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老鼠的"吱吱"叫声与我们人类讲话之间的共同点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多。修改老鼠身上一个与语言关联的基因似乎会搅乱老鼠的交配呼唤。这个名为FOXP2的基因我们人类也有。自从我们人类与亲缘最近的现存亲戚黑猩猩以及那些落后于我们的高超发声能力(比如唱歌能力)的动物分离以来,这个基因发生过两次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猫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然而,现代人往往只是在谈到老鼠时才会想到它的存在,或者有如法国、英国、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猫作为观赏动物而列入家庭宠物的名单中。其实,尽管猫没有它的族兄族弟——狮、虎、豹那样威武凶狠,但是在整个人与动物的关系史上,它不仅在猫科动物中独占鳌头,而且就是在整个动物界中,也很难找到像猫这样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都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  相似文献   

3.
老鼠喜欢奶酪、鲨鱼从不睡觉、猫有9条命、大象害怕老鼠……关于动物有很多传统说法,但科学家研究发现,很多说法并不正确,甚至纯粹是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4.
猫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然而,现代人往往只是在谈到老鼠时才会想到它的存在,或者有如法国、英国、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猫作为观赏动物而列入家庭宠物的名单中.  相似文献   

5.
老鼠通常一闻到猫尿味就会躲得远远的,但是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感染了弓形虫(一种寄生虫)的老鼠却变得喜欢猫尿味了。更惊人的是,这恐怕正是弓形虫的一种巧妙计谋:弓形虫只有在猫的内脏中才能繁殖,所以通过帮助猫吃老鼠(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自然会把这种寄生虫传给猫),  相似文献   

6.
猫为什么要吃老鼠?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困惑不解. 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学教授穆勒博士经过多年探索,终于解开了这一长期困扰世界动物生理学界的谜团.穆勒认为,猫一旦不吃老鼠后,它们的"夜视"能力就会逐渐下降,最终变成黑夜里的"瞎猫".  相似文献   

7.
猫的天资聪颖,善察人意,体态俊秀,毛色艳丽,活泼可爱。自古以来,它一直是人们钟爱的家养伴侣动物之一员。 猫在野生时期以肉食为主,家养后仍爱吃老鼠、鸟类、青蛙等动物,连毛吞下也不会发生消化障碍。猫的身上总共有230~247块骨头、500块肌肉,比人类和某些动物还多。故而四肢运动频率快,奔跑时姿势就像一只正在追捕猎物的猛虎和猎豹一样。猫爪的钩朝后生长,因此上树容易下树难。位于高处时,不是滑下来而是直接跳下来。这与它发达的平衡系统和完善的机体保护机制有关:你是否发现,即使猫从房上四脚朝天地落下,也能够在瞬间迅速地转过身  相似文献   

8.
正唯一一只去过太空的猫——菲丽希缇的铜像最近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国际航天大学揭幕,超过1100人为这座铜像捐款。菲丽希缇并非是离开过地球大气层的第一只动物。1957年和1961年,苏联和美国分别把一只叫莱卡的狗和一头叫汉姆的猩猩送入太空,以研究微重力对哺乳动物身体的影响。在菲丽希缇之前,法国只把老鼠送进过太空。1963年10月,在包括流浪猫菲丽希缇在内的14  相似文献   

9.
100年前,在哈佛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一名年轻的学生正忙于观察一对对近亲交配的老鼠。当时,这个在校园里广为人知的“鼠人”的克拉伦斯·C·利图尔(Clarence Cook Little),正试图培育出第一例近交系实验室动物——一个拥有稳定且相同基因的老鼠品系。尽管他的教授认为这不可能,然而“鼠人”却成功了。今天,我们都得益于那些近交系老鼠繁衍的后代,正是它们帮助研究人员对众多的人类疾病找到了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动物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雄性动物常常为雌性配偶自杀。它们或者为了圆满完成性行为而在交配后立即死去;或者在交配后心甘情愿,也可能是无可奈何地让雌性配偶吃掉,充当雌性配偶养儿育女的营养食品;或者为了保护雌性顺利逃亡或保证家族繁衍而在“监狱”中自毁。这一场场悲壮而残忍的爱情故事,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将一句古谚改为:“一生中只要爱过一次,即便死去,也比一辈子没有爱过好”。动物行为学家饶有兴趣地研究了这~类可怜而又可敬的雄性动物,企图揭开雄性动物自杀性性行为的谜底。一澳大利亚有一种绰号叫“黑寡妇”的雌性蜘蛛…  相似文献   

11.
笔者养有一猫,皮毛绚丽,黄白相间捕鼠勤快,温柔可人,不料一日回家,昏迷在地,呕吐不止,遂送医急救。过了几天,猫总算大难不死,不料精神一反常态,碰到老鼠时往日的虎虎神威荡然无存,反而望鼠生畏,不敢再度问津,现出了"猫怕老鼠"的反常景观。原来这是猫吃了毒死的老鼠后的表现。老鼠的繁衍能力惊人。一只成年老鼠,年产5—10胎,每胎多只。幼鼠出世3个月又可产仔,子子孙孙呈几何数增殖。有人估算:一对田鼠产下的后代如能全数成活,只经四年,其家系可达1亿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9,(11):7-7
新几内亚的巴布亚岛因生活着众多的啮齿目动物而闻名于世,光是岛上的鼠科动物就超过57种。最近,科学家又在岛上的一个千米深的大坑里发现了一个“失落世界”,那里竟然栖息着许多以前只在科幻电影中才出现的动物:长着毒牙的蛙类、打呼噜的鱼类和体形看起来同猫一样大的老鼠。  相似文献   

13.
猫为什么要吃老鼠?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困惑不解。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学教授穆勒博士经过多年探索,终于解开了这一长期困扰世界动物生理学界的谜团。穆勒认为,  相似文献   

14.
探秘懒猴     
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奇异的灵长目动物——懒猴。这种动物有着柔软灵活的躯体和像铅笔一样纤细的胳膊,乍一看,你还以为它是一只老鼠或松鼠。然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的两只眼睛靠得非常近,还有它的手指甲和脚趾甲以及它的那个大脑袋都说明它更像是灵长类动物。确实,这种动物既不是某类动物的变种,也不是啮齿类动物,它的的确确是一种灵长类动物,与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带的丛猴和马达加斯加狐猴有亲缘关系。美国的灵长目动物学家奈克里斯,对懒猴进行了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5.
鼠年话奇鼠     
食蛇鼠 谁都知道,蛇是老鼠的天敌之一,但是在非洲的摩洛哥,有一种专门吃蛇的老鼠。它身上能分泌麻醉剂,使蛇的神经麻痹死去,然后食蛇鼠将其吞而食之。 食猫鼠 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家,生活着一种猫的克星——食猫鼠。它能从嘴里喷出一股具有麻醉性的唾液,使猫接触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把每一个农历年归属于一种动物, 叫作十二生肖,这十二生肖里除了龙这个传说中的海洋动物外,其他都是陆生动物。其实,在江河湖海里还生活着与这十二生肖对应的水生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水生动物中的十二生肖。老鼠斑老鼠斑是石斑鱼中的  相似文献   

17.
酒这东西,大概对各种生物都有诱惑力。动物中喝酒的"瘾君子"就大有"人"在。苏格兰一家酒店老板饲养的一只猫,平时以酒做为主要饮料。这只猫喝完酒后,既不耍酒疯,也不去睡觉。而是精神抖擞地捉老鼠。据酒店老板说,它已捉鼠2.1万多只,可能创下了世界纪录。蚂蚁中有一种褐蚂蚁,嗜酒  相似文献   

18.
曹维霁 《科学通报》1984,29(9):571-571
1981年至1982年期间,在过去工作基础上,我们继续对北京地区家畜动物进行弓形虫的检查,分别由当地猫和豚鼠分离到弓形虫三株。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供分离的动物为猫、狗、豚鼠和兔4种,均系我所动物室由当地实验动物供应站采购来。猫、狗系利用感染肺吸虫或肝吸虫死亡后的动物进行,每只均取心血做血清学检查,一部份同时进行弓形虫分离。豚鼠和兔进行有关检查前没有做过其它实验,每只先做血清学检查,然后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们要居住在宇宙空间,就必须在失重的环境中能生育后代。这可能吗?苏联人已进行了各种动物繁殖试验,以便找到这种可能性。苏联科学院奥列格·加津科说:“我们已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作过试验”。这是用宇宙卫星作为动物的家。在一次飞行中,果蝇拴着,它们的儿女象在地球上一样生长发育。加津科报导说:“用果蝇试验,一切正常。它们能够占领宇宙空间。”另一次用鱼卵试验也获得了成功。就是把地球上的鱼受精卵送入轨道,孵化正常。可是,用老鼠试验却未成功。苏联人在航行后对老鼠进行检查,没有发现胚胎。有一种理论乐观地认为:老鼠在宇宙空间中确实是怀了孕的,但由于硬着陆,使细小的胚胎被子宫吸收了。还有六十个鹌鹑蛋也送到了宇宙中。加津科认  相似文献   

20.
猫瞑夜视仪 提起夜视仪,就一定要提到猫.漆黑的夜晚.猫能清楚地观察老鼠的一举一动并敏捷地抓住它。 猫的眼睛为什么能在黑暗中看清东两呢?其原因存于猫眼的视网膜上具有网锥细胞和圆柱细胞.嘲锥细胞能感受白昼普通光的比强和颜色,圆柱细胞能感受夜间的光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