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宽膜植棉丰产栽培技术应用效果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超宽膜植棉是一项新型植棉技术 ,它具有宽膜植棉的优势 ,地膜覆盖率高 ,增温保墒强 ,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 ,促使棉花个体和群体协调发展。1999年 ,我们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认真组织安排了超宽膜植棉与宽膜植棉的对比试验 ,总结超宽膜的丰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节水农业指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灌溉水的农业。主要包括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其中农艺节水是指通过农田土壤调控技术和作物生理调控技术节约用水,是节水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近年来,随着土壤水动力学、植物流体力学、植物生理、生化学等理论不断取得可喜进展,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以及化学领域农用膜剂产品降解性的实现,农艺节水技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模式。  相似文献   

3.
棉花高密度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它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地力、光源、水源等自然资源,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大收益。本团高密度栽培主要有3膜18行与小3膜12行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棉花膜下滴灌的田间小气候优于普通沟灌 ,在光、温、水等方面能够较好配置 ,从而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精量播种、半精量播种技术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连续五年采用棉花膜上,膜下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棉花膜下精量技术优于膜上精量、半精量及常规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将膜系统看作8位处理器,利用十进制位置编码的原码、反码及补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设计了算术膜计算(P)系统,实现了加(减)、乘、除4种运算.由于系统中操作对象数量减少,该算术P系统更容易实现大数的运算.而且,设计的算术P系统充分利用膜系统并行运算的特征,具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棉花膜下滴灌田间小气候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表明,棉花膜下滴灌的田间小气候优于普通沟灌,在光、温、水等方面能够较好配置,从而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棉花采用小三膜十二行配置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通过选用株型紧凑、结铃性强、抗逆较好的棉花早熟品种,充分利用棉花群体间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密度.运用合理的水肥,达到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棉花高密度优质高产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膜18行 ,12×30cm株行距666.7m2留苗18500株 ,与2膜8行 ,12×45cm株行距 ,666.7m2留苗12300株对比实验 ,结果认为高密度栽培棉花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 ,发挥群体优势 ,加上适当化控 ,可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 ,是北疆棉区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棉花采用不同铺膜方式进行缩行增株 ,高密度栽培能够充分利用光、热、水、地等自然资源 ,在有限的空间和范围内获取较高的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是棉花丰产丰收的一项较新而且是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国内膜蒸馏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建国 《甘肃科技》2012,28(19):71-75
通过近几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简单地介绍了膜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从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反渗透浓水处理等方面对膜蒸馏技术在国内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膜蒸馏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郭向莹 《科技信息》2009,(24):74-74
本文介绍了膜技术和超滤技术的分离原理、膜材料、特点,综述了超滤膜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膜污染和超滤膜改性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分子筛膜是一种可以实现分子筛分的新型无机膜,是膜分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子筛膜在分离过程中具有浓缩、纯化、分离和反应促进等作用,且能耗较低,是理想的膜分离和膜催化材料.随着工业的发展,物质的提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物的分离等分离条件愈加苛刻,对分子筛膜的耐酸性、抗腐蚀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耐酸性和抗腐蚀性分子筛膜的制备技术和表征技术有待改进和完善,进而促进膜分离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介绍了耐酸性分子筛膜的制备以及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耐酸性分子筛膜在工业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综述了国内外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基础上 ,分析了膜微滤的优缺点 ,并对提高膜通量、降低膜污染的外旋流强化管式膜微滤过程 ,给出了其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纤维膜的分离机理,应用技术特征,膜素材及国内外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中空纤维膜是气膜分离中较为理想的膜素材,进一步解决纤维膜自身存在的透气系数与选择性系数之间的矛盾,研究新型纤维膜和纤维膜的改性,是当前继续开发气膜分离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双极膜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发展历程,总结了近年来用于双极膜制备和改性的各类膜材料,及可提高双极膜水解离性能的中间催化层,并详细梳理了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双极膜的制备、改性研究提供参考,为深化、拓展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应用领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聚乙烯类农用地膜的大量使用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并且充分利用发酵工业中产生的有机生物质废弃物,以柠檬酸发酵菌渣为原料,制备了生物可降解农用地膜。针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了温度、时间和碱浓度的优化,使其具备农用标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可降解膜较裸地的对照组地温可提升5~7℃,保墒性能与传统市售地膜相当;与裸地的对照组相比,覆盖有柠檬酸渣膜的土壤棉花产量可提高5.5%。这说明柠檬酸渣是优良的生物可降解地膜原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新疆膜上灌、膜下滴灌、自动化膜下滴灌3种典型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的差异,本文充分考虑其横向及纵向的影响因素,运用资料收集、大田试验、问卷调查的方式,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原则,选取涵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26个相互独立的敏感性指标,构建了一套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三级模糊评价模型。采用该模型评价3种典型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的结果表明:膜上灌、膜下滴灌、自动化膜下滴灌的综合效益评价等级分别为差、一般、较好;与膜上灌相比,膜下滴灌与自动化膜下滴灌的突出优势是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提升28. 8%、38. 7%,分别节约人力35. 7%、62. 3%,节水1 150. 84、1 874. 64 m~3/hm~2,产量提高2 361、2 820. 9 kg/hm~2。因此,该模型能较好地评价新疆典型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效益,且通过评价结果可得到各灌溉技术的突出优势及不足,新疆未来可持续性节水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和普及自动化膜下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Web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并采用客户/服务器构架,开发了基于网络查询的城市数字地图。  相似文献   

20.
简要说明了城市污水回用领域中膜技术的重要地位和应用现状。从技术构成要素和技术特点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内目前较为先进和新型的膜处理技术,其中包括半死端超滤、双膜法和四种膜生物反应器。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应用前景。从膜技术的历史发展和目前现状分析,说明了开发新型膜材料、膜技术以及集成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