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耦合映像格子混沌系统的Hash函数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Hash函数构造的需要,基于耦合映像格子混沌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Hash函数构造方法. 该算法利 用消息明文分组实现对混沌初值、混沌系统参数和耦合系数的调制,将消息明文分组变换后直接映射到耦合映像 格子混沌系统的参数空间. 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该文提出的新算法对混沌初值、混沌系统参数和耦合系数变 化高度敏感,具有良好的单向性、置乱性和强的抗碰撞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家居设计的个性化需求,将个性化推荐算法引入移动交互式三维家居个性
化设计系统中,提出了基于交互历史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首先,分析了用户的历史交互行
为,构建了一个新的用户兴趣度量度模型,将用户的交互行为转换成用户兴趣度矩阵. 然后,
综合考虑了家具单品的时效性和资源关联特性,并将这两种特性引入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生
成推荐过程中,以提高推荐质量. 最后,将系统推荐的家具单品应用到三维虚拟家居设计场景
中,通过对场景个性化编辑与虚拟展示,完成家居的个性化设计.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
行的,能有效提高推荐质量,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反向响应时滞系统,将Smith预估控制和内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二自由度
控制方法. 设定值跟随控制器采用Smith预估器形式,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设定值跟随特性,
而干扰抑制控制器则采用内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可改进系统的干扰抑制性能和鲁棒性,克服
传统Smith预估器的不足.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直接分解和全通分解),把过程对象的传递
函数分解为最小相位部分和非最小相位部分,相应导出了两种不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给
出了系统满足鲁棒稳定性的充要条件. 理论分析和仿真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使系统具有良
好的设定值跟随性能、干扰抑制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遥感卫星用户众多、需求各异,涉及的元素非常复杂,其应用需求满足度评价是一
个目前研究不多、难度较大的问题,但它对天基遥感对地观测系统设计、卫星组网规划、载荷
探测指标确定与应用系统研制等系列工作非常重要. 为此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和空
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需求调查资料为依据,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评估思想的遥感卫星应用需求
满足度的评估方法. 从众多的应用元素和卫星工程指标中抽取了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谱
段范围和光谱分辨率4个基本要素,建立了遥感应用需求的四参数模型,结合模糊综合评估思
想,设计了需求满足度评估的因素集、评价集和模糊隶属度函数,使用层次分析法实现权重分
配,选择加权平均型算子得到评估结果. 最后以多颗典型遥感卫星进行评估实验,将结果与国
际气象组织相应评价案例对比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禁忌算法的S盒优化方法,算法中引入了小生境技术用来保持种群的多样性,防止早熟收敛.将S盒的雪崩准则和扩散特性等其他性能亦作为演化的目标,对S盒的优化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遗传禁忌算法构造S盒是有效可行的,不但能获得一批高非线性度和低差分均匀度的S盒,并且能有效地减少冗余计算量、加快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6.
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移动终端可以灵活接入各个网络. 在异构网
络共存的下一代通信中,网络选择技术能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网络容量. 为此,设计了一个基于
非合作博弈的网络选择机制,以保证移动终端能从异构网络中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入. 证明了
该博弈为潜博弈,分析了该机制中博弈的纳什均衡存在性和可行性,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反应
动态机制的最优迭代算法求解博弈. 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收敛到纳什均衡,且其网络选择机
制具有近似最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故障条件下子空间预测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在推导输出预测估计值后分析残差矢量的统计分布特性
及残差矢量在各个瞬时时刻处的具体形式. 针对含有等式和不等式约束条件的预测控制器最优化问题,通过对偶
运算将较复杂的约束优化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采用最近邻梯度法即可求得基-对偶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最后以
直升机悬停状态为例,验证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音素识别系统识别准确率不高、建模方法表征能力不强且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了一
种基于层次结构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 DBN)的音素识别新方法. 该方法由基于层次结构DBN的瓶
颈特征以及基于DBN的音素分类器两部分组成:其中的瓶颈特征能够充分利用DBN能够处理长时段语音、监督
性的提取方法等特性;而基于DBN的音素分类器则具有更强的建模和表征能力. 因此,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能够在
提取低维、监督性特征的同时,利用DBN更加有效地对音素后验概率进行识别. 在TIMIT数据库上进行的实验结
果表明,所提出的音素识别方法在识别正确率上相对于以往音素识别系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例示了有限域上的幂函数作为非线性置换的具体实现,提出了两个新的S盒的设计准则,给出了一批具均匀输入输出差分分布特性的密码参数,最后提供了一个猜想.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实网络在数据传输中存在数据丢包和噪声干扰的特点,研究离散时间复
杂网络的鲁棒保性能状态估计问题,旨在减小数据丢包和噪声干扰对状态估计的影响. 利
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与随机分析方法,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提出了鲁棒保性能状态
估计增益矩阵存在的条件和设计准则,在满足状态估计误差均方指数收敛的前提下,能进一
步使网络的状态估计满足一定的性能指标. 仿真结果表明,鲁棒保性能状态估计器可以有效地
估计复杂网络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加扰前信息序列为线性分组码情况下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线性分组码与随机序列游程特性的差异,得出了扰码序列正确抽取与错误抽取时输出序列的游程特性的区别;然后,通过遍历寻找抽取后序列的游程比值与随机序列游程比值的欧几里得距离的最大值方式实现了自同步扰码多项式的盲识别.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解决了0、1 均衡情况下的线性分组码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将微博用户划分为无知者、传播者和拒绝者3种类型,结合微博网络消息传播实际情况,在经典传染病易感染-感染-治愈模型基础上,提出新的无知-传播-传播-拒绝模型. 详细描述了传播机制,并对模型的均场方程进行稳态分析. 由爬取到的上海典型大学新浪微博用户信息,构建符合真实网络统计性质的网络演化模型,并进行网络动力学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较大的转发率 和较小的拒绝率可以提高微博消息的传播范围,多次转发率对传播节点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机器学习的流统计特征识别的方法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具有区分力度的业务流统
计特征. 为此,提出了一些能够较好地区分视频业务的QoS 相关的统计特征. 为了充分地发
挥多级聚类算法的优势,以灵活的特征选择策略标记不同层级的网络视频流,通过大量的真
实网络视频数据进行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比现有同类方法取得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选择耕地利用的投入产出指标集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在评价各决策评价单
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有效性的基础上,以固定产出最小化投入为优化原则探寻表
现无效的各DMU的优化空间,分析其劳动力投入是否存在冗余及区域差异,并使用投入指标
集调整方法验证以上对于劳动力投入冗余的分析结论,以此提供农业劳动力的区域差别化调
控对策. 以湖北省为例,评价1987~2012 年期间各县级单元的耕地利用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特
征. 研究结果表明,80% 的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力投入冗余,其中鄂西山区和鄂东南丘
陵地区的冗余率最高;2007 年后,随着农业劳动力的持续转移,江汉平原和鄂东北大别山区
的劳动力投入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变大,劳动力投入冗余状况有所缓解. 因此,有必要
采取或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或稳固农业劳动力的对策来应对提升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不同需
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隐写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一种新失真代价函数的自适应JPEG 隐写算
法. 考虑到纹理区域更有利于信息嵌入,本算法通过非零量化DCT 系数的绝对值加权和来
度量DCT 子块的纹理程度,并引入均匀嵌入思想,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失真代价度量函数;同
时利用STC(syndrome trellis codes)编码将嵌入修改均匀地分散在任意数量级的非零量化
DCT 系数上,实现了秘密信息自适应地嵌入到载体的纹理区域中. 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低
嵌入率下,该方法的安全性优于同类隐写算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地铁隧道内电波的多径特性以及特殊的环境结构,其他环境下的电波传播理论不适用. 为此,利用射线跟踪法及无线电统计理论分析了典型地铁隧道环境下多径时变信道的时延扩展、多普勒频谱扩展及多普勒频偏. 仿真结果表明,多普勒频谱扩展和多普勒频偏随信号频率和列车移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RMS时延扩展随信号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以上结论可以为4G、5G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多小区MU-MIMO中的预编码设计. 通过扩展单小区块对角化预编码将泄漏到邻小区的干扰纳入考虑范围,根据信道投射的块对角化预编码和发送端提供的额外自由度,以最大化信漏比为原则对发送信号进行预处理. 在目标用户信号和泄露干扰之间取得一个折中以实现泄露干扰抑制的目的,同时在小区内用户间进行子
空间迫零以消除用户间干扰,从而降低小区干扰对多用户MIMO系统的不利影响. 相较于经典的泄漏干扰迫零算法,可以灵活地调整用于小区间干扰抑制的自由度,平衡抑制干扰与提升系统容量的矛盾关系. 理论分析和仿真均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小区间干扰,提升系统容量,在相同干扰的条件下甚至可以成倍增加容量,且不用改变现有通信系统的拓扑结构,实现复杂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