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图表     
《世界博览》2014,(21):10-11
1287亿美元9819万人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981 9万人次,出境旅游消费达到1287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入境游的害流就少得多了。1368美元/人中国不仅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人们消费更是高达1 368美元,约等于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消费额的3倍。中国人出境消费惊人《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旅游境内外用于购物支出比例约占57.8%如今,国人出境购物,不仅买奢侈品,日用品、快消品也是主要购买对象。其中既因为境内、境外价格落差,也因海外购物可享受退税,同时因中国银联在海外布点很多,极大地便利了国人出境刷卡消费。  相似文献   

2.
正1287亿美元9819万人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981 9万人次,出境旅游消费达到1287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入境游的害流就少得多了。1368美元/人中国不仅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人们消费更是高达1 368美元,约等于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消费额的3倍。中国人出境消费惊人《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旅游境内外用于购物支出比例约占57.8%如今,国人出境购物,不仅买奢侈品,日用品、快消品也是主要购买对象。其中既因为境内、境外价格落差,也因海外购物可享受退税,同时因中国银联在海外布点很多,极大地便利了国人出境刷卡消费。  相似文献   

3.
2016年6月,备受瞩目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即将开园.在上海加速向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挺进之际,上海旅游电商也迎来了无限商机. 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接待国内游客达27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达800万人次,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达360万人次,较往年均有上升.2016年,上海旅游业预期目标是全年接待入境游客81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0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89亿7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650亿元,游客满意度排名继续位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湘西州旅游业实现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全面增长,全年共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亿元左右,继续高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湘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的出境游市场迈入理性增长期。英媒称,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银联国际共同发布《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报告预计,今年中国出境游人数将同比增长11.5%、达1.33亿人次。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正迈入理性增长时期,未来5-10年稳定增长基本面不会变化。报道称,在出境游目的地方面,去年出境游仍以近程为主,港澳台占七成以上。在出国旅游目的地中,泰国、韩国、日本、越南、美国、新加坡、俄罗斯、澳大  相似文献   

6.
李强 《世界博览》2010,(17):35-35
"中国游客在海外旅行时住便宜的酒店,去最便宜的餐厅吃饭,但在购物的时候却很舍得花钱,这恰恰说明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不够强。"世界博览:为什么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时如此热衷购物呢?厉新建:主要原因是相对于13亿人口来说,每年5000万左右的出境旅游人次显然还是少数,因此,这5000万人次出境时可能承载为亲戚朋友代购的任务,碍于面子也可能"被迫"购买旅游纪念品作为回国后送给亲戚朋友的礼物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灰色模型对2012-2015年国内旅游需求规模进行了预测。通过计算,预测出2012-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每年以2亿人次左右的数量增长,年均增长率为9%。研究表明:中国国内旅游需求规模是不断上升的,国内旅游将呈现良好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包含人均GDP、居民消费指数、实际汇率变动和哑变量因素的中国游客赴日旅游需求理论模型,并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对2006—2015年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基于此,预测了未来中国公民赴日旅游需求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公民人均收入水平、CPI价格指数与实际汇率变动是决定中国游客赴日旅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可以解释以往大部分赴日旅游需求的波动现象;钓鱼岛危机、福岛核危机与日本签证政策调整是短期对旅游人数产生较大影响的突发因素,会造成赴日旅游人数迅速放缓或回落;日本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日本旅游产品也将更加多样,自由行比重提高;赴日旅游人次将平稳增长,游客重游率将继续提升,中国中、西部地区赴日旅游增长将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6,(1):1543-1549
构建了包含人均GDP、居民消费指数、实际汇率变动和哑变量因素的中国游客赴日旅游需求理论模型,并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对2006—2015年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基于此,预测了未来中国公民赴日旅游需求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公民人均收入水平、CPI价格指数与实际汇率变动是决定中国游客赴日旅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可以解释以往大部分赴日旅游需求的波动现象;钓鱼岛危机、福岛核危机与日本签证政策调整是短期对旅游人数产生较大影响的突发因素,会造成赴日旅游人数迅速放缓或回落;日本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日本旅游产品也将更加多样,自由行比重提高;赴日旅游人次将平稳增长,游客重游率将继续提升,中国中、西部地区赴日旅游增长将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居民出境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7月到2005年10月,对上海市700名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市旅委出境资料,对上海市居民的出境经历、出境特征、出游目的、出游方式和旅游地选择等行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上海市居民出境旅游行为特征.并根据调查数据对今后的旅游行为进行了预测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四川出境旅游市场的特征有:时间分布集中指数较大,但年际间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比较分散,出境旅游目的地集中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出境旅游市场以受教育程度较高、年龄结构在26~44岁之间、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成都男性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为主,多数为第一次出国旅游.出游目的以观光旅游为主,获得目的地信息的途径以网络为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四川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是非农业人口数和与出境旅游目的地空间距离.  相似文献   

12.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到亚洲旅游的总人次可达当年全球旅游人次的1/4。未来20年,亚洲将是世界上旅游发展最快的地区,亚洲将成为21世纪国际游客的主要目的地。同时,由于经济复苏,亚洲在21世纪也将成为各国游客的主要来源之一。 2O20年,中国将代替1998年排位第一的法国(中国在1998年排名第六位)成为国际上排行第一  相似文献   

13.
以1997—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收入水平的5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国内旅客人数和旅行社个数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国内旅客人数每增加1×10~6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会随着平均增加约12. 18亿元;每增加一个旅行社,国内旅游收入将平均减少0. 47亿元;对此,应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促进旅游市场结构升级,开发相关旅游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烟台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到烟台的国内外游客数量不断增长,游客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新变化,造成烟台中型以下旅游包车供求矛盾日益加剧.通过分析烟台旅游客运现状,包括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客运市场现状以及旅游客运车辆情况,发现了旅游包车存在车辆数量不足以及结构不合理这两个主要问题.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直线趋势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3种方法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旅游人次,根据调查所得到的比例确定了旅游旺季高峰期的旅游人次,并利用出行方式模型预测出各种类型等级车辆的数量,从而解决了旅游客运包车存在的问题,为旅游客运包车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入境旅游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金利 《科技信息》2010,(23):I0160-I0161
1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的强势劲头不断发展。1978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仅181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2015全球旅游报告》(UNWTO Tourism Highlights 2015 Edition)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达到11.33亿人次,国际旅游花费达12450亿美元。当年,旅游和旅行行业直接和间接提供2.76845亿份就业机会,占全部就业的9.4%。预计2015年,该数字将提高2.6%,达到2.83983亿份。至2025年,将年均提高2.3%,达到3.56911亿份就业机会,占总就业的10.7%。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WTTC首次预测,中国旅游产业对GDP贡献比,将超过美国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7.
1.现状 杭州作为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旅游业是杭州优势产业之一。近10年,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401.5万人次,旅游创汇21.85亿外汇人民币;接待国内旅客1.96亿人次,回笼货币178.55亿元人民币。 80年代中期,旅游业在全国悄然兴起,然而,绝大多数省、市对旅游业的产业性质和地位的认识尚未得到真正的解决。杭州这个老牌旅游城市,得益于西湖美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成为当时的旅游热点。来杭旅游人次从1984年的17.2万迅速增长到1988年的34.9万。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取1997-2012年度数据,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境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出境旅游人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边际弹性为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升值1%会导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增加3.7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会促使出境旅游人数增长2.27%.但在短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的影响不显著,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境旅游短期影响要小于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提出出境旅游国际影响力的概念,系统搜集近20年来中国出境旅游客流量、旅游支出以及2012—2016年中国出境世界130个国家旅游数据,以市场占比、增长贡献度为指标,测定中国出境旅游影响力的时空变化。结果发现:20年来,中国出境旅游的世界市场占比及增长贡献度不断提高,2010年后超越传统出境旅游强国,位居世界第一;目的地国家中,中国游客市场占比及增长贡献度较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市场占比在10%以上,增长贡献度在20%以上,空间聚集现象明显;中国出境旅游影响力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对日韩和东盟10国的影响力最大,对美国及欧洲、非洲部分国家有一定的影响力,对西欧、南欧、南美、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影响力一般。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乘用车与商用车保有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中国未来汽车保有量及其构成,分别采用Gompertz模型和线性外推模型对中国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保有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5—2.9亿辆和4—5.2亿辆,其中乘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且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在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2—2.6亿辆和3.5—4.8亿辆。商用车保有量在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0.33和0.47亿辆。在2030年之前,中国汽车保有率将快速提高,但是相比发达国家将始终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