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尽管“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已成为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之一,在现实的行政审判中却存在着大量通过法院协调、调解结案的案件。由于没有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导致相对人利益的损害。通过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因分析和对他国和解制度的考察,在我国行政诉讼领域建构调解制度是具有可行性的。并由此探讨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应遵循的原则,适用的范围和程序。  相似文献   

2.
"不适用调解"是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该原则从订立到实施都遭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质疑和不满。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撤诉的司法解释,使行政诉讼法确立的不适用调解的原则有所松动,使行政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建立看到了曙光。本文从行政和解制度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行政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进而提出构建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是否应该把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诉讼中,离不开中国的国情。应当以历史的、法律的、政治的、实践的思维和眼光,展示和阐明行政诉讼中调解制度的均衡论。如何保障公权力不被任意处分,是研究是否应该把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诉讼中的一个立足点。是否应该把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诉讼中,还要看这种引入是否与行政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相违背。行政诉讼法引入调解制度的观点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是一致的。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要考量成本的投入和效益的产出。是否应该把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诉讼中,要均衡引入的利与弊。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诉讼中,产生的利益更大一些,可以引入。调解制度在行政诉讼发展中既要均衡又要制衡。  相似文献   

4.
卞莉莉 《科技信息》2008,(35):327-328
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已成为我国民事诉讼中一项最具特色法律制度。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新的形势对法院调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法院调解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应研究分析法院调解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法院调解制度,使法院调解制度与当事人自行和解、人民调解制度达到相互协调配合和补充,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中的调解制度现在一成为行政诉讼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确定了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第57条规定行政赔偿可以适用调解,这两法条奠定了我国行政诉讼中除了行政赔偿外不适用调解的基本制度格局。但是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法院以"协调""协商"实为调解的方式处理行政案件的现象大量存在,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当时行政诉讼立法时制定"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的理论依据以及对它进行质疑,同时就在我国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行政诉讼中的调解制度的设计有了个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视野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与创新,应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从基本原则、启动者、适用范围、法律效力、救济措施等方面全面推进。行政诉讼调解应基于自愿和合法原则,由双方当事人合意而启动,由法官居中主持,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终结诉讼的效力。当然,对于无效和可撤销的调解协议也应当提供必要的救济。  相似文献   

7.
多种非正式的协商、和解与调解机制在现代西方国家行政纠纷解决过程中被广泛运用,我国传统的以裁判方式解决行政纠纷的方式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制度变迁。借鉴法社会学关于“纠纷三阶段”理论分析,我国的行政纠纷解决过程引入调解机制不存在理论和技术上的障碍,应当尽快修改《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中排斥调解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分析,认为应当协调申诉制度、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解决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纠纷。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事纠纷的和解源远流长,有"息讼"和"无讼"的传统。在当前的环境下,民事诉讼主要依赖调解制度解决,和解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应当完善立法,确定民事诉讼和解的范围,将民事诉讼和解的法律法规制度化,切实保障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从而引导民事纠纷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0.
调解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我国目前法律规定了行政诉讼以不调解为原则,而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却存在着大量的调解现象,这种立法与现实,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引发了我们对在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应当在我国确立和发展。本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不起诉制度,从消除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主要障碍与冲突、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操作规范的初步设想及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三个方面对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2.
黄瑞栋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00-103
为推动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和取得实际成效,有必要运用现代法治理念对逮捕程序进行改造。受害人与加害人达成和解的轻罪案件,对加害人可以不采取逮捕措施,即使是重罪案件也应当从宽处理。和解不捕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依据,又易于实际操作,可作为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基于这一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争议案件除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外,其他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但在司法实践中并非如此,很多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都采取调解的手段促成原告撤诉或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有效降低了行政案件的信访投诉率,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但是由于调解制度在立法上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出现有违行政审判立法精神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诉讼调解理论的分析,提出我国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传统调解制度及其保护权利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解制度是中国最具有文化代表性和最富有文化韵味的司法形式。传统调解形式有官府调解、官批民调和民间调解等,其程序包括纠纷的受理;纠纷的调解———训导、道德教化、息讼;纠纷的解决———和解、具结协议。调解过程贯穿了“息讼”、“无讼”、“德化”和“和谐”等原则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最高价值导向。它对维护古代中国的稳定和秩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它却又必然具有与生俱来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刑事和解制度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对于一项优越的刑事司法制度,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探索出适合于中国本土资源的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之路,使其能为我国的司法制度服务,促进我国司法制度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构刑事和解制度具备社会文化条件,也面临一些困难。应当借鉴国外经验,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制度通过和解一恢复一和谐的模式来寻求多元价值的平衡,在德、英、法等国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我国司法领域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探讨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是当事人处理民事争议时激烈对抗的产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相对于判决和调解,民事诉讼和解制度有着软化和实质性解决社会矛盾的优势。它具有消弥当事人分歧,缓解社会紧张关系,使纠纷获得法律上、实体上和心理上的完全解决的独特社会功效。现阶段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还存在一定缺陷,我们需在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在操作层面上进一步改良,以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诉讼和解作为诉讼契约的一种方式已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青睐,它以当事人的合意来解决纠纷,体现了市场经济主体的"意思自治",能及时、彻底地解决纠纷,减少大量讼累。而实践中,由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影响,造成当事人自行和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严重萎缩的局面,法院调解本身又受职权主义的影响,性质定位不妥,根本无法良性运行,并且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因此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正是期望通过构建我国的民事诉讼和解制度来克服法院调解存在的尴尬,并为丰富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方式而做些许努力。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制度因其在实现刑罚公正与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功能,备受世界各国的青睐。我国存在刑事和解制度"本土化"的土壤,但同时,由于受经济、传统文化以及观念的影响,我国确立刑事和解制度还存在一定的困境。构建刑事和解制度,应当结合现实国情,合理地吸纳国外刑事和解制度之精华,确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刑事和解制度,以确保刑事和解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