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前应用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梗死相关血管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总共收集了290个进行PCI术的STEMI患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替格瑞洛组97例,氯毗格雷组193例.对两组患者入院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危险因素;首次入院实验室检查;冠脉病变数量;冠脉血流分级及7 d内出血事件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病变血管数目及位置,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组或替格瑞洛组,主要出血事件及次要出血事件在7 d内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TIMI血流分级替格瑞洛组有高于氯吡格雷组趋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结论:本回顾性研究初步得出替格瑞洛比氯吡格雷能提升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减少术中无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于携带CYP2C19~*2、~*3等位基因者,观察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脑血管事件的预后影响.方法:CYP2C19基因检测盒检测CYP2C19基因缺陷携带者共809例(CYP2C19~*1/~*2、CYP2C19~*1/~*3、CYP2C19~*2/~*2、CYP2C19~*2/~*3、CYP2C19~*3/~*3),符合入选条件和排除条件共有152例,根据术后服用药物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分析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生化指标(Hb A1C、LVEF、TC、LDL-c、TG)、服药情况和冠脉造影情况.结果:携带CYP2C19~*2、~*3等位基因患者,替格瑞洛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12月再发心绞痛和总MACCE事件(P0.05),但在术后1、3、6及12月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全因性死亡及脑卒中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在PCI术后1、3、6及12月并没有增加出血的风险(P0.05).于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能够降低携带CYP2C19~*2、~*3等位基因患者冠脉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再狭窄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携带CYP2C19~*2、~*3任一缺陷基因,替格瑞洛都比氯吡格雷明显降低ACS PCI术后12月再发心绞痛和总MACCE事件,且不增加出血的风险;替格瑞洛比氯吡格雷能够降低冠脉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但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24 h内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65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组,分别评价用药前,用药后7 d,用药3个月后的血小板参数变化,包括PLT(血小板计数)、PCT(血小板压积)、PDW(血小板分布宽度)、MPV(血小板平均体积)。结果 7 d及90 d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均能增加血小板分布宽度,分别为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PLT(血小板计数)、PDW(血小板分布宽度)、PCT(血小板压积)及MPV(单个血小板平均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增加血小板宽度幅度低,能更好地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更好地抗血小板聚集,不增加出血事件等不良事件,有望代替氯吡格雷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抗血小板聚集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低反应(HTRR)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改用替格瑞洛抗血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均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的HTRR的高危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研究组经PCI手术治疗中相关指标以及心绞痛临床症状表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研究组经PCI手术治疗后24h的各种检查水平指标(肌钙蛋白值水平指标、PRU水平指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研究组经PCI手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TRR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改用替格瑞洛抗血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rt-PA或r-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0例急性C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或家属意愿将纳入患者分为A组(n=22,采用rt-PA治疗)、B组(n=22,采用r-PA治疗)、C组(n=23,采用rt-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和D组(n=23,采用r-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4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分析4组患者凝血功能、血脂变化;观察比较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D组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较A组、B组优势明显(均P0.05);C组、D组TC,TG,LDL-C及LDL-H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D组PT,APTT,FIB与A组、B组比较改善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采用rt-PA或r-P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其临床效果优于r-PA或rt-PA单用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探讨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意义及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脑梗塞预后的影响.本文在检测和分析69例脑梗塞患者和70例对照组患者血清中hs-CRP的含量,以及检测脑梗塞患者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后血清中hs-CRP的含量及Banhel指数的基础上,发现脑梗塞组与正常对照组hs-CRP比较有明显增高(P<0.01).脑梗塞患者依服用阿司匹林剂量从小到大分为的Ⅰ、Ⅱ、Ⅲ组,hs-CRP的含量依次减低,Banhel指数明显增高.该结果表明:血清hs-CRP浓度的高低可以反映急性脑梗塞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300mg/d)可明显减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且Banhel指数增高,日常生活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探究。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靖远县人民医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患者均为2018年8月-2019年5月期间入院。采用计算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5例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则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凝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以及心排血量(CO)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其6min步行距离亦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P0.05。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可观,促进患者心功能以及疾病相关症状的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  相似文献   

8.
作为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的临床比较,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小非细胞肺癌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例,分别给予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病情发展状况、不良反应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临床治疗效果相当,并无产生明显的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9.
吴红 《甘肃科技》2006,22(4):171-172
目的了解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二期预防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住院冠心病患者127例,计算其中阿司匹林使用率,按是否使用阿司匹林分为两组,统计学比较两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死亡率。结果(1)第一组(阿司匹林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17.14%、死亡率11.43%,(2)第二组(无阿司匹林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34.78%、死亡率28.26%,(3)两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死亡率统计学比较第二组均高于第一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4)阿司匹林使用率低,住院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使用率为27.56%,门诊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使用率为19.5%。讨论阿司匹林是唯一不可逆抑制TXA2生成的药物,可明显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生率、死亡率,是冠心病有效的二级预防药物,但目前阿司匹林使用率低,应普及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认知度,消除对阿司匹林的错误观念,提高其临床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临床观察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100例在48 h内急性脑梗塞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和对照组(只给肠溶阿司匹林,不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4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P<0.05)有显著提高,副作用小,两组无差异.结论 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使用简便、安全、经济,可在临床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统计分析在心肌梗死中尽早行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9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素静脉溶栓治疗。将其均分为A、B、C三组,A组溶栓时间小于3~6 h为早期,B组溶栓时间小于6~12 h为中期,C组溶栓时间大于12 h以上为晚期,对比观察尽早溶栓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评价。结果 A组与B、C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最高,其次为B组,最低的则是C组;且A组的死亡率为6.1%明显低于B组(24.2%)与C组(33.3%);A组患者的CK-MB和CPK的峰值时间要与其他两组要短。结论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尽早溶栓治疗,更有效提高疗效,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86例住院的STEMI患者用瑞替普酶行溶栓治疗,依据发病到溶栓开始的时间将86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lh (n=28),B组>lh,但<6h(n=36),C组>6h,但≤12h(n=22),观察梗塞相关动脉(IRA)的开通率、5周病死率和溶栓副作用.结果:IRA开通率:A组92.9%(26/28),B组86.1%(31/36),C组45.5%(10/22),C组与A、B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A组、B组和C组的5周病死率分别为0%(0/28),2.77%(1/36)和4.54%(1/22).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0%(0/28)vs 2.77%(1/36),P>0.05],A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0%(0/28)VS 4.54%(1/22),P<0.01],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2.77%(1/36)V8 4.54%(1/22),P<0.01],三组中均无包括脑出血在内的重大出血并发症.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STEMI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同时测定替格瑞洛片中14种残留溶剂的方法,采用DB-624(75 m×0.53 mm×3μm)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柱流速5.0 mL/min, 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0℃,检测器温度250.0℃,分流比为10∶1,正丙醇为内标,内标法定量测定替格瑞洛片中异辛烷、正庚烷、甲苯、N,N-二异丙基乙胺、甲醇、乙醇、乙腈、异丙醇、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二醇和二氯甲烷14种溶剂的残留量。结果显示:各成分之间能有效分离,在1.6~124.9μg/mL线性范围内各个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回收率为73.6%~122.1%,RSD(n=6)为0.4%~12.2%;定量限为1.0~20.8μg/mL。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高效,可为替格瑞洛片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急性胸痛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对其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将天水市张家川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13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胸痛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A组与B组,各45例。一般护理干预用于A组,B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状况以及溶栓成功率、出血率状况进行比较观察。A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长于B组患者,P0.05;B组患者的溶栓成功率高于A组患者(93.33%75.56%),且出血率低于A组患者(2.22%13.33%),差异有意义。在急性胸痛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缩短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溶栓成功率,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5.
康瑾 《甘肃科技》2011,27(17):180-181
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和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24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并进行了疗效比较观察及哮喘控制测试。兰州市安宁区万里医院确诊的2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分为A、B两组,12例A组患者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12例B组患者单用糖皮质激素吸入(ICS)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A组中完全控制的人数占75%,部分控制的人数占17%,未控制的人数占8.3%。B组中完全控制的人数占25%,部分控制的人数占58%,未控制的人数占17%。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较以往单一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秦静 《甘肃科技》2007,23(6):208-20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阿司匹林对其影响。方法:CHD患者20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84例(AMI组)不稳定心绞痛69例(UAP组)稳定心绞痛55例(SAP组)。正常对照者30例(NCHD组)。观察4组的CRP浓度以及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CRP浓度的影响。结果:CHD患者的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UAP组与AMI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CHD患者的CPR浓度(P<0.05)。结论:CRP浓度可作为评价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C反应蛋白及梗死面积影响。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第1、3、7天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MRI梗死面积及NIHSS评分的变化;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均可降低低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p0.05),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均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MRI梗死面积及NIHSS评分,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CRP水平并降低脑梗死面积和NIHSS评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早期开始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对孕前肥胖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观察组为住院建卡分娩的孕前肥胖(BMI≥28 kg/m2)患者49例,自孕12周开始,睡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直至36周。对照组为同期分娩的孕前肥胖患者50例,不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剂。追踪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及子痫前期、FGR、羊水过少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黄疸发生率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孕早期开始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改善肥胖患者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急性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选择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意识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和B两组,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和分析A、B两组的临床疗效、APACHEⅡ评分及患者的出院满意度。A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3.33%,B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在入院42h和出院前4h,其APACHEⅡ评分分别是15.5+8.9分和12.3+7.0分,显著低于A组同时间APACHEⅡ评分(P0.05);A组患者对护理出院满意度为90.00%,B组患者对护理出院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意识障碍患者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生命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出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具体包括30例经NOSES手术治疗患者(A组)与3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B组),评价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指标以及治疗效果指标。(1)A组手术时间大于B组,A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hVAS评分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术后感染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与B组患者在术后1年生存率方面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直肠癌患者经NOSES手术后短期疗效尚可,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术后疼痛小、肠功能恢复快,但是手术操作时间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