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渗透胁迫下外源多胺对水稻幼苗多胺及多胺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早籼32号为材料,研究渗透胁迫下外源多胺对水稻幼苗多胺及多胺氧化酶(PAO)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根系中游离态PAO、结合态PAO活性及Put、Spd、Spm含量呈上升趋势,外源Put明显促进游离态PAO、结合态PAO活性及Put、Spd、Spm含量的上升,结合态PAO活性是游离态PAO的9.8~15.65倍.通过相关分析得出:Put、Spd、Spm含量与游离态PAO、结合态PAO活性及游离态PAO与结合态PAO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制备Rh/CeO2催化剂。通过粉末X线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表征。以苯甲醛和乙酸铵的还原胺化反应为模板反应,考察Rh/Ce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Rh/CeO2催化剂具有多孔结构,且其在醛的还原胺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在反应温度为50℃、H2压力为0.1 MPa、乙醇作溶剂、n(乙酸铵)∶n(苯甲醛)∶n(Rh/CeO2)=50∶10∶0.1时,苯甲醛的转化率为100%,苄胺的产率为88%。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依旧可以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在优化条件下,系列苯甲醛均可选择性地还原胺化得到相应一级胺。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相催化氢化反应,以葡萄糖和甲胺为原料,兰尼镍为催化剂,制得了N-甲基葡萄糖胺,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收率达75.5%.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秋刀鱼(Cololabis saira)肉中生物胺产生菌的产胺特性,有效控制生物胺含量,采用改良的Niven's生物胺筛选培养基,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和VITEK 2 Compact System,对秋刀鱼肉中产胺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不同温度(4、25℃)条件下产胺菌的产胺能力及生物胺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从秋刀鱼肉中分离鉴定的14株产胺菌分别为摩氏摩根菌、产酸克雷伯菌、阿氏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植生拉乌尔菌、抗坏血酸克吕沃尔菌、粘质沙雷菌、日沟维肠杆菌、肠杆菌属、变性杆菌属、中间克吕沃尔菌、彭氏变形杆菌、拉氏普罗威登斯菌、蜂窝哈夫尼亚菌;在4℃条件下,所有产胺菌产胺能力均较弱(11.55~244.75 mg/L);在25℃条件下,产酸克雷伯菌、肠杆菌属的产组胺能力较强,分别为9 889.75,2 891.15 mg/L。结果提示,可通过抑制产酸克雷伯菌、肠杆菌属生长控制秋刀鱼肉中组胺等生物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三甲基氯硅烷硅烷基化试剂,在三乙胺的存在下,于甲苯中回流,研究了一些芳香族多胺的硅烷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6.
胺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再生型分离技术.该技术主要的优势是: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价值高,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对胺法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评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认识论的观点出发,指出对胺的碱性认识必须先从气相入手再到液相,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讨论了脂肪胺芳香胺和氨的碱性强弱顺序;指出用铵正离子比用胺、用静电溶剂化比用氢键解释胺的碱性强弱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8.
催化胺化法合成2,2,6,6—四甲基—4—哌啶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善于,2,6,6-四甲基-4哌啶酮催化胺化合成胺阻胺光稳定剂中间体2,2,6,6,四甲基-4-哌啶胺的研究。文中选用2骨架镍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原料摩尔比、原料纯度等对反应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2,2,6,6-四甲基-4-哌啶胺产率可达94.5%,实际收率82%。  相似文献   

9.
以一异丙醇胺及环氧丙烷为反应原料,研究了二异丙醇胺合成反应的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及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植物体中多胺代谢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胺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各种环境胁迫的响应.综合介绍了多胺的生物合成,多胺的转运与降解过程;同时总结了植物体中多胺功能的研究方法,并对多胺研究的发展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考查稀土配合物的特殊性能,合成了间溴苯甲酸与钪(Ⅲ)、钇(Ⅲ)、镧(Ⅲ)、钆(Ⅲ)的四种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LnL_3(Ln=Sc,Y,La,Gd;L=3-BrC_6H_4COO).这些化合物均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可溶于二甲基亚砜.摩尔电导数据表明它们是非电解质.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研究,确定稀土离子与羧基为对称的双齿配位.这些配合物的荧光为L~*-L型荧光,不是稀土离子的特征跃迁,而是稀土离子微扰的配体的电子跃迁.差热—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热稳定性较好,并给出了熔点.氧化分解失重与计算值相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合成了肉桂酰苯并-15-冠-5与NaI,KI的新固体冠醚络合物,并通过测定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熔点和热分析谱图确定了它们的组成。  相似文献   

13.
以铱配合物为载体,对铱配合物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文献检索,统计分析铱配合物专利申请的国内外情况、省市分布、专利的申请人和发明人、IPC分类、学科分布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对铱配合物专利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铱配合物专利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转化策略,为铱配合物的专利技术创新提供了参考,对未来铱配合物的专利申请和技术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Cu(I)、Co(I)、Ni(I)的N-磷酰化丙氨酸(DIPPAla)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PS、电子光谱以及热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Cu与DIPPAla的羧基形成四配位结构,而Co、Ni则与羧基及水形成六配位结构.热分析实验表明,三种配合物的分解温度相近,但Cu配合物的分解活化能更高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为寻找低毒高效的抗癌金属配合物,本文合成了多种由生物大分子配位的金属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原子吸收等方法对配合物的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验配合物的形成,用MTT法考察了他们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所试化合物优于或相当于顺铂和MTX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DFT方法,在6-31G,6-31G(d),6-31+G(d),6-31++G(d,p)基组水平上,对肌醇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找到7种稳定结构:一种单氢键结构、五种双氢键结构和一种三氢键结构.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络合物在不同基组水平上的相互作用能,并对其进行了基集超位误差(BSSE)校正和零点振动能(ZPVE)校正.此外,采用Onsager溶液反应场模型,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络合物的构型及相互作用能进行研究,发现溶剂化使络合物的结构及相互作用能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7.
以高等植物菠菜为对照,对管藻目绿藻刺松藻和假根羽藻叶绿素蛋白复合物的PAGE分离方法进行了优化。选择SDS,DOC,DMG和TritonX-1004种去污剂在不同的浓度、比例及增溶时间条件下,对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电泳分离条件做了部分改进,提高了分辨率。  相似文献   

18.
在乙醇水溶液中首次合成了五种新的铜、锌吲哚羧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以及摩尔电导测定等,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讨论了其成键特性,并采用小麦芽鞘切段伸长法测定了配体及相应配合物的活性,发现配合物的活性比配体有显著提高,最后讨论了配合物的成键特性对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甲基苯甲酸铕与氮杂环配体配合物的喇曼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具有强荧光的甲基苯甲酸铕与1,10-二氮杂菲和甲基苯甲酸铕与2,2-联吡啶等形成的6个配合物的喇曼光谱。羧基阴离子的反对称伸缩振动(Vas(COO))和对称伸缩振动(Vs(COO))谱带是带肩峰或明显分裂的宽带。喇曼光谱说明这类配合物中羧基同时存在多种配位方式,这与它们的晶体测定结果一致。振动光谱还说明Eu(m-MBA)2NO3phen和Eu(0-MBA)2NO3phen配合物中硝酸根是双齿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叔丁基杯[6]芳烃及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羟基氢被乙酸乙酯或乙酸甲酯取代的衍生物;进而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这些杯芳烃与碱金属钾、钠等离子所形成的四种未见报道的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先谱、核磁共振、等离子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得出相应的固体配合物组成,还简要讨论了四种固体配合物的可能的形成机理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