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生豪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最重要的译者之一。他在向中国译介莎士比亚及其著作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将以对《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中的独白的翻译为例。通过对比朱生豪和梁实秋两位翻译大家对这一独白的不同译本,本文旨在分析朱生豪在创作最接近原文,最自然的译文中所做的努力,及这些努力在其翻译原则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邱蕴琛 《科技信息》2010,(7):199-199,56
本文从朱生豪的生平入手,对朱生豪先生在艰难困苦中矢志译莎之动力进行探讨。兴趣、爱国思想、经济窘迫皆是朱氏译莎之原动力。对莎剧的热爱是其翻译的动力,内在因素,“经济”和“爱国”起到了推动和激励作用,是外在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莎剧翻译看朱生豪的翻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科技信息》2009,(19):155-155,85
翻译思想是翻译家对翻译经验的高度提升和高度认识,反过来又指导翻译实践,由此获得新的经验。翻译的能产性可以被理解为翻译思想对翻译风格,翻译技巧及策略的影响。本文从朱生豪的译莎背景,以及他在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过程中采取的策略,技巧等方面探索朱生豪先生的翻译思想和理论。从而指导我们今后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4.
朱生豪和梁实秋都是著名的翻译家,都为莎剧的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社会背景,所以译文的风格也大相径庭。相比较而言,朱生豪采取了意译的方法,而梁实秋采取了直译的方法。换言之,朱生豪的译本是以中国文化为导向,而梁实秋的译本是以西方文化为导向的。本论文运用阐释学理论和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详细分析了莎剧两个中译本,体现了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自1921年田汉首译《哈姆雷特》至今,中国莎译已有了将近80年的历史,其中朱生豪的译本最为脍炙人口。朱生豪所译莎剧是中国莎士比亚翻译史上的杰作,但是朱译本在总体上还存在着两大不足。从朱译莎剧的得失入手进行研究有助于指导我们今后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6.
以朱生豪的Hamlet汉译本为个案,通过描述译者的翻译目的、审美标准及创造性叛逆策略,分析如何介入译本,从而进一步认识朱生豪的翻译艺术,同时指出,译者的主体能动性介入决定了其对原文的解读方式和表达形式,译文延伸了原文的生命,译者借翻译实现了其艺术价值观和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7.
周文 《科技信息》2007,(22):127-128
本文从分析一代翻译楷模朱生豪的生平和译作入手,探究其"志在神韵"的翻译观,他在中国翻译思想史上所起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以及他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朱生豪和梁实秋两位翻译大家的《莎士比亚全集》译本的比较,通过对照英文原著,指出了译者的一些误译或错译,论述了英译汉过程中词义的确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邓艳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1):118-120
朱生豪和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大家,他们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原文本和译者的前理解,同时,作为译者,他们又可以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决定自己的策略。可见,译者主体性是译者主体受动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充分肯定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神似"理论是我国传统译学的重要内容。众多学者如陈西滢、曾虚白都曾对其对"神似"进行过探析,译莎巨匠朱生豪也曾贡献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文拟从陈、曾二位各自的论点为参照系,并结合朱氏的译莎实践及翻译原则,来深入探究朱生豪"神韵观"的基础部分和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武世花 《镇江高专学报》2011,24(1):21-24,33
梁实秋是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凭个人之力将<莎士比亚全集>译成中文的翻译家,他抱着"存其真"的态度,力求向中国读者展现莎士比亚著作的原貌.他的翻译从语言、文化、文学等方面均体现出杂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英国文学史上,莎士比亚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和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莎翁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莎士比亚在创作哈姆雷特时的确是尽了他最大努力去真实地反映生活,但其所生活的历史时代及其在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个人性别立场决定了他的男权视角。正是那个时代对女性狭隘的认识,以及莎士比亚作为男人这一事实本身,使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限制、贬低,乃至歪曲。当我们怀着继承与批判的精神分析哈姆雷特中的女性形象时不难发现,她们身上深深地烙着时代印迹及莎翁自身情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13.
徐层珍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0):133-136
翻译是涉及多种语言的文化交流活动。翻译要达意传神,同时还必须兼顾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兼容。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译作。其翻译策略和方法至今仍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传奇剧的研究状况与“莎学热”本身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反差。就目前国内外对莎士比亚传奇剧的研究现状看,虽然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莎士比亚整体研究相比而言,仍很不相称。因此,用全新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用多种方法对其作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仍十分必要,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围绕沙士比亚擅长用借来的情节作为创作的基础来造就他的伟大文本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指出莎士比亚对李尔故事的艺术改造过程正是他对原材料陌生化的过程,并认为这种陌生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故事结局的悲剧性处理;对葛罗斯特次要情节的安排;对李尔愤怒起因的改造;暴风雨一场的设计。这一过程正好体现了莎翁创造的一个混乱不堪、混沌一片的艺术世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世纪末感受的创作意向。  相似文献   

16.
戏剧中的丑角和其它角色一样是对现实人物的扮演和模仿,具有极强的功能性。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入手研究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中小丑角色的伦理功能。在《李尔王》中,小丑角色的伦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以滑稽幽默的言语针砭人物的非理性举动,以犀利的批判声讨人物背离美德的行为,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承载道德构建的任务等。莎剧中小丑通过滑稽表演,既批判嘲讽了现实中的种种罪恶现象,又表现了莎士比亚美学立场和道德选择,带有浓重的道德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7.
林威 《科技信息》2012,(23):245-245
Hamlet,the first of the great tragedies,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Shakespeare’s most popular play on the stage,for it has the qualities of a "blood-and-thunder" thriller and a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 of life and death.The play opens with Hamlet,Prince of Denmark,appearing in a mood of world-weariness occasioned by his father’s recent death and by his mother’s hasty remarriage with Claudius,his father’s brother.Shakespeare is good at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s,controlling the languages,and he is a master to arrange the scene of drama,as well.He knows how to make use of an earlier scene in the later scene.I will explain it from the the death of Polonius and the scenes of Ophelia.  相似文献   

18.
孟健 《科技信息》2011,(5):I0176-I0176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译文会有所体现。本文以莎士比亚sonnet 18为例,浅析了译者主体性在该诗的三种不同译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