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直觉模糊逻辑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补”、“与”、“或”及“蕴涵”算子的定义,并利用区间值模糊集与直觉模糊集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利用经典的模糊逻辑算子构造直觉模糊逻辑算子的三个定理。从而得到了构造直觉逻辑算子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无需验证其运算的封闭性,因而简单易行。文中用此方法构造出了一系列新的直觉模糊逻辑“补”、“与”、“或”及“蕴函”算子,将K.Atanassov最早提出的直觉逻辑模糊逻辑算子推广到了更一般情形。  相似文献   

2.
“理性直觉”是冯契智慧说的核心范畴。何为理性直觉?理性直觉能否得、如何得?其所得如何达?又如何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智慧说能否证成的关键。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梳与考察,并与牟宗三“智的直觉”进行了比较。认为前者强化了直觉与实践、直觉与理性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理性直觉的神秘性;后者则突出了直觉与道德的亲缘关系,通过对道德本体的泛化,渲染了智的直觉的无限性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泛道德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在面对问题时,很多人会作出一些非逻辑的判断,这就是所谓的直觉。而有些判断“应验”了,那么直觉是什么?可靠吗?直觉和第六感是一回事吗?时至今日,这个话题始终热度不减。  相似文献   

4.
直觉是一种创造性领悟,直觉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直觉思维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大力倡导求实,创新的新世纪,直觉思维更是人们集中探索的亮点,“直觉思维是非逻辑思维”,同时也离不开逻辑思维,它是非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辨证统一,澄清这一认识,既遵循了辨证法,也会避免因认识上的 不全面而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可以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数学直觉思维则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  相似文献   

6.
声音     
《科技潮》2010,(10):M0002-M0002
“‘当你的直觉所告诉你的,与老师、书本告诉你的不一致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直觉与书本知识冲突的时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对直觉的修正,达到新的境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世界。” 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向青年学子传授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浩瀚”的书海里发现《杜拉拉升职记》,直觉地把它划人了“快餐文化”的行列,是属于读过即过,“雁过无痕”的小说。  相似文献   

8.
在模糊逻辑归结原理的基础上,用(0,1)中的两个实数表示一个命题“真的程度”和“假的程度”,从而提出了直觉模糊逻辑,本文提出直觉模糊逻辑的归结原理,并证明其完备性。  相似文献   

9.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0.
一、从克罗齐的失误谈起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有一著名的论断:“艺术的直觉就是表现”。在克罗齐看来,直觉过程带有艺术的性质,文学作品完全可以在心里凭直觉来完成,所谓传达,也至多不过是把已在内心完成的作品“外现”出来给别人看,这就如同灌制唱片或复印文件一样,是机械的实践活动而非文学创造活动,是作品的“备忘录”而非实实在在的作品本身。因此,对于创作活动来说,传达就不是十分重要的。克罗齐虽然强调了直觉在文学创造中的作用,但是对于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传达这一过程却未能给予充分重视。持这种态度的人不在少数,如别林…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处岭南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并在鸦片战争之后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得晚清时期的广州发生了很大改变。另一方面。晚清时期思想观念的变革和现代印刷、传媒技术的发展,小说一改以往受轻视的地位而成为可以兴民救国的重要工具,小说创作繁荣起来。相当数量的小说记录了晚清时期城市的变化和发展。从这些描写广州的小说中,我们可以考察鸦片战争之后,受到外来文化观念和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广州的城市和社会的风貌及其在近代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2.
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关注的是"人",以"生命"为中心,重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关注的是"自然",以知识为中心,重客体性。佛教天台宗之"一心开二门"的思想可为中西哲学的会通理论上提供一个整体架构。真如门就相当于康德所说的智思界,生灭门则相当于感触界。在现象界方面,中国哲学须开出知识论;在智思界领域,西方哲学须开出以智的直觉之呈现来通透二界隔阂的无执的存有论。总之,中西哲学会通达到的理想哲学状态即以良知之一心(以智的直觉的形式)开出感触界与智思界之二门的哲学形态,也即是儒家哲学之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圆教。  相似文献   

13.
苏轼《艾子杂说》叙事有法。对于虚构的“单层语义结构”小说,苏轼善于通过叙事制造“震惊体验”,深入挖掘人物性格。对于“复合语义结构”小说,苏轼以“改写叙事”和“还原叙事”两种模式实现对历史和传说的“再叙述”与“再阐释”。《艾子杂说》中的叙事特征与“妙悟”的文学传统、禅悦之风的盛行和疑古的学术思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新实在论和宋明理学的双重影响下,"新理学"形而上学体系的建立已经具备了一种高度的方法论自觉,此时的冯友兰不仅用清晰的逻辑分析方法重新梳理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而且运用"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直觉体悟和理智直观来重建形而上学。但是,"负的方法"的引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新理学"的内在紧张,单纯的"负的方法"之所得,并未避免用"正的方法"建构形上学所遭遇的悖论,理性的逻辑方法如何与直觉相结合,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华兹华斯《序曲》第五卷的“阿拉伯之梦”中,大海的崇高审美风格烘托着梦境的崇高精神气质,而梦境的崇高感又是诗人崇高心灵世界的表现。“阿拉伯之梦”作为全诗中“最崇高的部分”体现了自然审美经验与诗人精神气质的彼此渗透。它一方面联系着自然对诗人的“教化”,自然的教化塑造了诗人对待知识和人生的通达气质和良好直感;另~方面也联系着人文世界对自然的影响,展示出自然的精神内涵由于诗人的生命介入而逐渐丰满的过程,是理解诗歌中诗人与自然水乳交融关系的极佳切人点。“在大自然中读好书”既是诗歌中,也是日常生活世界中人与自然“共在”的一道美丽风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创造性思维在人类思维中的重要作用,对创造性思维的模拟提供了创造计算的一种新方法。其中,逻辑思维采用了神经网络的BP算法来实现,直觉思维采用了Hopfield神经网络以及交叉变异等实现方法。论述了变异联想在直觉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建立了模拟直觉的计算模型。采用直觉与逻辑互补构成创造性思维的观点,构造了创造性思维的认知与计算模型,给出了创造性思维模型的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7.
庄子无意于严谨的逻辑和系统的分析,而更在乎描述整体动态,诙谲怪的寓言之象,正是这种寓言之象完成庄子的思想创造并抵达哲学之高峰。庄子寓言之象极富象征性、暗喻性、诡异性、神秘性和启示性,她是象的直观,悟性的艺术,更能代表东方文化神韵,庄子寓言的微妙在于把一切都隐在“象”中,又在“象”中启悟。她“生生不已”,与辨析性的说理方式相比,更具原创性与启迪性。  相似文献   

18.
论直觉抽象     
从对抽象概念的分析出发,引出逻辑抽象和直觉抽象两个概念,进而把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具体化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同时得出世界存在方式的基本原理,即一切事物都是感性形式与理性形式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由此以新的哲学观念更深刻地解释了两种抽象及其二者之间的根本联系与区别,接着深入讨论和阐明了直觉抽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心理生理机制,使得直觉抽象的思维形式具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艺术直觉理论的学习和认识,探求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直觉理论,培养学生的直觉观察能力。深入直觉理论研究,把直觉能力作为创造性素质培养,这是中西美术教学应共同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严羽的“妙悟”说在中国美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妙悟的实质乃是现代意义上的审美直觉。在妙悟中,审美主体运用具象、凭借直觉的穿透力,跨越理性的迷障,对审美对象进行直指本质的审美观照。妙悟内在地要求人与物的返朴归真,回归超越后的生命本真状态,使人与物在自由的审美观照中,实现由极致而冲淡的自由审美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