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电Higgs粒子在2HDM模型中具有不同于标准模型的显著特征,寻找带电Higgs粒子是验证2HDM模型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计算了两个光子的碰撞过程γγ→tb-H-的最低阶(树图级)的散射截面,讨论了散射截面与模型参数tanβ和带电Higgs粒子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当模型参数tanβ在5~40时,散射界面的数量级可达10-2pb;而带电Higgs粒子的质量大致在100~400GeV。  相似文献   

2.
带电Higgs粒子在2HDM模型中具有不同于标准模型的显著特征,寻找带电Higgs粒子是验证2HDM模型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计算了两个光子的碰撞过程γγ→t-bH-的最低阶(树图级)的散射截面,讨论了散射截面与模型参数tanβ和带电Higgs粒子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当模型参数tanβ在5~40时,散射界面的数量级可达10-2pb;而带电Higgs粒子的质量大致在100~400GeV.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标准模型下计算了两个光子的碰撞过程中产生top夸克对和一个附带的中性Higgs粒子的最低阶的散射截面.该过程从理论上可以在新一代的线性对撞机上实现.ttH的产生是探索中性Higgs粒子和Top夸克耦合与Higgs粒子质量关系的唯一的直接途径.讨论该过程对于理解higgs-top耦合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当质心能量的取值在0.5~2 TeV之间,而Higgs粒子的质量在120~200GeV时,其散射截面大致在1~3 fb之间.在实验条件达到相应的条件时,利用理论计算结果能为实验上寻找Higgs粒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标准模型下计算了两个光子的碰撞过程中产生top夸克对和一个附带的中性Higgs粒子的最低阶的散射截面.该过程从理论上可以在新一代的线性对撞机上实现.ttH的产生是探索中性Higgs粒子和Top夸克耦合与Higgs粒子质量关系的唯一的直接途径.讨论该过程对于理解higgstop耦合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当质心能量的取值在0.5~2TeV之间,而Higgs粒子的质量在120~200GeV时,其散射截面大致在1~3fb之间.在实验条件达到相应的条件时,利用理论计算结果能为实验上寻找Higgs粒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标准模型中存在一个物理的中性Higgs玻色子,许多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也都预言了中性或者带电的标量粒子.这些新的粒子能在现在和将来的高能对撞机上产生与标准模型中不同的信号.一般来说,因为标准模型中没有带电的Higgs玻色子,所以在未来的高能对撞机上发现了带电的Higgs玻色子或者带电的类Higgs玻色子,无疑就是发现新物理存在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在top夸克双Higgs模型(T2HDM)下,利用形状因子光锥求和的新结果,讨论Higgs玻色子对遍举衰变B→K(*)l+l-的分支比和前后不对称的贡献.在所考虑的参数空间内,通过理论计算发现:(1)包括新物理的贡献后,有效Wilson系数中元素A7,A9和A10的符号仍然保持不变.(2)考虑形状因子的误差后,衰变B→K(*)l+l-的分支比能够对荷电Higgs玻色子的质量给出很强的限制,质量大约是350 GeV的荷电Higgs玻色子是实验所允许的.(3)中性Higgs玻色子的效应有可能在衰变B→Kl+l-(l=μ,τ)的前后不对称中观察到.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标准模型下对双光子碰撞产生τ τ-的弱电辐射修正--包括虚修正和软光子修正的计算,得到了单圈修正下γγ→τ τ-过程的散射截面,并讨论了树图和单圈弱电修正下散射截面随质心能量s的变化关系的比较.本项研究对实验测量单个Higgs粒子产生的背景的分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标准模型下对双光子碰撞产生正负μ子对的弱电辐射修正--包括虚修正和软光子修正的计算,得到了单圈修正下γγ→μ μ-过程的散射截面.并在较大范围内给出了树图和单圈弱电修正下散射截面随质心能量√s的变化关系.此结果对双光子碰撞产生Higgs粒子的测量背景扣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具有局部B-L规范对称性的最小超对称模型扩展(B-LSSM)中,通过有效位势方法,对Higgs粒子质量进行了单圈辐射修正和数值分析.依据Higgs粒子理论质量和实验数据,对B-LSSM的相关参数进一步地限制,约束参数空间,从而使B-LSSM的参数空间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锥求和规则得到的形状因子,在标准模型和top夸克双Higgs模型(T2HDM)下计算新物理对衰变过程Bu+→π+l+l-Bu+→p+l+l-(l=e,μ)的分支比和前后不对称的贡献.从数值计算结果发现,新物理对这些衰变过程的分支比的贡献不是很大,理论预言与标准模型下的结果符合得很好.top夸克双Higgs模型下新物理对前后不对称的影响很小.对Bu+→π+(p+)l+l-衰变过程的较低双轻质量区域内双轻不变质量分布和前后不对称的精确测量,将有助于区分标准模型和新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1.
在顶色辅助的人工色(TC2)模型框架下,研究了中性Top-pion介子∏0t和带电Top-pion介子∏±t的联合产生过程e-γ→e-∏+t∏-t和e-γ→ve∏0t∏-t.研究表明在TC2模型合理的参数空间内,其产生截面可达到100-101fb的量级,在未来的高能直线对撞机上可产生足够多的事例.因此,这两个过程为我们在将来的高能直线对撞机上实验中探测Top-pion介子和检验TC2模型提供了良机.另一方面,这两个过程的散射截面比最小超对称下的类似过程大一个量级.因而,我们很容易把Top-pion介子同MSSM下产生的Higgs玻色子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TC2模型是高能物理研究热点之一,而top-Higgs粒子是TC2模型的一个特征粒子.文章对top-Higgs为中间态的在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顶夸克对产生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数合理的参数空间内,这个过程的散射截面和标准模型顶夸克对产生截面的比值达到了1%的量级,修正效果比较明显.因此,这个反映...  相似文献   

13.
2012年7月,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CMS与ATLAS实验组相继宣布发现了质量在125GeV附近的新粒子.其后,基于更多的数据和更深入的分析,CERN于2013年3月14日发表声明:“新的结果表明CERN发现的粒子是Higgs玻色子”.在简要回顾标准模型Higgs的理论以及在LHC之前的寻找结果之后,我们将结合近年来参-9CMS实验及Higgs寻找的工作经历,详细介绍LHC上Higgs玻色子的发现历程,以及对Higgs质量、耦合、自旋、宇称等性质的测量现状.  相似文献   

14.
带有单个电荷和双电荷的希格斯玻色子(H±和H±±)是希格斯三重态模型中的特征粒子.主要研究在高能直线对撞机上带电的希格斯玻色子与W玻色子的联合产生过程:e+e-→W+H+H--.计算了该过程的产生截面、末态粒子的横动量和快度的分布,并分析了标准模型的背景.结果表明,产生截面在一定的参数空间内可以达到几个飞靶的量级.只要带电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不是很大,在未来的高能直线对撞机上实验中可以通过该过程探测到这些带电希格斯玻色子的信号.  相似文献   

15.
在标准模型 (SM )中 ,人们预言存在一种基本的标量粒子 :Higgs粒子 ,利用Higgs场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使规范粒子获得质量 ,并利用汤川耦合方式使费米子获得质量 .但是 ,至今SM所预言的Higgs粒子在实验上还没有找到 .另外 ,SM中的Higgs部分还将导致理论的“平庸性”和“不自然性”等问题 .因此 ,目前多数理论物理学家深信 ,在更高的能标下 ,SM所描述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粒子性质可能不再完全正确 ,会有新的相互作用和物理现象出现 ,SM只是某种更基本理论的低能有效形式 ,可能存在超出SM的理论 (通称新物理 ) .一些物理学家提出了电弱对…  相似文献   

16.
TC2模型是受人关注的新物理模型之一,但此模型的正确性需要高能物理实验来检验.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即将投入运行无疑为此模型的检验提供了契机.对TC2模型的中性特征粒子top-Higgs在LHC上单体产生的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合理的参数空间内,这个过程的散射截面能够达到数十个pb的量...  相似文献   

17.
在伴有右手中中微子的SU(3)C×SU(3)L×U(1)X(331)模型框架内讨论了Higgs粒子产生过彻e^+e^-→ZH.结果表明,当新粒子Z'的质量接近质心能量时能对该过程产生明显的修正.在该模型合理的参数空间内,过程e^+e^-→ZH的总产生截面σ与标准模型(SM)相应值的偏差大于5%,应该能在未来的高能直线对撞机实验中观测到。  相似文献   

18.
小Higgs模型是高能物理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最初的小Higgs模型却与弱电精确测量存在着矛盾,因此,人们引入了T宇称。T宇称要求近似守恒或者有着非常小的破缺。这里利用宇宙学观测量对Littest Higgs模型中的T宇称破缺参数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园偏振光子和极化电子的γ e→H e反应,发现电子的散射截面在向后方向有尖锐的峰值,提出了利用该过程探测Higgs粒子的新建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锥求和规则得到的形状因子,在标准模型和top夸克双Higgs模型(T2HDM)下计算新物理对衰变过程Bu+→π+l+l-和Bu+ρ+l+l-(l=e,μ)的分支比和前后不对称的贡献.从数值计算结果发现,新物理对这些衰变过程的分支比的贡献不是很大,理论预言与标准模型下的结果符合得很好.top夸克双Higgs模型下新物理对前后不对称的影响很小.对Bu+π+(ρ+)l+l-衰变过程的较低双轻质量区域内双轻不变质量分布和前后不对称的精确测量,将有助于区分标准模型和新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