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宇宙环球飞行,至今已有二十年了。目前,苏联正在从事一项雄心勃勃的宇宙飞行计划,即研制载人的空间站,有人把这种空间站称为提供了“人类通向宇宙的大道”。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1959,4(21):715-715
1959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三个宇宙火箭。发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系列研究宇宙空間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取得月球表面的照片。取得由于月球的运轉特点而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的月球背面的照片,以及取得由于在地球上角度过小而不能进行精确研究的可見面的照片,是具有特殊科学价值的。为了詳細研究宇宙空間和取得月球的照片,苏联創造了一个自动行星际站,并用多級火箭把它发射到了环繞月球的軌道。根据准确的計算,自动行星际站在离月球几千公里的地方通过;同时由于月球的引力,改变了它的方向,使它飞上便于摄取月球背面的照片和便于向地球传送所取得的科学情报的运行軌道。发射第三个宇宙火箭和把自动行星际站送上預定的軌道,需要解决許許多多新的、非常复杂的科学和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1959,4(1):28-28
1959年元旦刚过,1月2日苏联成功地發射了人类第十顆飛向月球方向的巨型宇宙火箭,它已按照計划飛过了月球区域,成为一顆新的紅色行星繼續在太空飛行。从此,人类進入宇宙和去行星旅行的大路真正打开了,人类离开地球的理想即將变为現实。中国科学家为苏联科学家、設計师、工程师和工人的这一偉大成就欢欣鼓舞,欢呼苏联科学技術工作者把現代科学技术又提高到了一个新階段,为人类又一次作出了光輝貢献,並且衷心祝賀苏联科学技术的偉大胜利,苏联共產党和人民的偉大胜利。 1月3日,中国科学院为苏联向月球方向發射巨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家在访问约翰逊空间中心时披露的苏联拟定的新的大型的行星任务,将影响美国的飞行计划,并且表明苏联已经制定了一个新的豪迈的探索月球、火星及其它深空天体的计划。苏联人士在约翰逊空间中心谈得非常坦率,白宫和美国空间官员都认为,这为在期望召开的里根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59,4(21):714-714
根据预定的科学研究計划,自动行星际站上拍摄月球背面照片和向地球发送照片的仪器,在10月7日莫斯科时間6时30分,开始工作。为了拍摄月球照片,自动行星际站上装备有定向系統和带有自动加工胶卷的专門設备的传真仪器。拍摄时間选择在沿軌道运行的行星际站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間,而太阳照射月球背面70%的时候。这时,行星际站距月球表面六万到七万公里。自动行星际站上的定向系統发出特別号令,使行星际站的照象机鏡头对准月球的背面,并发出开动照象机的号令。  相似文献   

6.
吴征镒 《科学通报》1957,2(21):667-667
几年来我经常有机会和苏联科学家接触,他们的一言一行使我深深感觉到他们有一些共同特点,代表着苏联人民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代表着苏联科学家的学风态度,是深深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的。苏联科学家在工作中事无巨细都认真负责地克服一切困难去做。从1955年起,我共有三次和苏联科学院柯马洛夫植物研究所的A.A.费得洛夫博士、И.А.林契夫斯基教授等一同在云南边境的热带地区工作。当地的环境条件比较艰苦,气候也很不适于远从列宁格勒来的苏联人。但是每年每天他们都坚持工作着,  相似文献   

7.
1985年3~4月间,苏联发射了19颗卫星(表1),其中包括17颗“宇宙”号卫星,卫星上安装有继续考察宇宙空间的科学仪器.  相似文献   

8.
征服宇宙空间的问题吸引着世界科学界的注意。对于这问题的兴趣之所以日益增涨,首先是和最近几年来火箭技术和喷气航空的发展上所取得的巨大进展相关的,也是同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可能性的发现有联系的。在很多国家里,许多委员会、科学社团和研究所已开始对宇宙飞行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研究。征服宇宙空间的思想佔有了成千个卓越的专家——工程师和技师——的知慧,而实现宇宙飞行的任务本身具有着国际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叶明 《科学通报》1957,2(22):701-701
中国科学院、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于10月13日联合就苏联成功地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举行座谈会,到会的有天文、力学、气象、地球物理、原子核物理、电子学等方面科学家50余人。座谈会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主持。  相似文献   

10.
<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这是每个人小时候几乎都会唱的儿歌。可是,宇宙中究竟哪一颗星最小?这个问题一直难以回答——直到最近,天文学家们宣布发现了宇宙中有记录以来最小质量的恒星,其大小仅仅与土星相当。这颗恒星编号为EBLM J0555-57Ab,距离地球大约600光年,位于银河系内部。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3,(10):73-73
天上星星知多少?近日在悉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澳大利亚天文学家说,整个可见宇宙空间大约有700万亿亿颗恒星,并称这是“目前为止最为精确的观测数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天文学家博士西蒙·德赖弗报告说,他的研究小组使用国际上功能最强大的天文望远镜,在地球附近空间选择一个区域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中日合作西藏ASgamma实验团队利用我国西藏羊八井ASgamma实验阵列发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宇宙伽马射线,这些宇宙伽马射线来自蟹状星云方向,比此前国际上正式发表的最高能量高出5倍以上。蟹状星云是位于金牛座的著名超新星遗迹,距离地球约6500光  相似文献   

13.
14.
《科学之友》2004,(5):20-20
在纽约长岛的沙林深处,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可以称作“时间机器”的设备,可以进行返回宇宙诞生那一刻的实验。使用这一埋藏在美国能源部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内的“时间机器”,物理学家将开始把黄金原子内的电子分隔出来,并把它们加速至光速的99.995%,然后将一对对的原子猛力撞击在一起,撞击力度之大足以产生比太阳热1万倍的温度,但每次撞击所产生的总能量只像蚊子降落到屏风般大小。美国物理学家福特和罗曼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没有严格排除快于光速的旅行或“时光隧道”旅行。他们认为,“时光隧道旅行”虽然难到几乎绝无可能的程度,但…  相似文献   

15.
十三年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各自发现了斯塔克效应:浩瀚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充气球,正在加速膨胀。当时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星系引力一定会使宇宙扩张速度放缓。如今,两个研究小组却因其戏剧性的观测,分享了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在天文学、宇宙学和粒  相似文献   

16.
李国材教授的《谈谈物质宇宙和非物质宇宙》一文关于我们物质宇宙之外还存在非物质宇宙的假说是一篇有激烈争议的论文。它涉及自然科学多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也必然地与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相关联;同时发表的周守仁同志《“非物质宇宙”设想的逻辑矛盾》一文认为,李国材的“非物质宇宙设想有着不可克服的逻辑矛盾,是不能成立的理论。”对于宇宙模式这样重大而又十分复杂的课题,也许不是我们当代人能解决的了的,但是谬误和真理是一对孪生子,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任何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在内,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或许能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们近期通过对宇宙中一些最明亮天体的研究,绘制出了一幅迄今最详尽的宇宙3D图景。这项研究有望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宇宙是如何膨胀的,并可能提供暗能量的研究线索,暗能量被认为是宇宙膨胀的推手。这一项成果来自斯隆数字巡天项目组(SDSS),该项目  相似文献   

18.
宇宙和人     
20世纪6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工程师在寻找卫星通讯的干扰源时,意外地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它是宇宙学家早就预言的大爆炸的余烬,从而为大爆炸论确立了它在宇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后物理学家古斯又以暴胀论完善了宇宙创生的整个理论.暴胀论说,蕴藏在空间的反引力,在宇宙年龄为万亿分之一秒时,促使宇宙发生迅猛地膨胀.这样,把很少量的一点物质变成了整个宇宙的能量和物质.也许有人要问,真空空间中的一小点物质从何而来?按量子论的测不准原理,诸如粒子的位置-动量、能量-时间是无法精确测定的,这是大自然的一条基本法则,它使得能量在真空中出现,只要很快地消失就行,因此形成了空间中的能量起伏.由于能量与物质是等效的(E=mc2,c为光速),故真空空间中也能爆出粒子,有时甚至出现大质量波动,但必须在极小空域(10-33厘米)内,这也就是霍金所说的婴儿宇宙,它具有极强的引力场,立即因引力塌缩而夭折在真空的娘胎中.我们的宇宙是这种大质量波动中幸免于难的一个婴儿,那是因为出现了暴胀,它在婴儿宇宙还来不及塌缩时,就一下子膨胀了1050,造就了包含宇宙全部质能的早期宇宙.为何其他的婴儿夭折于娘胎,只有我们的宇宙却因暴胀而进入真实世界?这还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9.
生命和宇宙     
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地球并不是唯一存在生命的场所。有迹象表明,生物在其他星系的行星上可能并不罕见。  相似文献   

20.
宇宙和人     
20世纪6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工程师在寻找卫星通讯的干扰源时,意外地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它是宇宙学家早就预言的大爆炸的余烬,从而为大爆炸论确立了它在宇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后物理学家古斯又以暴胀论完善了宇宙创生的整个理论。暴胀论说,蕴藏在空间的反引力,在宇宙年龄为万亿分之一秒时,促使宇宙发生迅猛地膨胀。这样,把很少量的一点物质变成了整个宇宙的能量和物质。也许有人要问,真空空间中的一小点物质从何而来?按量子论的测不准原理,诸如粒子的位置—动量、能量—时间是无法精确测定的,这是大自然的一条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