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会话含意理论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篇衔接中是一个重要理论。含意包括一般含意衔接和特殊含意衔接。一般含意衔接可借助常规关系对相应的显形表述起到补足、阐述、制造悬念和延伸作用。因此,一般含意衔接可以深化对古汉语、现代汉语和英语的语篇解读。  相似文献   

2.
李冰 《枣庄师专学报》2011,28(3):109-112
衔接是语篇分析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衔接在语篇特征和语篇分析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语法衔接手段之一的指示照应衔接手段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以韩礼德的衔接理论为模型,以《儒林外史》及其英译本为语料,对比英汉语中部分指示照应衔接手段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滑彦立  李圣轩 《科技信息》2009,(14):139-140
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找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更确切地说,它是语篇中的指代成分(reference item)与指称或所指对象(referent)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本文从不同侧面对英汉照应衔接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语篇衔接与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语篇研究的核心。在语篇的层面上,替代可以通过替代成分与替代对象之间的索引关系使语篇中的句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语篇衔接的作用。而替代衔接在中英文中的作用有相同及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篇的“衔接”是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根据胡壮麟先生对语篇“衔接”方式的分类,“同构”也是其中的一种,但此种衔接手段在中英文互译中不一定对应。本文通过各种实例分析,指出同构衔接现象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非同构”现象。最后笔者从语音、美学及哲学的角度分析英汉语篇结构差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衔接系统理论,对Down the Rabbit Hole及其汉译本进行对比语篇分析,从而找出汉英语篇在使用衔接手段上的异同及其汉译过程中衔接手段的变化与转换对翻译,文体学研究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英汉计算机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找出了英汉计算机语篇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了形成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人们热衷于从概念层面对隐喻进行认知分析,低估了语言层面的隐喻分析.概念隐喻必须通过语言层面的隐喻来体现,研究语言隐喻的语篇功能建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拟探讨语言隐喻在原文和译文中的语篇形式衔接建构;对比分析隐喻表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看其如何实现原文语篇意义衔接在译文中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普遍的层面,要深入到不同文体进行研究。通过对英汉论说文的广泛调查,发现英语论说文的显性衔接率为89%,汉语论说文的显性衔接率为79%。汉语论说文显性衔接率并不因汉语重意合而很低;英语论说文也像汉语论说文一样可以省略部分句际连接性词语。英汉论说文衔接机制的最大区别是汉语论说文显性衔接度的不平衡性,有的语篇很高,少数语篇很低;英语论说文各种语篇的显性衔接度比较平衡。  相似文献   

10.
王淼 《科技信息》2009,(8):109-109
一直以来人们热衷于从概念层面对隐喻进行认知分析,低估了语言层面的隐喻分析.概念隐喻必须通过语言层面的隐喻来体现,研究语言隐喻的语篇功能建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拟探讨语言隐喻在原文和译文中的语篇形式衔接建构;对比分析隐喻表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看其如何实现原文语篇意义衔接在译文中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粉尘颗粒间的物理凝聚力和化学凝聚力是促使粉尘凝聚的主作用力,用物理的方法增大颗粒粒径可以达到降尘的目的,同样,用化学方法增大颗粒间的凝聚力也可实现降尘。通过对粉尘颗粒间物理凝聚力和化学凝聚力作用比较分析,可以得到采用化学方法比物理方法降尘效果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语篇连贯可以通过表层形式的显性衔接得以实现,也可以借助深层结构的隐性衔接来获得。显性衔接的语篇带有明显的形式标记,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清晰明了,是语言表层、形式上的连接,是构成语篇连贯的有形网络。而隐性衔接则无形式标记,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含而不露,是实现语篇连贯的无形网络,是语篇深层结构上的认知衔接手段,与交际双方的心理、认知语境密切相关,可以分为:隐性连接、预设性外指衔接、语义空环衔接。本文主要对隐性衔接进行探讨,以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论述隐性衔接机制的认知心理和存在理据。  相似文献   

13.
论述Halliday与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中五种衔接手段在英语篇章中所起的作用、分类以及用法,并通过实例说明衔接理论在英语篇章中的实际运用从而实现了篇章上的语义连贯.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动队凝聚力内涵的界定,国内外对运动队凝聚力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为我国高校排球运动队凝聚力培养提供了可行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大量接触英文广告,如何准确地理解和欣赏日渐成为一种必须。在韩礼德功能语法中的衔接理论和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显性衔接和非显性衔接的角度探讨了英文广告语的衔接机制和特点,旨在使人们从衔接机制的角度出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文广告语。  相似文献   

16.
基于潜能模型的城市同城化透视——以厦门漳州两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城化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概念,是深化城市发展的城市相互作用模式。文章选取厦门、漳州两市2003及2009年的3次产业产值为基本数据,采用改进潜能模型从3次产业场强占比以及3次产业紧密-竞争腹地的角度分析厦漳同城化,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场强占比表现为漳州市强于厦门市,第二、第三产业场强占比则为厦门市强于漳州市,表明了厦漳产业互补,并在空间上展示了较好的耦合比例,为厦漳同城化产业耦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漳州市第一产业紧密腹地在厦漳城市中占据较大的优势,厦门市第二、第三产业紧密腹地则是厦漳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核心;厦漳城市产业互补,为厦漳同城化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诠释了厦漳同城化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并为厦漳同城化后的产业布局、功能分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有效手段,衔接方式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方面。本文以衔接理论为指导,通过两首汉英诗歌互译为实例,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衔接手段的差异及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翻译是着眼于篇章的活动,篇章是衔接的,因此作为浓缩的文学语言的诗歌的翻译更应该考虑衔接手段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的重要手段,韩礼德和哈桑在其著作《英语的衔接》中提出,词汇衔接是英语语篇重要的衔接手段之一。文章以《迎战卡米尔号飓风》为例,探讨词汇衔接手段在凸显语篇主题中的功能,旨在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语篇,从而更好地把篇章语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9.
从篇章两大衔接手段照应与替代对比分析英汉衔接习惯。两种语言在衔接上存在相同点,但也不乏不同点。这些异同点对英语学习与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