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雄锋 《科技信息》2007,(14):29-29,8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发展,发展生产就必须实现农业科技信息化。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化水平低,外国十分注重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农业科技信息化贯穿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科技信息化产前引导农业生产,产中指导农业生产,产后促进农产品销售、保障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没有基地,就谈不上产业化。促进和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的有效切入点。 一、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迅猛,适合本地生产的农副产品基本形成一地一品的特色和较大的生产规模,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3.
张振清 《科技信息》2012,(13):448-448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运输是需用劳力最多、劳动运输强度最高的作业之一。具统计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运输约占农业劳动量的百分之六十。由此可见农业运输是农业生产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业的存在和发展均有赖于土地。不利用土地农业生产固然无法进行,而利用土地的方式和程度则是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表现。同时农业生产的发展问题往往也就是对土地进一步利用的问题。因此土地利用是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类型是农业生产在地域分布上的具体表现。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首先表现在各个地区土地利用上的差别和特点。在农业地理学领域内,任何方面的研究都不可能脱离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研究是一切农业地理研究的基础。大力开展土地利用研究对于地理学为农业服务以及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经济地理学,首先是农业地理学具有特殊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程优化是指生产系统全过程的优化.农业生产的全程优化是以农业长期性发展为日的的,要解决的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发展问题;搞好农业生产的全程优化重点要解决好使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使农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省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异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生产条件是农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基础,区域生产条件是决定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通过对农业生产条件设定的几个指标,通过聚类分析的结果,对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其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循环农业的生态学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农业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循环农业的生态学意义及启示,且看文中详实阐述。  相似文献   

8.
1特色农业发展背景 我国发展特色农业的背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阶段性需求,农业由生产不足、供给短缺阶段向供求总体平衡、局部余缺不均阶段转变;二是农业生产发展重点逐渐向低能量型产品(营养型产品)需求转变;三是加入WTO后,农产品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布局趋于明朗化。特色农业的提出,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日益科技化,科技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特别是高新技术向农业转移,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赋予了常规农业技术新的内涵,把农业生产推上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日益科技化,科技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特别是高新技术向农业转移,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赋予了常规农业技术新的内涵,把农业生产推上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朱静 《科技信息》2009,(3):103-103
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就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早日推广普及玉米机械化生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的指标,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的基础,农业机械化不仅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也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是目前主要的方向,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日益科技化,科技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特别是高新技术向农业转移,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赋予了常规农业技术新的内涵,把农业生产推上一个新水平。 一、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一)生物技术发展 1、选育目标性状的农作物新品种 世界  相似文献   

14.
张晨 《科技信息》2007,(13):252
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在促进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保险是国内开展农业保险试验场所之一,农业保险的发展对保障兵团农业生产、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农业历来是解决温饱的,民以食为天,穿衣也是依靠农业种植棉花.由此来讲,过去仅仅是一种生产形式的传统农业,或者从农产品生产这一角度来考虑农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来促进经济增长、满足社会需求.现在,农业满足的不仅是温饱,更多的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科技正是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进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6.
论农业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农业生产意识 ,又反映着农业生产发展的水平。农业文化与农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农业文化的开发是可能的和有条件的。农业文化的开发包括 :农业观念文化、农业制度文化、农业环境文化和农业政策文化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形势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种植业布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尿素生产和利用现状概况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已证明,化肥的广泛应用是实现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捷径之一,今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仍将依赖于化肥的发展、应用及其技术革命。尿素,作为一种优良氮肥,是我国化肥的骨干品种,是必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国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更离不开尿素,它将继续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增长起决定作用。目前,我国尿素生产和使用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其一,建国以来,我国虽然投资高达效百亿元建  相似文献   

19.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各类农业信息与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和高速发展的过程.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农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中,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加速农业产业的升级,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王平 《杭州科技》1996,17(3):10-11
1.任务及目标 依据市委、市府提出的到201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科技兴农”的战略部署,根据我市农业生产及农业科技的实际情况,“九五”期间杭州市农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技兴农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努力解决我市生产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改造传统农业,促进本市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