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清代广西伏波庙的地理分布及其相关传说,表明了民间社会对东汉马援征交趾史实的一种集体记忆。伏波庙集中分布在桂东北、桂东南及桂西南地区,大体上与马援南征路线相吻合,形成了一个以马援为主神的祭祀圈,折射出汉文化自北向南传播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横县伏波庙是当地民众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乱安民、疏河通航的功绩而立的.伏波庙会活动是横县乃至岭南壮族民众民间信仰、宗教文化以及文化生活的反映,对国内外游客存在一定的吸引力.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探讨开发伏波庙旅游资源、改善旅游环境的策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潇  刘荫凉 《科技信息》2013,(11):206-206,259
公元1世纪时,隶属于东汉王朝的交趾地区爆发了二征起义。马援奉命平定了这次起义,并对交趾地区进行了一些改革,加速了越南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影响深远。为纪念名将马援,自东汉以来,中越两国建有多座马援信仰的崇祠。伏波将军马援庙作为历史文化遗迹将成为我们研究中越关系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虽然还只是1月,印度安得拉邦已是夏季了。此时,我访问了印度南方的这个美丽的地方。安得拉邦人大都信仰印度教,在首府海得拉巴,我们参观了印度教的比拉庙。这儿的比拉庙是印度最大的比拉财团在1966年投资兴建的。它建在一座山顶上,东面是侯赛因湖,四周被许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环绕着。湖光山色,秀丽幽美。整个比拉庙都是用清一色的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庙的前半部呈现南印度风格,后半部则为北印度风格。据说修建比拉庙的工匠们大都是修建泰姬陵的后代。比拉庙中间竖立着一根大铁柱,乍一看我以为是旗杆,后来导游告诉我说那是男子生殖器的象征。印  相似文献   

5.
中庙位于巢湖北岸,古往今来,皆称"湖天第一胜境".中庙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可谓中国古代临水建筑的"极品".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历代是屡废屡修,历代工匠对自然环境都是极为尊重,也对变迁的环境进行了动态的弥补和修缮,中庙是历代工匠智慧的结晶.这种师从自然、物化自然的营造技法和设计思想是中庙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广西毛南族传统信仰地方保护神三界公,三界庙是供奉三界公的庙坛.三界庙是毛南族分龙节不可分割的空间要素,也是分龙节重最要的历史遗存,以及分龙节文化最重要的物化表征之一.目前,广西毛南族地区的三界庙已基本无存,从分龙节保护的完整性、原真性、可持续性出发,亟须采取保护古三界庙遗址,规划建设新三界庙暨分龙节博物馆、分龙节文化景区,依托三界庙举办群众文体活动、分龙节民俗活动,对三界庙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等措施,保护和开发利用三界庙.  相似文献   

7.
东汉的皇宫宿卫体系是在继承西汉皇宫宿卫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而形成的。东汉皇宫多层宿卫体系非常严密、宿卫军权高度集中,这利于东汉皇权的集中和强化。然而,东汉后期,随着外戚和宦官势力的不断膨胀,他们为把持国政,都争相把控制皇宫宿卫力量作为争夺权势的强力后盾,使东汉皇宫多层宿卫体系成了外戚和宦官削弱和控制皇权的凭借。  相似文献   

8.
东汉的皇宫宿卫体系是在继承西汉皇宫宿卫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而形成的。东汉皇宫多层宿卫体系非常严密、宿卫军权高度集中,这利于东汉皇权的集中和强化。然而,东汉后期,随着外戚和宦官势力的不断膨胀,他们为把持国政,都争相把控制皇宫宿卫力量作为争夺权势的强力后盾,使东汉皇宫多层宿卫体系成了外戚和宦官削弱和控制皇权的凭借。  相似文献   

9.
"活见鬼"什么意思?现代词典解释,喻意事情离奇古怪,不可理解。在中国盗墓史上,"活见鬼"现象不止出现过一次,是真的有鬼,还是其他原因?首推的"活见鬼"是汉高祖刘邦的长陵被赤眉军(把眉毛抹成红色作为标记,得名)掘开后,同陵异  相似文献   

10.
庙祭民俗在传统庙会的形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传统庙会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但成为传统庙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传统庙会大都是以相应的庙祭民俗作为其不断存续发展的保障。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中曾一度消失的庙祭民俗,在现代新兴庙会中得以再现。北京五显财神祭祀在当今北京莲花池庙会的再现,不但赋予了庙祭民俗更多的娱乐性,而且庙祭民俗的再现,成为对民间传统文化加以展现或应用的一项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五代马楚国的马殷在长沙市修建了开福寺,崇信佛教禅宗中的临济宗。是想借此为长年征战赎罪而祈福,也是为晚年享乐开辟新场所,更是为驯服老百姓寻找“牧师”。  相似文献   

12.
钟在中国的历史特别古老而悠久。早期的钟,是帝王贵族的乐器,逐渐用于祭祀,后来进入山林寺庙。随着时代的变化,钟声的内涵具有了丰富性和多样性。钟声或昭示时间,或造成幽静境界,或显示一种庄严性,等等。诗人借钟声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诗,表达思想,抒写感情,使其具有现实内容和人生意义,以及艺术品格或宗教品格。古代诗歌中的钟声,把我们的心灵牵引到历史的远方。  相似文献   

13.
周融冰 《西藏大学学报》2005,20(3):40-44,39
雍正朝基本上继承了康熙末年的治藏政策,在推行政教分离制扶持西藏地方世俗贵族掌政方面保持了延续性。雍正帝借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之机,取得了对西藏外围地区的直接控制权,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直接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西藏局势,雍正一朝又在很大程度上对原有政策进行了调整,从而把清朝的治藏事业不断地推向了前进。在以往的有关清朝治藏政策的研究中,对雍正时期的治藏政策多有涉及,但缺乏对雍正朝治藏政策的深入探讨和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4.
内庙是设于宫禁之内的皇家祖庙,清朝的内庙,是由京城的奉先殿、寿皇殿、安佑宫和热河避暑山庄的永佑寺等多所供奉祖先的神殿组成,内庙在祭祀时行"家人之礼",实为皇族家庙,有常祭、荐新和告祭等祭祀方式,与作为国家宗庙的太庙有明显的礼仪差别。  相似文献   

15.
曹操"挟天子"只可让少数诸侯服从其令归顺朝廷,却难以命令多数诸侯。主要原因有六:汉朝天子的合法性权威丧失殆尽;皇朝更代的五行学说让天下人从心理上感受到汉朝即将灭亡;曹操汉相身份受到天下人的质疑;天下诸侯都拥有私人军队,都在积极建立自己的霸业;社会志士多在寻找新的主人建功立业而非拥汉;次等君臣关系的固化形成了新的利益共同体。曹操"挟天子"也产生了集团内部拥汉派反对他代汉的严重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韶关地区是佛教尤其是禅宗弘法和传播的重要策源地与据点,境内历代寺院遍布.在这为数众多的寺院中,南华禅寺、东平山正觉寺、云门寺以及月华寺、大梵寺、灵树寺、双峰寺、别传寺等,是禅宗的重要道场,在禅宗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禅祖庭南华禅寺的兴衰沿革历史,充分说明了寺院兴衰“全维系于嗣法”,得人则兴,失人则废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明太祖即位不久,中亚帖木儿主动遣使来贡,明太祖采取了遣回撒马儿罕人,与之友好通商的政策,并接连派使臣回访,后来由于帖木儿扣留明使,并企图东侵中国,使双方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汉代《诗经》学的兴起以四家诗的出现为标志,而四家诗出现的时间基本是在文帝世或景帝前.在兴起的过程中,汉代《诗经》学呈现出治《诗》学者专门化、四家《诗》学师承渊源相同、四家诗存在着不同的流传地域、四家说《诗》要旨和方法相同等一系列特点.  相似文献   

19.
清乾隆帝六下江南,大运河沿线的行宫建设空前繁荣.通过南巡期间乾隆帝御制诗中与南巡行宫相关内容的探讨,从精神层面对南巡行宫展开研究,分析了有关南巡行宫营造的文化背景、审美格调、思想内涵、宗教信仰等相关主题;探析了乾隆帝审美情趣在南巡行宫建设中的体现,包括崇尚儒家文化、对文士儒雅气质的倾慕、对武备和宗教的重视等,以及对南巡行官建设的多种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清朝是服饰发展的顶峰时期,其腰带的艺术装饰非常盛行,上至皇帝、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腰带的应用也非常具有时代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采用资料分析法和实物考察比较法,研究晚清时期腰带的艺术概况,分析帝王百官用腰带以及男子用腰带、女子用腰带、男女皆可用的腰带、男女定情信物腰带、儿童腰带等艺术特征;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综合分析得出晚清时期腰带服饰特殊的服饰等级制度和服饰礼俗,以及丰富的服饰文化内涵及其特殊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