兰奥托同意出让其在北美和欧洲的市场作结。800万美元,既是河南金龙为跨国公司“专利狙击”支付的沉重代价,同时也换得了一张进入世界最大铜管消费市场的“通行证”,世界钢管制造业的市场格局由此而改变。这起纠纷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4月3日,一架为我国“探月工程”提供支持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的主体工程在云南昆明竣工。与此同时,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另一架大型射电望远镜正处于建造阶段,它是印度为探月而实施的工程,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工。日本、欧洲、美国也都分别拥有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一场探月竞赛的高潮正在来临。  相似文献   

11.
冯仲平 《世界知识》2022,(10):13-15
<正>乌克兰危机首先是个欧洲问题,俄乌冲突是发生在欧洲的一场冲突。危机当中,乌克兰不仅得到了欧盟国家和组织的援助和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一事也被破例提到议事日程,这对乌方而言无疑是“意外之喜”,对欧洲其他国家来说也出乎预料,乌克兰加入欧洲大家庭可谓是这场冲突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冲突的另一方俄罗斯,虽然总被欧洲国家视为邻居,但事实上俄罗斯一直都把自己当作欧洲一员。总之,这是一场欧洲的危机和冲突。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弱电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已取得极大的成功,但理论还存在着唯象的一面.首先值得提问的是:理论中导致自发对称性破缺的Higgs场的物理实质究竟是什么?一种看法认为Higgs场乃是背景场的唯象描述,它起因于更基本的相互作用.近年来有不少人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探索了玻色子场与费米子场的内在联系. 由于(1 1)维的场论模型具有简单性和可解性的特点,本文将从(1 1)维的场论模型着手探讨玻色子场和费米子场的内在联系.我们具体地讨论了无质量流-流自耦合型的Thirring模型.§1讨论了(1 1)维旋量场论中的连续对称性与标量场论中的平  相似文献   

13.
近来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在赴欧洲访问途中,劳拉对布什说:“亲爱的,我记得四年前这盒比利时巧克力只要10美元,现在却要花15美元,美元到底怎么了?我看要不是我们有‘空军一号’,靠你那点收入,可能连这次旅途的费用都负担不了。”一段时间以来,美元贬值成了国际媒体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美元贬值幅度之大,令一些悲观的人们感到了又一场美元危机即将到来的恐惧。四年前,一辆大众轿车在美国只需要1.8万美元,而目前最高时的售价已达2.7万美元。美元贬值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多数观点都认为,美元贬值是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4.
爱尔兰是面积仅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80万的小国,其经济曾长期依赖农牧业。然而近年来软件业异军突起,以其一流的技术和强劲的出口能力,成为推动爱尔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00年爱尔兰拥有软件公司约900家,总产值约8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爱尔兰已成为“欧洲软件之都”和世界第一大软件出口国。  相似文献   

15.
欧洲“金星快车”前往金星探秘去年11月上旬,欧洲“金星快车”探测器搭乘俄“联盟”运载火箭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前往金星探秘。按计划,重达1270公斤的“金星快车”飞行约5个月后于今年4月份进入金星极地轨道,开展为期500天的探测工作。日本丰田这一款全新概  相似文献   

16.
这可能是一场最没有悬念的战争,萨达姆输了,而且输得一败涂地。但由此引发的大西洋两岸的唇枪舌剑,北约内部的争吵和欧盟内部的龃龉却不会因战争结束而烟消云散。特别是美欧关系裂隙越来越大。早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一些欧洲战略家就惊呼,伊拉克危机将“使欧洲蒙受惨重的损失”。因为危机不仅引发了欧洲国家的“分裂”,打击了欧洲一体化进程,而且使欧洲面临着在国际事务上被“矮化”和“边缘化”的危险。其实,真正打击了欧洲,导致欧洲和整个西方“分裂”的并不是伊拉克危机,而是奉行单边主义的美国。但无可否认,正是萨达姆本人和…  相似文献   

17.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小企业在企业群体中占绝大多数。这些小企业厂房不大,设备不多,资金有限,但拥有自己的“绝活”。它们依靠过硬的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众所周知,欧洲企业界十分重视协作,常以这种手段来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在选择协作伙伴时,通常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即看对方是否拥有“技术决窍”(Know-how)。这种“技术诀窍”有的申请了专利,但大多  相似文献   

18.
国际札记     
听其言而观其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0月21日启程前往欧洲参加日内瓦四国外长会议以前发表了一篇声明,声明中说:外长会议的目的“是要把日内瓦最高级会议取得的一般协议变为具体协议”,“这是需要真正的和解,需要双方作出一些让步的。美国代表团将本着这种精神行事”。杜勒斯还就外长会议将要讨论的议题表明态度说,美国将设法“寻求德国在一个欧洲安全体系内的重新统一”,美国“将设法推进联合国正在处理的裁军问题”,美国“愿意促进东方和西方间的接触”。不能忘记的是:不过在十一天以前,这同一位美国国务卿在美国退伍军人团年会上发表过另一篇演说。在这篇演说里,杜勒斯攻击和诽谤苏联的和平外交政策,表  相似文献   

19.
3.11与9.11也许有太多的机缘巧合。3.11发生在9.11后的第911天,它对欧洲的震撼丝毫不亚于9.11之于美国。9.11之后在反恐问题上出现了新老欧洲之说,9.11成了欧洲分裂的起爆剂。而3.11之后新老欧洲又在反恐中重新聚合,3.11反倒成了欧洲的粘合剂9.11之后,虽然欧洲各国喊出了“我们都是美国人”的口号,但是欧洲人只是把恐怖袭击视为“潜在威胁”,一些国家甚至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分裂”,形成了以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为代表的“老欧洲”反战派和以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新欧洲”…  相似文献   

20.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实际上是欧洲列强之间的“第一次世界性的战争”。交战双方的核心国——英国和法国,为争夺海上和殖民霸权在各大海洋上展开了一场大厮杀。现简述如下。在海上和殖民地,英法处处对垒马克思指出:自新航路开辟后,“跟踪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在西欧列强争夺海上和商业霸权的斗争中,英国先后打败了拥有“无敌舰队”的西班牙和“海上马车”荷兰。18世纪,法国成了同英国争霸的“主要的海上和商业强国”。争夺海上霸权同争夺殖民霸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时,英国和法国占有的殖民地,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