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信仰问题与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对信仰、信仰危机、政治信仰进行界定。从现实上针对当今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认为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时,要取得实效,必须要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学界普遍注意到,秦王朝的短祚与它的暴政直接相关。但为什么秦王朝会毫无顾忌地实施暴政,这一深层的问题却一直未见讨论。该文认为,从秦汉思想转型的宏观背景看,导致秦暴政速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政治信仰建设的不完善,过分地宣扬个人集权主义和王权至上,导致了政治关系激化和政治局势的紧张。 相似文献
3.
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内驱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权威的“母法”。而现实中,宪法往往成为人们意识中的“空中楼阁”,这并非源自宪法的内容,而是没有树立好宪法信仰。培植宪法信仰是宪法信仰主体和对象的互动过程,一方面要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另一方面要努力制订良好的宪法。 相似文献
4.
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与信仰的研究现状来看,部分大学生对共产党、社会主义等缺乏常识性认识,对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信仰更是表现出漠视和不屑的态度,更谈不上以这种信仰为指导去献身社会主义事业了。当务之急,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生政治素养与信仰的培养,并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法律信仰的缺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障碍,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本文试图从多方面探索我国法律信仰的缺失原因,并对就如何培养法律信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培晓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4)
法律信仰既是公民的主观行为,也是一个客观行为,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就我国当前的现实而言,公民的法律信仰缺失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立法数量过多过快、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法律意识淡薄等。为此,文章从国外研究成果以及国外较为成熟的法律信仰培植经验出发,结合我国现实提出了培植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所谓信仰论政治中的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即通过权力对神人关系及其神圣性的垄断而展现出来的象征权力,它是经由宗教的、与非宗教的历史事件而逐步建构起来的。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来看,佛教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发展与变迁,充分展现出了佛教信仰之神圣系统是如何进入王权的统治秩序,又如何通过王权的运作机制,成为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建构的神圣性基础,从而重新塑造了国家统治及其权力秩序的合法性,具有一种普遍性的公权力之合法性的超越特征。可见,佛教信仰的实践及其表达,一旦与国家权力及其制度紧密整合,便会具有了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之信仰特征。就此而言,南诏大理国时期对于佛教信仰之推崇及其权力运作机制之中对佛教信仰的最大依赖,实际上就是这种信仰论政治之意义在佛教信仰中的具体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8.
陈思嘉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0,(Z2):24-26
宗教发展在农村地区发展日益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民生活生产。农民群体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出现经济增长和精神文明发展不相协调的脱轨现象,这使得其主观心灵难以承受生活和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和现实困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宗教教会在一方面填补了农民信仰方面的缺失,通过对教义的申明,造成教民对其中神灵力量的崇拜,从而对信教农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以改变,对农民精神信仰结构和乡村文化体系都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的行为是受其信仰和人生现支配的.本文试从党的信仰教育、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与行为教育之间的关系入手,结合社会及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阐述加强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传播中,女性常被媒介忽视其作为社会人的主体价值.通过对重庆四家都市类报纸的分析可以看出,女性被媒介集体无意识地视为附属,其表现在新闻用词和新闻版面设置等多个方面.而以女性为目标受众的女性报纸<新女报>同样在忽略女性,女性俨然成为报纸商业化利润追求的商品.本文旨在通过重庆报纸女性媒介话语权缺失现状的阐述和分析,积极探讨幕后原因及实现女性媒介话语权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信仰不是完全能消除的东西。政治信仰也不例外,它对政治统治和政治文明的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政治信仰危机是社会结构变迁、现实生活变革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结果。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重视和加强公民的信仰教育,才可能实现政治信仰 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王晓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6):72-75
政治信仰对作为个体的人,特别是有着文学信仰的文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政治信仰对何其芳创作风格有重要影响。在毛泽东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何其芳选择了文艺从属于政治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彻底屈服于政治信仰,使他无法跳出樊笼而寻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文学体制。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的信仰教育弱化问题主要表现为:信仰教育的客体对信仰教育的认识模糊、态度淡漠、主流信仰状况不容乐观,信仰教育主体的意识不强,信仰教育的内部机制不协调等;信仰教育弱化问题的成因,主要归结为社会大环境等宏观因素,以往信仰教育的误区以及评价体系等中观因素,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等微观因素;解决信仰教育弱化问题主要从提高对信仰教育的认识,把握信仰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创新信仰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做起。 相似文献
14.
15.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的新媒体教育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面对着信息时代的社会,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发生变化。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捷之余,同时作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的形成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加强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已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并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这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要适应新的教育革命,转变思政课教学理念、大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搭建新媒体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对大学生的新媒体教育,变挑战为机遇,化不利为有利,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马祥甸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6-9
随着社会化网络和网络社会化的发展,当下高校已面对着一个全新的信息媒介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特征,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媒介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欧斌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1):142-144,153
新媒体在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及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对大学生的教育步伐缓慢,大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高校教师和工作人员,最重要的是充分把握好和运用好新媒体,创新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9.
陶先林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1):6-8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党的领导是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保障.因此,要认真做好几方面工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加大民主政治建设力度;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重要阶段,新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尚不完善,以至于出现了普遍的道德信仰危机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表现在经济、社会、政治、教育等方面.解决当前道德信仰危机的对策主要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合理的社会道德奖罚机制,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